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 字数: -1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刘知侠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7212820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知侠原著、刘真骅改编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鲁南枣庄一支游击队于临枣支线、津浦干线打击日伪军的交通线,跟大批装备精良的日本正规军周旋较量、斗智斗勇的故事。铁道游击队经受了残酷的考验,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迫使鬼子铁甲列车部队向他们投降。《铁道游击队》原著于1954年首版,此后多次再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改编后,本书既保留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又更适合少年读者阅读,有助于少年读者的文学熏陶和品德培养。
作者简介
刘知侠(1918-1991),原名刘兆麟,出生于河南卫辉。刘知侠一生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铁道游击队》影响至今。该小说曾改编成剧本,搬上电影电视荧屏,还被绘制成连环画;并入选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和书目。《铁道游击队》共发行了300余万册,并译成英、俄、法、德、朝、越等8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
目录
第一章 夜谈敌情
第二章 飞车搞机枪
第三章 血染洋行
第四章 票车上的战斗
第五章 敌伪顽夹击
第六章 反复辟斗争
第七章 巧打冈村
第八章 苗庄血战
第九章 湖上神兵
第十章 三路出击
第十一章 掩护过路
第十二章 抗日胜利
摘要
     第一章 夜谈敌情 鬼子来了以后,“中央军”。跑了,共产党组织了一批煤矿工人,和八路军游击队会合,坚持鲁南山区的抗日战争。 为了配合山里的斗争,司令部派了两个精悍的游击队员回枣庄活动,一个叫刘洪,一个叫王强。刘洪坚决勇敢,王强机动灵活。他们都是当地人,自小在这里长大,不但熟悉煤矿,而且熟悉铁路,还练出了扒火车的本领。 这天傍晚,烟雾很大,煤矿上和街上的电灯亮了,四下的烧焦池的气眼都在呼呼地蹿着火苗。远远望去,枣庄像刚开锅的蒸笼。西车站上守卫的日本鬼子的刺刀,在电灯下闪闪发光。 西车站在枣庄的西部,这里有个陈庄,有百多户人家,大都是下窑的工人、车站上的脚夫,还有几家炭厂。因为和车站只隔一道小沟,车站上有鬼子,所以天一黑,街上就没有人了。 天接近黑下来以后,一个人影绕过两个焦池,来到一家大门前,推开门进了院子。 “老王哥在家吗?” “谁呀?”一个浓眉方脸的人,眨着黑黑的小眼,从屋里走出来,向院子里的来人望着。黑影里,他看到的是一个农民打扮的人。 “我!从南乡来的!”客人走过来,抓住主人的手说,“老王!你不认识我了吗?” 主人是王强,二十四五的年纪,他把头伸到对方面前,仔细打量着,又拉到灯亮处一看。 “哎呀,原来是你呀!老周!真想不到哇!”王强扬着浓黑的眉毛,咧着嘴巴,狠狠地抓住老周的臂膀,把他拉到屋里说,“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去找老洪,马上就回来!” 老洪就是刘洪,因为在一块儿时间长叫顺嘴了,就把刘洪叫成老洪了。他和王强被派到枣庄以后,将联络点设在王强家里。 不一会儿,王强回来了,一手提着瓶酒和一大包熟牛肉,另一手提了一包烧饼。 “找不到老洪!咱不等他了。你饿了吧?一边吃一边说话,老洪回来会叫门的。你啥时候回来的?山里怎么样?” “我回来四五天了,咱们山里的队伍已经整编,从枣庄拉出来的煤矿工人支队,编为三营,我哥周震当营长。因为鬼子常到山里‘扫荡’,国民党地方顽固派的部队又常和我们产生摩擦,所以部队流动性很大。咱们部队刚成立不久,武器不齐全,因此司令部就派我回来在南山一带秘密地建立起一小块抗日根据地,以备咱们部队遇到紧急情况时,跳过来休整一下,再投入战斗。要知道,敌人在山里‘扫荡’得越残酷,我们插到这敌据点附近,就越安全哪!” “对。”王强连连点头说,“应该在南山一带开辟一下。以后咱们的三营过来,老洪和我也可以在火车上搞些东西,接济接济部队。说实话,屯在敌据点里也真想咱们的部队……” 听到王强说要搞火车接济部队,老周正嚼着一块牛肉,他笑着说:“那再好也没有了。山里的部队的确很困难哪!你和老洪回来后,好几个月没有音讯,司令部很担心,生怕你们遭到危险……” 两个人谈了一阵,王强又向老周谈起他和刘洪回来以后的工作情况。他说:“我和老洪从山里回来以后,干什么呢?‘吃两条线’,白天在这小炭厂当伙计;晚上,就约集一班子人,扒鬼子的火车。火车道的铁轨不是有两条线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铁路就‘吃两条线’哪!往年下窑出苦力,顾不上吃饭,我们实在饿极了,就扒上火车,弄下几麻包煤去卖几个钱维持生活!说起这帮扒车的人,都很有种,飞快的火车一抓就上,数老洪扒得优选。不过,有时在火车上遇到押车的车警,就得拼命。老洪脸上留下的一块疤,就是被车警打的。之后上车就带着刀子,既可以割麻包上的绳子,又可以捅车警,这样一来,车警为了活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马虎算了。这帮穷兄弟都很佩服老洪,老洪勇敢、讲义气,车又扒得多,能为穷兄弟撑腰,只要老洪一呼,说干啥他们就干啥,像一群小老虎似的。这次回来,他说搞鬼子的火车更应该! “我呢?利用我父亲当初在车站干脚行的关系,也到车站去干了推小车运货的苦力。这样,我消息灵通,不但能了解鬼子的动静,而且车站上装、卸的货都经我的手,哪趟车装什么货,我都知道。一遇到机会我就告诉他们,他们去搞车,一搞一个准。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