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 字数: 17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汪园黔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95530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研究表明,能够保持良好夫妻关系的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指数更高,孩子也更加聪慧和很好。
“家庭”在人们的心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为自己和孩子创造“无后顾之忧”的生活氛围,是父母们的首要重任。家庭和谐离不开所有家庭成员的经营,良好的家庭气氛会令父母的事业畅达、孩子的学业顺利。家是责任的代名词,每位有责任感的父母,都会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父母做得好,孩子就能从中体会到做人的真谛。中华传统美德和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就会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传承下去。汪园黔所著的《父母是孩子优选的榜样》包括四大部分,十个单元,首先讲述父母如何保持家庭的和谐,再说夫妻相处之道,进而探讨家庭幸福的“秘诀”,很终将着眼点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父母是孩子优选的榜样》的每一小节都通过案例,列举出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错误,防患于未然。通过阅读这些案例,相信父母可以掌握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本书还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场景,深入浅出地分析,诠释具体案例,把家庭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让父母掌握更多的妙招,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很终成为“家教高手”。
作者简介
汪园黔,中国智慧通体验式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教育部中央电教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管理中心不错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全脑功能开发与创新思维训练”培训专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全国青少年生活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导师,北京大学全国青少年成长国学训练营特聘导师。
汪园黔是活跃在当今培训界既被政府又被学校认可的智慧训练导师之一。他所设计的长达1120课时的《爱家:和谐之道》和《和谐企业》培训课程已成为学校、企业、家庭教育的主流课程。受训单位涉及数百家靠前知名企业,培训对象包括企业管理者、员工及公务员、军警干部、学校教师等。
目录
PART 1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第一章 想让孩子幸福成长,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幸福指数评估
父母行为测试
和谐是一种能力
写下影响家庭和谐的事
好父母不能“一本书看到老”
改变影响家庭和谐的三种心态
给自己、爱人和孩子各写一封信
第二章 孩子道德品质如何,首要责任在父母
什么是道德?
恭、宽、信、敏、惠,你做到了吗?
仁义礼智信与人的身心健康
做人的根本――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做事的根本――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
第三章 父母有怎样的价值观,孩子就有怎样的人生
思想决定命运
你的一生到底要什么?
梦想是人生命的源泉
实现目标,无须等待
一生要实现多少价值才够用?
事业必经的四个阶段
第四章 1mm的改变让你拥有“榜样的力量”
改变使你成为优选的赢家
什么是成功?
成功的十大步骤
成功需要持久动力
PART 2 美满婚姻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第五章 揪出不幸福的“细胞”,尽早排除离婚隐患
为了金钱分分合合
精神空虚,幸福感无处寻觅
感情不和,难以继续
经济独立,不想再受约束
婆媳不和导致婚姻破裂
走到中途变了心
第六章 成就幸福婚姻,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真情: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真心:心真一切真,心假一切假
真诚:至诚无息
互敬:敬人是被爱的前提
配合:做TA背后的那个人
包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感恩:心存感恩天地宽
修养:做好五伦八德
齐家:家是齐的,而不是治的
PART 3 做成功的父母,培养优秀的孩子
第七章 成功其实就这么简单
正直:成就大业的根本
教养:高素质带来好环境和好家教
支持:家永远是你停靠的港湾
努力: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
交际能力:成功90%取决于人际交往能力
第八章 平衡多重关系,成为交际高手
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重在吸收他人优点
如何得到领导赏识?
如何得到部下的信赖?
如何让家庭幸福?
与兄弟姐妹如何相处?
交有益之友,绝无益之朋
PART 4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第九章 把握教育的四个阶段,让孩子赢在起点
0~3岁写剧本――替他做
3~7岁改剧本――教他做
7~12岁做导演――陪他做
12岁以后上台演――让他做
第十章 培养高效能的学习生活习惯,给孩子美好未来
让孩子主动做功课
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点燃孩子学习热情
消除孩子心中迷惑
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
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不要把爱变成自私
犯错要及时纠正
教育孩子爱人、宽容、行善
摘要
    第十章 培养高效能的学习生活习惯,给孩子美好未来
    让孩子主动做功课
    许多父母面临这样的难题:孩子不愿意做功课,回到家总是先玩,哪怕爸爸妈妈督促他去做,他也总是拖拖拉拉,加之做功课的时候思想不集中,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去喝点水,直到休息时间到了,功课也没能完成。就像下面这位小朋友一样。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正巧他儿子刚刚放学,回到家后,孩子并没有马上去写作业,而是找出很多玩具,一个人躲在房间玩起来,我问他:“今天没作业吗?”孩子说:“作业不多,我吃了晚饭再写。”
    晚饭后,孩子在客厅走来走去,似乎不情愿去写作业,朋友问了好几遍,孩子不是说在“吃水果”,就说“在散步”,直到他爱人训斥孩子,孩子才拖着书包走进房间。
    一个小时后,我去看了看孩子,好家伙!作业一个字没动,草稿纸上倒是画了不少小动物图案。
    我制止了正要发火的朋友,对孩子说:“你画得很逼真嘛,我比你差远了。”听到这些,孩子有些得意,我接着说:“你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我和你比赛写作业的话,我肯定也得落后。”
    孩子笑了,拍着胸脯说:“我马上就能写完作业!”
