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作为天职 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

科学作为天职 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

  • 字数: 2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德)马克斯·韦伯 等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631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17年11月7日,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有名演讲,这篇演讲对科学工作及其与信仰和职业伦理的关系做了深刻而又有现实感的界定和剖析,影响了几代人,也成了韦伯常销不衰的代表作。
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的这篇演讲,韦伯研究者李猛以“我们时代的命运”为核心关切,编选了这本与韦伯对话的文集:不仅全新精译了演讲全文,收录了六篇韦伯同时代人对此篇演讲的批评与回应;还组织国内学人如渠敬东、应星和田耕等为文诠释韦伯当年的思考,直面当下中国日益严峻的学术体制化与专业化困局,借助经典的力量来审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为学术研究寻找信仰和职业的基础。
目录
编者说明
科学作为天职 马克思·韦伯著 李康译
第一部分: 韦伯与他的时代 吉砚茹译
科学的天职 卡勒尔
科学的革命 特洛尔奇
韦伯论科学作为天职 库尔提乌斯
韦伯及其科学观 李凯尔特
哲学还是世界观学说? 舍勒
韦伯对哲学的排斥 舍勒
韦伯的科学观 洛维特
第二部分:韦伯与我们的时代
“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韦伯与德国大学体制的论争 渠敬东
“科学作为天职”在中国
——韦伯视角下的现代中国知识场域 应星
指向价值的行动
——“科学作为天职”与韦伯科学学说中的价值理性化 田耕
专家没有精神?
——韦伯论官僚时代的科学与文明 李猛
摘要
    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科学作为天职》编者说明李 猛1917年11月7日周三晚八点,接受德国自由学生联盟巴伐利亚分会(Freistudentischen Bund. Landesverband Bayern)的邀请,韦伯在慕尼黑的斯坦尼克艺术厅(Kunstsaal Steinicke),以“科学作为天职”为题做了一场演讲,这是“脑力劳动的职业”(Geistige Arbeit Als Beruf)系列演讲的第一讲。 德国自由学生运动一直关注德国大学生经常面对的文化政治问题,特别是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