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诗的故乡

我的诗的故乡

  • 字数: 14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朱英诞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57512
  • 版次: 2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民国学者朱英诞先生的诗词及小文共三卷,上卷为诗的珠玉,中卷为梅花依旧,下卷为诚斋评传。搜集整理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朱英诞先生本身的文学理念、修养与造诣。对民国时期同期的大家有不同程度的分析与观察,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沧海月明珠有泪――略谈朱英诞及其散文
上卷 诗的珠玉
《无题之秋》自跋
《小园集》自序
冶游郎
捉空
一场小喜剧
春雨斋集
《水边集》序
《逆水船》序
苦雨斋中
吴宓小识
读《灾难的岁月》
记青榆
小序
什么是诗?
冬述
――跋《仙藻集》
纪念冯文炳先生
――西仓清谈小记
秋述
――纪念写诗四十年
跋废名先生所作序论
――跋废名先生手稿
美人之迟暮
――纪念五四和唐俟
我所理解的“自由”
重新想到谢眺的诗
冬述
――《春知集》代序
《仙藻集》题记
《春草集》后序
――纪念写诗四十年
突破六艺的规律
诗的珠玉(代序)
漫谈香山诗
端午节所想到的
我的诗的故乡
――《春知集》后序
海淀
冬曦
――俞平伯小识
我对现代诗的感受
我写第一首诗的缘起
中卷梅花依旧
梅花依旧
下卷 诚斋评传
小引

一、诚斋为何许人
二、传统与创新
三、诚斋的诗
四、“活法”或生新
五、“诗近田野”
六、爱重古人
七、不薄今人
八、笑与“不笑”
九、诚斋家居
十、怪异之作及其他
十一、小结
《笑与“不笑”》(诚斋评传)后序
摘要
    《无题之秋》自跋
     对于秋,依常情是多怨声的,不过像唐李?秀的好句:“仙藻丽秋风”,却又令我无话可说;题名不过此意。
     除《春寒》《红日》《野望》《雪之前后》《望海楼前》《海上的梦》及《夏之蝴蝶》八首是旧作而改了姑存之的以外,秩序已全失;因易稿若干次且向无标年月日的习惯也。韵律诗接近是试作。印出,乃为了结束一个阶段,就便作为私生活的一点点缀而已(至关于六个韵律诗体的节拍,构造,句调,以及韵脚等,跋中既不可作情报,则唯有另借机会去找文章了。《春草与羌笛》是微与《长夏小品》不同的尝试,即试把每一句Compose 的构造法变为Montage,这在节拍上,不但可以免去点Time nuisance,而且似更适于Repetition 作用的)。静希先生前曾为我选诗,今又为我写序,理当于此重行致谢。森君助校;宿作封面,均不另。
     朱彦英诞,廿四,十二,北平
     我爱江南,虽然我不甚喜雨。传说中的江南黄梅天气的那种沉闷,确实把我的怀乡病打消了大半。
     我爱北京,是爱这里特有的秋高气爽;但是也爱北京的深巷,还有幽居:“绿荫生画寂”,宜于我追怀我的诗的故乡,――“白日心情”,我的最早的诗思。
     北京,――改称北平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儿,除了园林深密,几乎小门深巷家家宅边有古树,家家各自形成一个小园。常时是过门一瞥,大启哀思。就是深户掩花间看起来像是沉闷的,不知道庭院深几许,实则并不缺失生存空间。古老的理想:“不取高深,但取旷敞”,与我的绕屋的篱园,更无根本的不同了。
     在北京这儿,深刻体验到“寂寞人前”的况味,倒并不足异;最有趣的是,这儿的冬春两季的大风,那种可怕的狂风,像一团棕黄色的大雾,而又声震屋瓦地摇撼着纸窗木屋,以及江南游子的魂魄的,虎虎的大风,刮起来时,屋里的灯光却更明亮,心境却更平静,冬天的,或春天的狂风,就是它似乎也来得自由自在,自然而然!虽以善写“大块噫气”的漆园,傲吏工力焉能及此?何况我们的“诗的散文化”!什么叫“近于野战”呢?
     然而在平夙,我们的落月孤城该是仅有的一点陆地的影子了吧――在这四海为家的时刻。我是多么羡慕巴哈的终身不出乡里一步啊!若云“在乡下重建都市”,是未免概乎言之了。
     民国廿五年
     在我的生活里,有两种很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病院与美容店,此刻要写在下面不知要算赋比兴里的哪一种,但是这两种东西于我都是很亲切的,所以还是写下去再看。
     我觉得有好些诗人都正是春日的冶游郎。他本可以乘兴而去兴尽而返的,这样的生活似乎就很丰富,然而有人也喜欢预先修饰一番才有高兴去玩,这当然更好了,然而不幸,春天是一个生长的时候,又正是一个生病的时候。“自然”要人有一个春天的风味,到美容店里换一副生气出来,却也要人到病院里去换,这就优选不要安了怕死的心,有人一进病院反到尧毙起来,实在与去住病院的初意不相成的,优选要对于这里的美食,与很难得的有人送来的花,在这“食色”之外,甚至于可以抱定那一两条窗子作生活,因为此处你可以不辨东西南北四方之志,其实你已经很富贵有余了,等到病体全愈,病人重新又是一个春日的冶游郎。
     具体而微,宇宙好比一条大道,里面有美容店,有病院,也还应该有诗坛,你远远看见了这一个坛、你如果把它当作诗坛,自不防打马就走,如果把它当作一个花园,你邀我奔上前去,我自然也不反对,可是我记起朱国桢的两句话:病中必有悔悟处,病起莫叫忘了;我还可以反过来说:病中必有悔悟处,病起都应该忘了;莫叫忘了是叫你莫忘了你曾在病院中从苦处修来的美食、美色,及夫像培根的把一部书藏在一句话里的窗子;而应该也忘了它则是你病院中的所有,都是在你目下的春天里随便哪一个地方都能摘折下来换上去的。再如,莎士比亚一生的作品,岂不是一部“赋得女人集”吗?你即是一个冶游郎,你便可以尽先的壮观宇宙了。可是在许多写诗的师友之中,我自己知道我是一个“布衣,”而且现在把扶乩的一个意象也丢了,我很可惜这个宗教的情感,我不能在这里多写,本来人生除了归宿没有很简单的事情,我最表示好学的心,以上都是我对于诗坛的一种看法,其实也是于大家问卜如隐花植物究有几种而已。至于是不是关于诗的文章,我很惭愧我的偷闲,没有谈别人的诗,也没有谈自己的诗,只好等下次有机会再写文章,再来弥补。
     一九三七年二月,北平,序跋园P3-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