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未发现的自我
字数: 5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 G. Jung)著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4731749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技术的巨大跃迁,给人类文明带来靠前的物质富足。但正如歌德所言:“哪里有光明,哪里就有阴影。”在大工业和大众媒体的裹挟下,个体的面庞越发模糊不清。 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再加上纳粹阴云散去未远,荣格在82岁高龄之际写下了《未发现的自我》。在这本经典作品中,荣格向读者呈现了科学精神如何侵蚀个性,人类为什么无法回到传统来抵御这股潮流。最终,精神分析或许是一种解药,它让我们重新认识潜意识。由此唤醒被大众所遮蔽的个性——那个“未发现的自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G.Jung,1875—1961) 瑞士心理学家。早年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之后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作品有《回忆、梦、思考》《寻找灵魂的现代人》《潜意识与心灵成长》《红书》等。
目录
第一章 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困境
第二章 可与群众观念相抗衡的宗教
第三章 西方人在宗教问题上的观点
第四章 个人对自我的理解
第五章 对生活的哲学和心理学解析
第六章 自我的知识
第七章 关于自我知识的意义
附录 荣格年表
摘要
未来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从难以追忆的远古时代至今,尽管程度有所不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心灵。从历史的眼光看,当人们陷入困境.尤其是当人们在物质上、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便怀着焦虑的心情,把希望的眼光投向未来,并且与日俱增地期待着乌托邦观念和天启空想。例如,在纪元之初的奥古斯都时代,人们不免对千年至福充满期待和想象;在人类的第一个千年盛世结束之际,人们自然会对西方精神世界发生的各种变化加以深思。今天,由于人类的第二个千年盛世也即将走向终结,我们又重新生活在一个到处弥漫着各种令人沮丧的天启意象的时代里,这些天启意象昭示世人:宇宙的毁灭即将来临。那种以“铁幕”为标志而将人类划成两大阵营的分裂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氢弹开始爆炸,或者说如果国家特别主义的精神、道德阴影笼罩了整个欧洲,我们的文明和人类自身发展将面临怎样的前景?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这种世纪末的恐怖和威胁掉以轻心。在当前西方的每一寸土地上,到处都有一些专门从事颠覆暴动的少数人,这些人在人道主义和正义感的庇护之下,煽风点火、蛊惑人心,而且只有当广大群众结成接近一致的、相当睿智的、在心理上十分巩固的社会基础(stratum)之时,才可以对这少数人形成。除此之外,任何社会力量都无法阻止这些说教的泛滥和传播。不过,我们切切不可过高地估计这种社会基础。由于各民族气质的差异,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础也就相去甚远。与此同时,在某些地区,这个社会基础还与公民的教育息息相关,并深受某些令人烦忧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就拿公民投票来说吧,人们可以乐观地把某次投票中投赞成票的选民比例估计到40%左右。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中还可能会有另一种更为悲观的估计,因为推理的才能和批评性的思考并不是人类的杰出特征;而且即便如此,事实也证明它是摇摆不定的,以至于我们通常看到的情景是,政治集团愈是庞大,摇摆不定的特征就愈显著。其实,群众常常会把可能存在于个人身上的独特眼光和独到见解消磨殆尽,这样一来,如果有朝一日,国家政体变得软弱不堪,那么必然会走向教条主义和专制独裁。 在既定情景下,只有当人们的情绪没有超过某种严格的限定之时,理性的探讨才能得以进行,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情感的激烈程度高于这个水准,理性便很可能丧失一切功能,而且被空洞的口号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所取代。也就是说,一种集体所有物就会应运而生,而这种集体所有物很快地便会发展成为一种精神流行病。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仅仅只能为理性法则所容忍的那些社会因素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类人在监狱里和疯人院里比比皆是.根本不足为奇。据我估计,每有一个显性的精神病病例,至少就有10个潜在的病例,这些潜在的病情一般很少公开爆发,但是,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尽管表面看来符合正常状态,却不知觉地要受到病态因素和邪恶因素的影响。当然,由于各种可以理解的原因,关于潜在的精神病的发病率,我们现在还没有医学统计数据。然而。即使这个数字尚未达到显见精神病现象与显见犯罪现象的10倍.他们所代表的相对较小的人数比例,也会因为这些潜在的精神病人所具有的特别严重的危险性而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些潜在的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属于集体冲动型,深受情感判断和愿望幻想的支配。在“集体所有”的状态下,他们适应得很顺利,从随遇而安,进而感到闲适自在。从自己的经验中,他们学习并掌握了这种环境的语言,并且逐渐懂得如何应付这种环境。而且,经由那些盲目的怨恨所激励的不切实际的空想,他们诉诸集体非理性,并且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滋生的土壤,因为这些空想表达了潜伏在那些貌似理性与睿智的正常人心灵深处的一切动机和一切怨恨。因此,尽管从总人数中的比例看,这些潜在的精神病人寥寥无几,但是他们显然会成为十分危险的传染病病源,因为那些所谓正常人在自我认识的能力方面极其有限,绝大多数人会把“自我的知识”(self-knowledge)与他们的个性特征混为一谈。任何一个具有接近自我意识的人都以为他理所当然地了解自己。然而,自我(ego)只了解其本身的内涵,而对无意识及其内在含义茫然无知。人们通常总是习惯于按照社会环境中一般人了解自己的尺度,而不是按照大多隐藏在他们之外的精神事实,来衡量他们的自我知识。在这一方面,这些心理行为的运作犹如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机制,而凡夫俗子对此了解甚少。尽管人们生活在这种结构之中,并与之朝夕相处,但是,门外汉对其中的绝大部分却茫然无知。所以,现在就需要用专门的科学知识来介绍意识与众所周知的关于个体的知识的关系.尤其需要介绍意识与那些虽然目前鲜为人知、但却依然存在的知识的关系。 因而,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知”,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限的知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由仍然存活于人类精神世界中的各种社会因素决定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会存在着一种偏见,总是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