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工作的意义 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
字数: 29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英)詹姆斯·苏兹曼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2172866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核心买点: 剑桥大学知名人类学家,用通俗文字阐述21世纪新的工作观,从工具人回归“human being”(人类),用闲暇思维替换生产力思维。解决经济增长困境,本质不在于加速,而在于质量型增长。 购买理由一: 新角度、新视野、新理念解读工作的前世今生,引出现代社会陷入熵增难题的根源,是对传统稀缺经济学的变革性冲击。 购买理由二: 尤瓦尔·赫拉利高度评赞。《大西洋月刊》《哈佛商业评论》《金融时报》《经济学人》《BBC历史》等全球主流媒体、核心期刊发文推荐。《金融时报》(周末版)年度选书,亚马逊月度好书,细分品类畅销书前3。 购买理由三: 关切当下社会的热点现象,比如社畜之死、过劳时代、技术性失业等,提供了富有洞见的思考。 购买理由四: 文字通俗、实例有趣,适合打工人、中年危机群体、管理者、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广泛的群体阅读。
内容简介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古箴言说,“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却将生活过成了“泪流满面”的样子。人类从何时开始工作的?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过哪些改变?人被当作生产力工具投入经济增长,又是怎样形成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类未来,挑战了关于工作变革与人类进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设。他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表明虽然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人们担忧资源稀缺,因而勤奋工作变得重要,人也变得越来越忙碌。苏兹曼认为,自动化技术的到来使我们再次处于历史上一个相似的变革时期。如果机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该做些什么才能更有价值。他认为自动化将改变人与工作的关系,他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种激进的观点,而是希望我们能够以“富足的原始社会祖先为借鉴,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这种从工具人思维向“人”的转化,才是他写作本书更真切的建议。
作者简介
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国际知名人类学家。1970年出生于南非,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人类学学位时,带着满腔的冒险精神离开校园,去往非洲南部博茨瓦纳的卡拉哈里沙漠,成为布须曼部落发展计划的志愿者。在攻读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再次返回布须曼部落开始人类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创作出代表作《原始富足:消失的布须曼人》。苏兹曼目前担任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他曾获得剑桥大学“英联邦史末资非洲研究奖学金”,并于2013年建立了智库“人类”(Anthropos),致力于运用人类学研究成果解决当代社会和经济问题。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工作的起源
第一章活着就是为了工作?
第二章闲散的手和忙碌的嘴
第三章工具和技能
第四章火的好处
第二部分低欲望的原始生活
第五章富足的原始社会
第六章非洲森林里的幽灵
第三部分在田间辛苦劳作
第七章跳崖的考古学家与早期农业发展
第八章宴会和饥荒
第九章“时间就是金钱”
第十章早期机器工业与工人反抗
第四部分城市化的人类
第十一章明亮的灯光
第十二章无穷欲望的弊端
第十三章人才之战真的合理吗?
第十四章社畜之死
第十五章智能技术的挑战
结论
译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章活着就是为了工作? 1994年的某一天,傍晚时分,在纳米比亚卡拉哈里沙漠的斯库恩黑德(Skoonheid)安置点,近200名布须曼人正围坐在一棵巨大的骆驼荆棘树下做礼拜。他们正在等待政府的食物救济。对他们而言,这个等待过程单调乏味。他们非常欢迎传教士的来访,可以让他们暂时摆脱上述状态。曾几何时,他们过着狩猎采集生活,但后来白人牧场主来了,抢走了他们的土地,也剥夺了他们的生计,整整一代人生活在白人牧场主的鞭答之下。即便这个部落里面最有怀疑精神的人也觉得传教士是上帝派到尘世拯救农民的使者,重视传教士应该被视为常理。 那天非常热,随着太阳缓缓落向西边的地平线,每个人都坚持要在斑驳的树荫下找个地方坐下。这种坐法的专享缺点是,当太阳落山、树影拉长,人群不得不频繁地重新挪动,以确保自己坐在树荫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多次起身,互相推搡着坐下。这就意味着,随着礼拜仪式的推进和树影越拉越长,人群逐渐远离树根旁临时搭建的讲坛,传教士不得不在大部分时间内高声宣讲才能完成布道。 这种场景反而给整个布道过程增添了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夕阳的余晖洒在传教士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光,讲坛下面的会众不得不眯着眼去看,而且如同很快从东方升起的月亮以及曾给会众提供荫蔽的大树一样,在传道士讲述《创世记》关于人类堕落的故事中,太阳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传教士在布道伊始,会首先提醒他的会众要在每周日聚在一起礼拜。传教士说,这是因为上帝为了创造天堂、地球、海洋、太阳、月亮、鸟类、野兽、鱼类等不知疲倦地工作了六天,只有在第七天才会放下工作去休息。传教士提醒会众,因为人类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所以他们也要辛苦劳作六天,第七天休息,并对上帝赐予他们的无数恩典表示感谢。 传教士的开场白不禁令一些人信服地点了点头,还有一些更热心的教友说了一两句“阿门”。但大多数人发现,要准确界定自己应该感激什么恩典堪称一个挑战。他们虽然不知道分享劳动带来的物质回报是什么感觉,但他们知道努力工作意味着什么,也明白休息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们凭借双手完成了繁重的劳动,把这个半干旱的沙漠变成了物产丰饶的牧场。在这段时间里,牧场主们虽然不避讳用鞭子去“治疗”偷懒的人,但是会在星期天给他们放个假,让他们休息一下。 之后,传教士告诉他的会众,上帝指示亚当和夏娃看管伊甸园,却没能抵挡蛇的诱惑而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结果全能的上帝便“咒诅土地”,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其儿女不得不在田里辛苦劳作。 在传教士讲述的故事中,这个故事对朱/霍安西部落的触动更大。这是有原因的,不仅仅因为他们知道在诱惑下同不应该发生关系的人偷吃禁果意味着什么,还因为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历史。居住在斯库恩黑德安置点的所有朱/霍安西部落的老人都记得,这片土地曾经是他们专享的领地,他们依靠猎杀野生动物和采集野生水果、块茎和蔬菜为生。 P3-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