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斑斓志
字数: 24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张炜
出版日期: 2020-07-01
商品条码: 978702016174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8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如果要挑选一位最受现代人关注的古代文学家,也许非苏东坡莫属。作为中华奇人,从享受尊荣到跌落谷底,人生奇崛陡峭,千年热议不绝。
苏东坡是北宋第一高产作家,有关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言说其人遂成为至难至易之事:难在海量资料披览无尽,作业俱已周备;易在几成共识相互借鉴,最可敷衍成书。自现代作家林语堂的“苏传”问世,可说高标卓立,追随者众,蹊径难寻。苏东坡就此成为当代人熟悉的“概念”:面目固定笑容可掬,诸事重叠大同小异。
张炜以十数年深研之功,兼诗学、写作学、文学批评、作品鉴赏、历史钩沉及社会思潮溯源之综合探究,力避俗见直面文本,每言必得凿实,质朴求真,还诗性与生存实境,直抵人性深处。全书分七章并一百二十余题,每题必有独见,每见必得服人,呈显出独有的思想深度与文章才情。
苏东坡以华采越千年,张炜以神思共婵娟,为网络时代的苏学爱好者再摆一道精神盛宴。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你在高原》《独药师》等。其中《古船》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你在高原》荣获茅盾文学奖等十余种奖项。 专为少年朋友们创作的《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寻找鱼王》获全国“五个一”奖、中国好书奖、畅销书奖等各种奖项。
目录
第一讲出眉山
源与流/三苏之别/北上/误入优选人家/优选的虚妄与神秘/诤臣佞臣与人杰/不自觉的强势/此生此刻有话说/书生为真勇/不曾忘记才华/也说少年书/诗体策用/诗与文的差异/真伪自由书/一生刑赏/乌台的前与后/细腻耐烦/沉浸于人生的细节/惜别之诗
第二讲不系之舟
旅途上/让匆忙变得缓慢/从娇客到弃石/自我的拗力/诗人的氧气/梦的悟想/居所/自由为至物/阴浊小世界/舟行海市/浩然和快哉/逆境与顺境的平衡/只有名花共幽独/此地食无肉/求证生之意义/张望和走神/到此一游/忍受
第三讲一生功业
两个假设/植造无休止/建筑者/才与能/热烈冲动之弊/三次大遣散/三州功业之外/他们在苦熬/享受与尽责/才子的定与戒/中庸和顽皮/仁心如才盛/能吏和文豪/浪漫的枝丫下/策论奏议及诏诰/盛名之下/初无志于著述/诗人与诗国/将岁月记录在案
第四讲深爱和沉迷
诗意地栖居/遥望陶渊明/陶诗注我/生活不是艺术/多情应笑我/结伴/充盈强大的爱力/自然与时代之疾/引我飞升/第三种人/品咂生活/小趣味与大志向/鱼之趣/草木饮食/医药与修炼/杂记异事/月夜
第五讲世间恩怨
搬动一张桌子/苏与孔孟管荀/干练与丰腴/水性人/王苏之分合知恨/身在儒法之间/儒的清晰与晦涩/个人的儒释道/乌台一百三十夜/厉友之辣手/眼中无一坏人/直击沦落客/修竹有投影/阴毒辈出不足畏/及时磨碎绝望/罪孽和果报/向往平庸/出世者的迷恋
第六讲斑斓志
佳句如绿丛之花/佳人词与才子赋/词的出身/排遣和游戏/生命的痕迹/随手文章/苏东坡与毕加索/异人三视/杂食者/深邃和繁琐/何谓豪放/文气的长与短/苦难和艺术的高点/实与虚的统一/汉语的深处/曲尽宜重开
第七讲迷宫
最可引鉴的标本/私语的世界/煎耗养颓/醉与醒/挚爱和敬重喜赏/双陪之说/再谈应物/孤寂与好奇/星光和泥土/为仕之惯性/世间不复清静地/多声部/不可套语解东坡/大读者/知人论世之慎/轮回和转生/简单而深邃的乌嘴/大河入海/悲剧与正剧/走不出的迷宫
整理后记
附记
摘要
源与流 文学大家苏东坡因为一生创作了巨量的作品,所以被人们喻为一条大河;后来又有人把他比作一片茫茫的海洋,即所谓的“苏海韩潮”。这里的“韩’’指为文充沛激越的韩愈。我们且把苏东坡看作一条生命的长河,从源头做一回溯,把目光投向那个叫作眉山的地方。 它是蜀地的一个富饶之乡,自古以来物产丰厚,文化发达,植被茂密,是一片有着强大生长力的肥沃土地。人文在这里是同样丰饶的,这就说到了苏氏家族。从记载上看,这个家族素以学问深厚著称,远祖苏味道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初唐“文章四友’’之一。此人极为早慧,九岁能文,武则天时曾跻身相位,唐中宗时被贬为眉州刺史。