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罗马日记
字数: 7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裘帕·拉希莉
出版日期: 2022-06-01
商品条码: 9787559849960
版次: 1
开本: 64开
页数: 20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 有名小说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委员、普林斯顿大学创意写作课教授裘帕·拉希莉用意大利语书写的近期新随笔集,荣获维亚雷焦·凡尔赛利亚国际奖(Premio Internazionale Viareggio-Versilia),首度收录拉希莉用意大利语创作的两个短篇故事。 2, 功成名就之后的自我流放与变形记,通过学习新语言横渡漫漫文化之海、重塑身份认同的心灵启示录;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反思一段全新旅程。“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我拥有的只是强烈的意愿,以及盲目而诚挚的信念——被人理解,并理解我自己。” 3, 一位“精通语言的大师”,在故事、评论和洞见中揭示新语言何以拥有使人脱胎换骨、获得另一种视野和身份的力量。数十家重要媒体盛赞,《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推荐:“拉希莉的新作展现了她极高的天赋。” "
内容简介
《罗马日记》是美国有名小说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用意大利语书写的近期新随笔集,一共二十三篇文章,记录了她学习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寻找一种“新的声音”的漫长过程。这不是一本枯燥的语言学习笔记,而是一位小说家开拓新领域的心灵启示录——语言的、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创作者在某个时刻感到有必要改变路径:这是一种疯狂的冲动,它可能意味着放弃自己作为表达者原有的特性与标志;这也是大胆的纵身一跃,收获的是创作与人生更丰富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出生于1967 年,印度裔美国作家。1999 年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获得2000 年“普利策奖”小说奖,成为该奖项历史记录年轻获得者。2003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同名人》。2008 年出版第二部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被《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评为年度靠前图书第一名,获“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低地》,入围“布克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决选名单。拉希莉曾任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委员,目前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意写作课教授。 译者简介: 张亦非,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欧洲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小说,也写小说。译作有《永生者》《差不多两人的战争》《大自然有条隐形线》等。 "
目录
穿湖而过
词典
一见钟情
流亡
对话
放弃
借助词典阅读
收集词语
日记
故事
交换
脆弱的庇护所
不可能之事
威尼斯
未完成过去时
毛头小伙
第二次流亡
墙
三角
变形记
探查
脚手架
半明半暗
后记
致谢
摘要
★ 二十年来,我学习意大利语的方式就像沿着湖边游泳,总是紧靠我的主导语言——英语,总是停留在岸边。这的确是颇为有效的训练,对肌肉和大脑有益,却难以激动人心。以这种方式学习一门外语,是绝不会溺水的,另一门语言始终在近旁支持你,随时可以相助。然而,安全地浮在水面上,排除了溺水和没顶的可能性,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掌握一门新语言,接近沉浸其中,就必须离开岸边。别穿救生衣。别依赖脚底的地面。 ★ 自从买下第一本词典,已经过去差不多二十年,我决定搬到罗马长住。动身之前,我向曾在罗马居住多年的朋友询问电子词典有没有用,比如某些手机应用,可以随时查找生词。他笑起来,告诉我:“你很快就要住进意大利语词典里面了。” ★ 在那里的一周主要用来欣赏各种建筑物,广场和教堂。但从一开始,我和意大利的关系就不只是视觉性的,也是听觉性的。汽车不算多,但这座城市仍然在不断嗡鸣。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听到一种令人愉悦的声音,充斥着对话、句子、词语。仿佛整座城市是一座剧场,而其中稍嫌躁动的观众正在演出开始前低声交谈。 ★ 我多多少少已经习惯了语言上的流亡。在美国,我的母语孟加拉语是一门外语。你自己的语言在你生活的国家被当作外语,这会导致一种持久的疏离感。你在说一门隐秘的、不为人知的语言,它与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呼应,这种缺失会在内心造出一段距离。 ★ 说到底,想学会一门语言,想感受到你与它之间的联系,就必须用它来对话,不管说得多么幼稚、多么不准确。 ★ 意大利语仍然难以掌握,又易于忘记。它只在老师来的时候出现。她把意大利语带进我家待一小时,然后又把它带走。只有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这门语言才显得具体可感。 ★ 那些不认识的单词总在提醒我,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 毕竟,能改变我们生活的东西总是在我们自身以外。 ★ 视野是无限的,尽管总是存在某种局限。用另一种语言阅读意味着永远处在成长的状态,拥有可能性。我知道,作为学徒我的任务永远不会结束。 ★ 笔记本里的所有单词都标志着一种具体可感、有条不紊的成长。我想起孩子们刚出生的那几周,每周我都带他们去儿科医生那儿量体重。每盎司都被记录,评估。每盎司都是他们存在于世的具体证据。我对意大利语的理解也以类似的方式加深。我一天接一天、一个词接一个词地获得我的词汇。 ★ 这是一个我可以在其中游荡、学习、遗忘、失败的空间。我也可以在这里满怀希望。 ★ 自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只属于我的词语。我没有所谓祖国,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不写作,不和词语打交道,我就无法感觉到自己还活在世上。 ★ 我成了一个英语作家,接着,出乎意料地有了点名气,还得了一个奖。但我确信这是不应得的,它更像是个误会。尽管那是一项荣誉,但我还是充满怀疑。我还没来得及把自己和这种认可联系起来,它就已经改变了我的生活。从那时起,我就被当作一位成功的写作者,不再是默默无闻、几近无名的学徒。我的写作源自一个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被发现的地方。可是第一本书出版之后仅仅一年,这种匿名性就消失了。 ★ 对于马蒂斯来说,剪纸不仅是一种新技术,而且是一种新体系,用于思考和拓展形状、颜色与构图的可能性。这是对他艺术策略的一次重新思考。这位画家说:“这次旅程的状况百分之百不同。”马蒂斯把这种被他称作“剪刀作画”的新方法比喻成一次飞行。 ★ 他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走上了一条未知的路,到更广阔的范围内探索。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