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萧萧杨柳/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萧萧杨柳/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吴新星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84186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萧萧杨柳》以忧伤而感人的笔调,讲述了少年阿三个体生命挣扎而蓬勃的成长过程,重申了个体生命在孤独、艰辛中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坚强意志。在浓郁的苏州风情和社会风物中,在迷惘的时间烟尘和人生百态中,作者通过少年的重重心事,向我们层层展现温厚纯良的感人至深和孩童世界的轻盈纯真,作品语言优美、语调幽静、语境深阔,透露出一种柔和明亮的诗意情怀。
内容简介
萧家的三女儿阿三天真浪漫,在父母姐姐的呵护下,优游在水乡特有的恬静澄澈之中,不知愁滋味。谁知好景不长,阿三爹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靠莳弄菜蔬为生,只得去茶馆摆烟摊,可是收入微薄,家里捉襟见肘。阿三娘经人介绍去上海帮佣。阿三想念母亲,好不容易有机会跟着一个熟人来到了上海。在与杨柳枝巷截然不同的十里洋场,阿三如愿以偿和娘朝夕相伴,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人情的薄凉与温暖。
作者简介
吴新星,浙江宁波人。作品见于《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十月少年文学》《童话世界》等,曾获《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於梨华青年文学奖优秀奖等奖项 。
目录
一 采藕多苦辛
二 平地起风波
三 时来盼运转
四 花明又柳暗
五 去留两为难
六 清宵人不寐
七 醒坐皆无聊
八 相逢疑梦里
九 年少悔当初
十 豆蔻双年华
十一 失物何处寻
十二 还卿旧时意
尾声 聚散两依依
摘要
     第一章 采藕多苦辛 杨柳枝巷,一如它的名字,巷子细细长长的,像极了杨柳枝条。巷子的窄处仅容一人过身,最宽处也不过几尺。 杨柳枝巷曲曲幽幽,两旁的人家好比是杨柳枝条上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生机盎然。 巷子中间有一户萧姓人家,萧家有三个女儿。老大叫萧锦屏,老二叫萧银屏,最小的那个叫萧玉屏。唔,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古代佳人的感觉?给她们起名字的,一定是个浸淫古典文学的读书人吧?不对不对,给她们起名字的,是她们的爹。她们的爹没读过多少书,只是多听了几场评书——苏州人很少有不爱听评书的——就不由把女儿的名字起成了评书中才子佳人式的名字。 她们的爹对自己给女儿起的名字很自得,她们的娘却不买账。她嫌这名字文绉绉的拗口呢,念起来嘤嘤嗡嗡的又费劲。她们的娘叫大的“毛毛”,老二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二毛”,老三呢,倒不叫“三毛”,“三毛三毛”,头发少的人才叫“三毛”,老三就叫“阿三”。 她们的爹娘呢,因为第一个女儿叫“毛毛”的缘故,周围的街坊就叫他们“毛毛爹”“毛毛娘”。尽管后来又添了二毛和阿三,这个称呼却先入为主地再也没改变过。 萧家莳弄菜蔬为生。毛毛爹是杨柳枝巷出名的勤快人,一年四季,菜蔬不断。除了自给自足,剩下的还可以摆到路边卖。除此之外,毛毛爹还承包了一个鱼池,他们这个地方的人称之为“荡”。荡有家荡和野荡之分。人工养殖的称为家荡,任鱼儿自生自长的称为野荡。毛毛爹承包的算是野荡。毛毛爹不在荡里养鱼,他把荡当作一个特殊的“水田”,在荡里种了好多水生植物:荡的浅滩处种过茭白、荸荠;深一点的地方种过菱芰、芡实。种的最多的,还是塘藕——也就是荷花。荷花开的时候,绿裙亭亭,红花灼灼。萧家三个女儿最喜欢往荷荡跑,常常在荷荡边一待就是半天:毛毛在荷荡边照着眼前的荷花绣花,阿三在荷荡边玩耍,二毛有时候和大姐一起绣花,有时候和小妹一起玩耍。熟识的人经常和毛毛爹打趣:“你们家三个丫头,成了荷花三仙子啦。”毛毛爹听了并不说什么,只是笑眯眯的。 这个时节,荷花虽已凋残,荷叶的绿裙也染上了赭黄色,可是荷荡依然是个好去处:水面上,莲蓬已经结成,一个个精致小巧,就像古代小丫鬟的丫髻。水底下,这个时候莲藕也已生成了,一根根洁白肥嫩,正枕在淤软的泥底呢——哎呀哎呀,可不能再让它们贪睡下去了,得采出来了。 阿三一听爹说可以采藕了,嚷嚷着要去。毛毛娘说:“你不用去,你就在家等着莲藕吃。”阿三态度很执着,“我也要去嘛。”二毛听见了就说:“要帮忙还是我去。”毛毛爹对二毛说:“你也不要去,你在家照看妹妹。”往年采藕,二毛和阿三都是待在家里的,就只有毛毛能跟着爹娘去。现在毛毛不在了——嗳,看我这记性,之前忘了说,萧家的大女儿毛毛两年前嫁人了,嫁给了一户手艺人家,家里从事木作的。 阿三噘噘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老是让二姐看着我做什么?”毛毛娘见阿三这样子,爱怜地捏捏阿三的小脸,“好好,我们的阿三长大了。”又对毛毛爹说:“就让她去吧,让她瞧瞧野眼也好的。”阿三就跳起来,勾住娘的脖子,“还是娘好。”毛毛娘笑着,“哎哟,刚才还说你大呢,现在又变小了。”毛毛爹横了一眼毛毛娘,“都是你惯的。” 采藕可是件大事,得做好准备。毛毛爹和毛毛娘备好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工具:长锹、短锹、藕锹,这些工具都被装在一个柳筐里。除此之外,还有草绳、扁担之类。毛毛娘做事细心,问了毛毛爹一句:“该没有落下的东西了吧?”毛毛爹检视了一遍,摇摇头。阿三却接过话:“还有的。” “还有?”见阿三说得肯定,毛毛爹也就狐疑地再次扫视了所备之物。 阿三拉了二毛的手,“二姐,你跟我一起去拿。” 再出来时,却见两人手里各端了一只木盆。木盆矮矮的、圆圆的,可容一人坐。坐在木盆里,可以采菱、采莲。这对木盆,是大姐嫁的那户人家做的,今年端午大姐回娘家的时候带了过来。 毛毛娘见了笑起来,“真是好记性,还记得这两个物什。”毛毛爹说:“她的好记性都记着玩的呢,难怪这么积极地要去。”毛毛爹嘴上数落着,却不忘把两只木盆一边一个放进柳筐里。 荷荡距家两三里,在苏州护城河外。他们来得早,此时荷荡上氤氲朦胧,一团雾气还没有散去呢,置身荷荡畔,恍若来到仙境。因为雾气缭绕,荷荡看起来有如一幅水墨画。那折在水面的纤瘦的荷梗,像极了工笔画的线条;而那略呈枯败的荷叶,则像极了写意画的晕染。 阿三急着要下到荷荡里。毛毛爹说:“现在水有寒意,等一下。”阿三只好坐在一边的木盆里。坐在放在旱地上的木盆里可真没意思,既不会摇,也不会动。可是爹既然说等一下,那就暂且等着吧。 阿三见爹把上衣脱了,就问:“爹,现在水还冷呢,你也不等一下?”毛毛爹说:“爹不怕冷,冬天的时候挖藕,那个水才叫冷呢。”阿三的眼睛睁大了,吃惊地说:“冬天?”毛毛娘过来解释:“对呀,一年四季都有藕挖。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