到了苏东坡这一代,苏氏家族已经在此繁衍了三百多年,为当地有名的士绅人家。 苏东坡的祖父苏序为人慷慨,乐善好施,少时性格顽皮,读书不求甚解;成年后喜欢写诗且思维敏捷,诗作多达数千篇,是一位民间诗人:上自朝廷郡邑,下至乡间渔耕,皆能入诗。苏轼的两位伯父都高中进士,大伯父苏澹早亡,二伯父苏涣是第一位由眉山出仕的人。 可见眉山苏氏诗书传家,渊源深远。苏东坡的母亲程氏也出自眉山名门望族,外公程文应是眉山首富,舅舅程溶与二伯父苏涣为同年进士。当年苏东坡父母的结合并非偶然,虽然当时苏家已经败落,与程家财富地位颇不般配,但苏氏家族从学问积累到精神气质,仍别于一般乡绅。苏、程两家可谓世家联姻。 眉山的文人士大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或修身于家,或为政于乡,都不肯走科举之路。唯有苏东坡的二伯父苏涣勤奋问学,及第人仕,开一时一地之风气。继他之后,眉山出仕者多达数百人,苏氏家族也从此崛起,并由“三苏”发扬光大。史书上记录的苏洵是一个老来发奋、终成大器的典范,还被编人家喻户晓的《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可见苏洵虽然在科举上不像他的两位兄长那样成功,但一直怀有著作心和为仕志。 作为苏轼的父亲,苏老泉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杰出人物。他在衰落的家道中一直暗暗积蓄力量,未曾懈怠。他博学多闻,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结交一些重要的文化和官场人物,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而且势在必得。 苏洵与夫人程氏对苏轼和苏辙从小就进行严格规范的培养教育,夫妇俩一个严肃刻板,一个慈祥温厚,但都是饱读诗书、深怀报国之心的人。他们深深地影响了苏轼兄弟的成长,对其世界观的形成、人生价值的取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轼兄弟立志远行,以入仕进身为最终目标,这其中当然有着儒学的强大规定力,是“学而优则仕”的必然取向。后来苏东坡在诗中回忆自己的家庭时,写道:“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答任师中家汉公》) 苏东坡在青少年时代,居然将一百二十卷、八十余万字的《汉书》手抄两遍,用功之深令人惊叹。他一生手抄《汉书》三遍,最后一遍是谪居黄州寂寞之期所为。关于努力治学,这只是许多记录中的一点而已,还有数不胜数的例子。比如晚年谪居海南,他在《夜梦》一诗中写到自己儿时读书不专,耽于嬉戏,突然被父师发现,梦醒之后竞惊慌如吞钩之鱼。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幼年师从眉山道士张易简,在天庆观读书三年。张易简收有学童百人,东坡和后来载入《仙鉴》的道士陈太初,是深受道长喜爱的两个学生。东坡被贬黄州时,陈太初在汉中羽化仙去,此事被其记在《陈太初尸解》一文中。天庆观的启蒙教育,使诗人自小蓄有玄志,为后来的世外思想打下基础。 世人一再强调的“童子功”,实际上来自天地人三者。苏轼的童年非同一般,家庭环境一派向上气象,既有强劲的人世进取之力,又能够放任自然,见识玄人。苏东坡曾经在《洞仙歌》一词自序云:“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这个老尼姑引起苏东坡的极大好奇,因为她自言随师父进入蜀主孟昶的宫中,叙说当年见闻。这在少年眼中,玄人与宫廷合二为一,散发出神秘的光晕,让他心旷神怡。 后人面对苏东坡这样一位奇人,会一次次设问由来,就像感叹黄河长江之浩而必要追寻其源一样。但有一部分奥秘或许是无法挖掘的,因为所有天才人物都是个案,后天的一些缘由好像都是一些表象。仿佛一切都有更深的渊源和设定,是一种自然宿命。 如果以童年为源头,少年为初流,青年为冲荡而去的激浪,那么到了壮年则变为宽阔的大水滔滔;到了老年,就成为无声的阔漫之水,直到人海,展现出平湖一般的澄明,渐渐与无边的冥渺汇为一体。 当世人看到一条巨流的时候,感叹最多的是其波涛汹涌的气势,一泻千里的豪迈,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追根溯源,临近源头做一番实际而周备的考察。这种考察需要经历辛苦的跋涉,因为它的源路遥远而复杂,不可能匆促览过。它是一种客观的呈现,可以量化,可以分析,或直观地罗列眼前,或隐去了重要的部分。我们知道真正的源头是更为繁复、琐屑和神秘的。它如何产生在这样的时空中,实际上是无解的。我们将依据能够把握的部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