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奇书与世相 刘心武细说金瓶梅

奇书与世相 刘心武细说金瓶梅

  • 字数: 41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作者: 刘心武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55641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有名红学家、《百家讲坛》名师刘心武四十年研究《金瓶梅》心血之作不同于市面上《金瓶梅》原著的点评本或删节本、各种学术专著等论述艰深、行文晦涩的研究性著作,这本著作优选价值在于文化普及性,作者以讲课的方式,为读者全面梳理讲解《金瓶梅》。作者通过对金瓶梅人物的梳理,以转述的方式让读者清楚了解《金瓶梅》的故事脉络,同时又对《金瓶梅》故事的来源、演化,《金瓶梅》的时代特征、艺术价值、社会影响等有全面而客观地认识。●一本《金瓶梅》原著的替代性读物,还原被误解百年的“千古奇书”《金瓶梅》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著”,在文学史和人类文化史中有重要地位。在作者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它是第一部全景式、多层次描绘社会人情及现实状况的旷世之作。刘心武揭开《金瓶梅》的神秘面纱,还原“世情书”的本来面目,走入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日常生活,道出千百年来未曾变化的世道人心。●兼具趣味性、故事性、专业性,零起点阅读,一次性了解原著200多个出场人物线索复杂,500多年前的方言看不懂,只描述情节不解释道理不明白。刘心武把西门庆、潘金莲等核心人物的人生故事,整理出专题进行解读,涉及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写作手法等,结合历史和研究细致分析。从细处解读,阐释当时人物、社会背景和文化。以平视角度,夹叙夹议,但不高高在上评价。既“讲”又“解”,深入浅出,流畅自然,可读性强。●了解明朝真实生活,读懂世态人心,穿越时空看到数百年前的“我们”这部描写数百年前明朝生活的书,其实与我们当代生活有着极大相似性,包括商场官场、民俗生活、婚姻观念、器物曲艺、名利追逐、人际关系。看刘心武讲解金瓶梅,就像在照镜子,有生活:美食糕点、香茶醇酒、元宵灯火、房价物价;观世态:贪财、薄情、官场现形记、生意经;看争斗:西门庆如何在官场、商场、情场巧妙周旋,西门府内如何妻妾争宠、明争暗斗;见人性:贪婪、精明、温情、放纵、痛苦等。
内容简介
西门庆如何在商场和官场“摸爬滚打”,一步步获得巨额财富和高官地位?潘金莲的身世和情爱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她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西门府的仆役丫头,社会上的僧道巫卜、三姑六婆,这些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明朝有哪些至今还在沿用的节日习俗?吃饭买衣、购房置地到底要花多少钱? 《金瓶梅》中描写的日常餐饮反映出怎样的世道兴衰?……《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是研究中国明代中后期社会风貌的重要参考作品,海外影响力甚至超越《红楼梦》。《金瓶梅》可谓巨幅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从亦商亦官的暴发户之家庭生活,到上自宫廷下至市井的人间百态,都描摹得细致写实、生动传神。本书是刘心武多年研究《金瓶梅》的集大成之作,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本《金瓶梅》原著替代性普及读本。全书分五大部分,共八十二讲,以人物为线索,梳理出西门庆宅院里上上下下主要成员的人物命运,包括西门庆及其妻妾潘金莲、李瓶儿、吴月娘等,西门家的女仆、男仆以及与西门家有密切往来的官、商、妓女、僧道巫卜、三姑六婆等各种角色的故事,同时对《金瓶梅》的艺术、写作风格、文本得失,及其对《红楼梦》的深刻影响进行评述。通过刘心武通俗有趣的讲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金瓶梅》的故事,以及隐藏在明朝故事背后的众生百态、人情世故。
目录
第一辑 独一无二的《金瓶梅》
第1讲 不靠谱的传说:《金瓶梅》的创作源起//003
第2讲 情色与的纠缠:《金瓶梅》的性爱描写//008
第3讲 借来的主角:《金瓶梅》的“借树开花”//014
第4讲 流传与演变:《金瓶梅》的版本区别//020
