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史记里的豪杰(四公子1)

史记里的豪杰(四公子1)

  • 字数: 8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扶栏客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44055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史记里的豪杰(四公子1)》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孟尝君、平原君。作者扶栏客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解读,把读者带回到历目前那个个性张扬的时代。那个时代英才辈出,有英雄豪杰,也有阴谋家。深入看下去,你会越发觉得这些故事比武侠更快意,比神话更精彩,比生活更真实。作者展开合理想象,跟随他的笔墨,让人体味到身临其境的画面感,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多方面的思维锻炼。
此书很初在天涯煮酒论史发表,受到天涯广大读者的追捧,获得了海峡两岸华人读者的广泛好评和追捧。而且被改编成电台节目(北京广播电台《读史有学问》)。在台湾,有名作家吴锦发在广播电台重点推荐了这本书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作者简介
扶栏客,原名秦盟征,1974年11月出生,宁夏银川人。1997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2004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现居深圳。
有名网络作家,掌读天下移动阅读签约写手,新浪、天涯品牌作者、当红网络写作高手。大陆已出版作品:《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古典江湖》;台湾已出版作品:《司马迁笔下的兵家传奇》、《司马迁笔下的江湖传说》这些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目录
无冕之王――孟尝君
翩翩浊世佳公子――平原君
摘要
    对田文的任命无疑是田婴这辈子很英明的一次任命,田文不仅思想深刻,而且挥金如土。独到的眼光和大方的作风,造就了战国时期很杰出的“接待办主任”。而齐国相府也成了当时战国很有名的私人名流会所。上至各国权贵,中到社会精英,下至三教九流,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只为了在靖郭君的相府里吃一顿饭。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各种人才在这里交流。
    田文之所以能成为孟尝君真的要感谢自己的老爸,不是每个中国老爸看到儿子带着千奇百怪的人在家里吃饭都会欢心鼓舞并全力支持的。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像田婴这样的老爸很好罕见。有钱人花钱大方也许容易做到,可是有钱人不怕麻烦和嘈杂就很难得了。
    况且请客吃饭并不是舍得花钱那么简单。对于这些精英名流来说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吃。无论是居于庙堂的权贵还是流落江湖的才子,凡是跟田文一起吃过饭的人都很愉快。能做到雅俗共赏的人一定是德才兼备,很快田文在各国权贵和名流的圈子里声名鹊起。各国诸侯和权贵们纷纷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向靖郭君建议:“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意即田文必须成为靖郭君的合法继承人,否则各国诸侯不答应。
    后来靖郭君田婴走完了自己的人生,留下了大笔财富去了,田文果然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被封为孟尝君。
    孟尝君田文继续敞开大门,各国诸侯的门客,甚至被其他诸侯国通缉的刑事犯罪分子,只要登门,孟尝君一概接纳。孟尝君豁出去了靖郭君留下来的财产,热情款待来投奔自己的所有人。在《史记?孟尝君列传》里,投奔孟尝君的人都被称为“食客”,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在别人家吃饭的人。
    是人都要吃饭,不过把吃饭当成一种职业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孟尝君养了这么多食客当然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用到他们,所以反过来推理,这些食客既然能心安理得地在孟尝君这里吃饭当然也就自信自己具备一定的价值。不过事实上,孟尝君的几千门客当中,真正为孟尝君的职业优选者生涯做出过实质性贡献的人屈指可数,其他的众多食客或许是甚至连“鸡鸣狗盗”这样的“技能”都没有的纯粹“食客”,他们的“作用”恐怕只是引导舆论和树立品牌。事实证明,两千多年前通过给几千人管饭产生的品牌效应很大,孟尝君很快名满天下,甚至超过了赵国的平原君,成为战国四公子之首。
    孟尝君管饭的标准其实并不高,基本上以温饱为标准。不过难得的是,孟尝君从来不搞特殊,食客们吃啥,孟尝君就吃啥。既然到孟尝君府上混饭的门槛如此的低,那么怎样从这些以吃饭为阶段性人生目标的食客们当中发现人才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孟尝君搞不好就变成了土豪的代名词。从前面田文依靠三言两语说服父亲接纳自己并且改变命运的故事来看,孟尝君的眼光很独到,所以后来投靠孟尝君的人只要经他一过眼便立刻知道这个人值不值得深入交流。那些让孟尝君产生交谈兴趣的人就被请到后面的密室里跟他单独谈话。如果孟尝君从交谈中判断此人值得重点培养就会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如果今天有老师这样问可能是要请家长了,不过在两千年前如果孟尝君这么问,站在屏风后面监听的秘书就紧张起来。在孟尝君的要求下,食客详细地提供了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庭成员,甚至生活和经济状况,然后谈话结束,再然后那被谈话的食客家里就传来了消息:孟尝君派人给家里送去了“慰问金”,那笔钱足以妥善安排家人的生活,该养老的养老,该治病的治病,该上学的上学。孟尝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食客的家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人跟着孟尝君,一家生活有保障。于是那食客就被孟尝君感动了,从思想深处为那“有朝一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孟尝君下本钱解决食客后顾之忧的时候并没有想好安排这位食客做什么。不过孟尝君相信只要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个人能帮助自己做什么的那一定会来的。从这个角度看,孟尝君是一位伟大的投资家,他投资的资产就是人,这是回报和风险都极高的一种投资。难得的是孟尝君对待一切来投奔的食客都不会拒绝,即使是那些他根本不想单独面试的人,也会管饭。
    随着管饭规模的不断扩大,孟尝君需要的粮食和经费越来越多,为了控制预算,孟尝君只好把伙食标准一降再降,很后终于闹出了人命。
    有一次一位食客晚上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按照惯例下令开饭,并且亲自陪客人吃饭。因为是在晚上,所以吃饭的时候在饭堂点上了烛火,当饭菜端到食客面前的时候,食客很好意外,因为眼前的饭菜不仅很好简单,甚至可以说很好简陋。《史记?孟尝君列传》并没有详细列出当时孟尝君招待食客的菜谱,不过从后来食客的反应来看,这样的伙食不能说令人发指,至少是令人难以置信――孟尝君家里来客人了就吃这个?
    ……
    P8-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