    就这样,孩子没有再玩,真的开始写作业了……
    很多父母说孩子难教育,却没有想到过孩子也有听话的一面,关键在于你如何引导。即便性格再温顺的马,也有尥蹶子的时候,更何况你的孩子是一匹性格温顺的“小马”。想要解决“把马带到河边,它们却不喝水”的难题,其实一点都不难,就是要让“马儿”意识到自己很渴。
    引导孩子主动做功课,和“牵马去喝水”的道理一样,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动力,让他们意识到,写作业并不是痛苦的事情,甚至是快乐的。
    如何让孩子主动写作业呢?不妨借鉴我的妙招,很可能对你有帮助。
    靠前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是很好科学的,每节课中间有休息时间,并且上课时间不超过45分钟,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某件事情的注意力只能保持45分钟左右,时间过长会让孩子觉得疲乏。
    由此看来,写作业的时间也不能太长,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例如:先写什么科目的作业?语文作业用多久?数学作业用多久?还要适当提醒孩子,写40分钟作业,就休息一下。这样做的学习效率明显较高。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孩子需要鼓励和肯定。但有些父母因为“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所以恨不得孩子毫无缺点,是很好完美的,以至于忽视了他们的优点,甚至要求孩子将缺点变成优点。
    父母应当意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多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优点上,并适当“放大”他的优点,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适当放大孩子的优点,可以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心情舒畅了,孩子自然就愿意去写作业了。
    第三招:父母要有意识:学习不能操之过急。
    尽管学习很好重要,但父母不能刻意营造紧张的气氛,这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与其匆匆忙忙地写作业,不如先让他的心情平静一些再做,这样,孩子学习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孩子刚放学到家,不妨让他先休息一会儿,再去写作业。白天的课程已经消耗了他一部分精力,加上放学路途中,体力也有所损耗,短暂的休息后,孩子更容易集中精力。
    此外,“操之过急”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总是处于“着急”的状态,心思就无法沉浸在课业中,时间久了,就会厌倦写作业。
    第四招:让孩子把喜欢的异性朋友带回家。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异性朋友”较为敏感,甚至狭隘地认为,他们不应该与异性朋友过多接触。
    实际上,孩子的世界相对简单,他们只是对异性朋友产生好感而已,觉得和那个人在一起,是很开心的事情。如果父母过多干涉,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这件事很神秘,好奇心越强,就越想探个究竟。
    鉴于这种情况,父母不妨让孩子大大方方地与异性朋友接触,允许他们把对方带回家,让孩子们在一起写作业,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
    孩子天性爱玩,如果父母过于压制他们的情绪,就会起反作用。当玩耍超过一定时间,孩子同样会产生厌倦心理。
    如果发现孩子此时对学习毫无兴趣,不妨先让他玩个痛快,而不是斥责他。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引导孩子选择比较安静的娱乐方式,像拼图游戏之类,尽量不要参加激烈的体育活动,以免过多地消耗孩子的体力。
    第六招:刺激孩子,使其全力以赴。
    当孩子不想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刺激,促使孩子全力以赴。例如:你告诉他,某某同学早就写完作业了,他要是知道你还没完成一半,一定特别得意。
    听到这些,孩子内心的斗志就会被激发,但不要过于刺激孩子,父母应当把握好“度”。
    第七招:切忌正话反说。
    很多父母为了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喜欢“正话”“反说”,这种方式不可取,会搅乱孩子的思绪。
    例如,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主动写作业,偏偏对他说:“我就知道你肯定把玩放在靠前位,不会先写作业的。”
    我能够理解这些父母的心情,他们太希望孩子能自觉,所以才说出这番话。但孩子不一定懂,甚至会觉得,他贪玩已经得到了你的默许,或是认为你对他不再抱有希望,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用正面语言表达感情,多鼓励孩子,他们的潜力才有可能被激发。
    P171-17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