第5讲 世情小说鼻祖:《金瓶梅》的特殊价值//025
第二辑 西门庆的征服
第6讲 金钱势力的崛起:西门庆迎娶孟玉楼//033
第7讲 官帽更能保平安:西门庆的高价官帽//038
第8讲 穷奢极欲耍淫威:西门庆的日常生活//043
第9讲 沈腰潘貌的俗套:西门庆的相貌描写//048
第10讲 被转卖被霸占:潘金莲的悲惨身世//054
第11讲 支配身体的自由:潘金莲的性解放//060
第12讲 霸拦西门庆:潘金莲的后院争夺战//066
第13讲 欲望催生恶之花:潘金莲的恶与善//071
第14讲 图利还是成人之美:王婆与红娘的区别//077
第15讲 逃离恐惧:李瓶儿的来历//084
第16讲 忍耐青春守活寡:李瓶儿的苦闷//089
第17讲 谋嫁如谋城:李瓶儿的出嫁准备//094
第18讲 无所依与不可测:李瓶儿招赘蒋竹山//100
第19讲 弱者的绝情:李瓶儿泼水休夫//105
第20讲 女性的卑微:西门庆怒娶李瓶儿//111
第21讲 退让与包容:李瓶儿的自我净化//117
第22讲 厄运终不可逃:李瓶儿之死//123
第23讲 身为下贱心不甘:宋惠莲的野心//129
第24讲 心比天高遭人怨:宋惠莲的自我膨胀//134
第25讲 被压迫下的反抗:来旺儿醉骂西门庆//138
第26讲 天性中的良知:黑暗王国的一道闪电//143
第27讲 被嘲弄被利用:王六儿与韩道国//149
第28讲 没什么不能出卖:一对无耻的夫妻//154
第29讲 一条路上的风俗画:玳安寻访文嫂//158
第30讲 官宦世家的堂皇气派:林太太的真面目//163
第三辑 西门府的衰落
第31讲 泼天富贵一朝休:西门庆的遗嘱//171
第32讲 账本上的世道人心:西门庆临终算账//176
第33讲 独力难支的正妻:吴月娘的坚守//181
第34讲 祸不单行的打击:吴月娘的劫难//186
第35讲 以院为家人皆可夫:李娇儿盗银归院//191
第36讲 逢场作戏以假乱真:李桂姐进出西门府//196
第37讲 剥除理想色彩:冷静还原的妓女群像//201
第38讲 少刚多柔自有定见:孟玉楼的处世之道//206
第39讲 自寻出路遂心愿:孟玉楼的自我解放//212
第40讲 劫波历尽终是福:孟玉楼遭劫北上//217
第41讲 西门一死乱象生:孙雪娥唆打陈经济//222
第42讲 逃出虎口又入狼窝:孙雪娥来旺儿私奔//227
第43讲 屈辱绝望苦无边:孙雪娥自尽//232
第44讲 恃宠爱狐假虎威:庞春梅府内立威//237
第45讲 心气高又得新宠:庞春梅罄身出府//242
第46讲 讲情义不分男女:庞春梅的双性恋//246
第47讲 报旧仇不动声色:庞春梅游旧家池馆//252
第48讲 爱无着落只剩空虚:庞春梅纵欲而亡//258
第49讲 失去约束恶性暴发:陈经济祸害后院//263
第50讲 不成器的败家子:陈经济气母打妻//268
第51讲 富贵只如黄粱梦:陈经济的沦落//273
第52讲 社会万象光怪陆离:陈经济的八次奇遇//278
第四辑 西门府外的大社会
第53讲 依附性生存:西门庆的把兄弟们//287
第54讲 有钱便是哥:应伯爵的生存之道//293
第55讲 贫贱夫妻的辛酸泪:常时节得银傲妻//299
第56讲 死皮赖脸混口饭:白来创硬闯西门府//304
第57讲 乌合之众无悌可言:水秀才讥讽众混混//308
第58讲 机灵鬼有晚来福:玳安成了西门安//314
第59讲 恩怨纠缠理不清:汤来保的精明//320
第60讲 被压迫者的呐喊:一丈青骂声响彻西门府//325
第61讲 忍辱含垢终有尽:书童挂帆远遁//330
第62讲 命运悲惨的丫头们:夏花儿偷金受刑//335
第63讲 对奸臣昏君旁敲侧击:《金瓶梅》里的高官与皇帝//341
第64讲 贪赃枉法的黑暗官场:苗天秀谋杀案//347
第65讲 见不得人的官场交易:西门庆贿赂御史//353
第66讲 令人啼笑皆非的清官:狄斯彬与陈文昭//358
第67讲 独特的丑态:书中的宦官形象//363
第68讲 假信仰与真忽悠:三姑六婆之三姑//368
第69讲 市井社会的女性填充物:三姑六婆之六婆//374
第70讲 江湖行骗的男人们:僧道巫卜//380
第71讲 各有其命:西门府上下的幸福指数//385
第72讲 乱世中的小人物:逃难的韩道国一家//392
第73讲 礼崩乐坏的怪现象:韩爱姐为陈经济守节//397
第74讲 国破家亡的卑微生存:韩道国一家的结局//401
第75讲 魂归何处:普静法师荐拔亡灵//406
第76讲 善之信念的幻灭:吴月娘之梦//412
第77讲 一言难尽的人物形象:末回的两首诗//417
第五辑 深刻影响《红楼梦》
第78讲 阶级矛盾暂息的共享繁华:西门府过节//427
第79讲 一餐一饮见世道兴衰:舌尖上的《金瓶梅》//434
第80讲 先声后继有人:《金瓶梅》影响了《红楼梦》//440
第81讲 酷毒冷峻的叙述:《金瓶梅》的文本特色//448
第82讲 不该被忽略的书:《金瓶梅》获得的评价//454
摘要
     很多人听说过《金瓶梅》,但不清楚《金瓶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真的算是一部淫书吗?它的创作初衷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它描写的究竟是哪个朝代的故事?那个流传了很久的关于《金瓶梅》的传说靠谱吗?这个传说能传递给我们哪些有用信息?本讲将回答这些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存在时间相当长的封建王朝。从朱元璋当开国皇帝起,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跑到紫禁城后面的景山,在树上吊死为止。后来在南京还有一个南明的政权,当然最后南明也被清朝灭了。明朝后期有个嘉靖皇帝,一开头处理政务还比较积极有为,后来他重用了一对父子,父亲叫严嵩,儿子叫严世蕃,这两个人逐渐把持了朝政,闹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众多官员也都愤愤不平。到了嘉靖皇帝晚年,经过许多官员的一再举报,他也终于发现严嵩、严世蕃父子不像话,后来他就惩治了这一对奸臣父子。 在这之前,官场上就有不少人用各种办法来对抗严嵩、严世蕃父子。严嵩后来年纪大了,权力基本上就落在了儿子严世蕃的手里。严世蕃在京城住着一个很大的豪宅,外人是很难进入这个豪宅的,更不要说见到严世蕃了,看门的把守得非常严实。有一个传说,有一天有一个人提了一个包袱,来求见严世蕃,被看门的挡住了。这个人说:“我献宝来了。”然后他就把包袱打开,原来他献的是一邵书。 古时候的书很多都是线装书,线装书用宣纸做成书页,一张是一对折,正反面都有字,构成了一页,相当于现在的两个页码。很多这样的纸张装订在一起加上封皮,就构成了一册。一部篇幅很长的书,一册是装不下的,就得做成很多册,因此每五六册就会再用一个活动的匣子把它们装起来。这个人就带来一部手写的书,他说这是宝贝,要献给严世蕃。看门的当然不以为然了,觉得这算什么宝贝。那时候要进这种大官僚的府第,得先贿赂这些看门的人,而且看门的不仅有小跟班,还有小头目。这个人就用银子开路,对他们说:“我也知道,我见不着严大人,我的地位太卑微了。但是,我现在有个宝贝,你们拿进去献给他,相信他会喜欢。他喜欢的话,你们不是有好处吗?会赏赐你们的。”这些人一看包袱里也就是一部书,觉得行,收了他的银子后,并没放他进去,但是最后还是把这部书呈上去了。 严世蕃作恶多端,但他是喜欢阅读的人。这部书呈上去很多天了他都没在意,有一天退朝以后,他又听到府里的管事跟他说:“这部书保证您喜欢,在劳累之余翻一翻,就能够解闷,就能够开颜,不妨试一试。”严世蕃就开始翻这部书。 严世蕃读书有个很坏的习惯,他老爱用右手食指蘸着唾沫翻篇。我知道今天还有一些读书人,也有这个不良习惯。这个习惯既不雅观,更不卫生,据说那时候严世蕃一贯这么看书。这部书一开头的故事就很精彩,严世蕃就继续往下看,看着看着就出现了他喜欢的文字,他就很高兴。他不断地用手指头蘸着唾沫翻篇,翻过去再翻回来,一方面浏览故事,一方面寻找描写,又找到不少,他就觉得这部书果然是个宝贝。 严世蕃喜欢的这部书就是《金瓶梅》,一共一百回。他从第一回开始看,每天拿手指头蘸着唾沫翻篇,不光是一律地往后翻,有时候他也往前翻,再往后翻,这样他终于把这部书翻完了,有些段落他还一再地翻出来重看。这部书读完以后,据说严世蕃就中毒而亡了。传说这部书每一页的宣纸都先用毒药浸泡过,然后晾干,再书写文字,最后把它装在一起,呈献给了严世蕃。虽然每一页的毒素可能不是那么强烈,但是你来回地拿手指头蘸着唾沫翻篇,次数多了,毒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从慢性中毒变成最后的毒性发作,人就死掉了。 这个传说,你现在一听,会觉得荒诞不经,但它在明朝末年就广泛流传,从官场流传到民间,说得头头是道。据说是一个叫王世贞的人做的这件事,他也是明朝一个官吏,他的父亲被严嵩、严世蕃父子陷害而死,所以他恨严嵩、严世蕃。他知道严世蕃好读文字,也知道严世蕃有读书用手指头蘸着唾沫翻篇的习惯,所以他就投其所好,炮制了一部《金瓶梅》,让人呈献给严世蕃。后来严世蕃被毒死,他大仇已报,当然是拍手称快。 从明朝开始流传的这个传说,到了清代康熙朝的时候不但继续流传,还被一个叫宋起凤的文人记载在他的著作里面。我所讲的这些,根据就是宋起凤公开发行的著作。有了宋起凤的著作,这个民间传说就被更广泛地推广开了,现在说到《金瓶梅》,好多人都爱提起这段传说。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兰陵显然是一个地名,笑笑生是作者的化名。 后来就有人根据上面这个传说,认定这部书的作者是王世贞。你不能说它接近没有道理,因为最早刊行的《金瓶梅词话》,应该是在嘉靖朝之后出现的。嘉靖朝之后有一个短暂在位的隆庆皇帝,他只当政六年,然后就是万历皇帝,嘉靖皇帝当政有四十五年,万历皇帝当政有四十八年,他们是明朝两个当皇帝当得最久的人。《金瓶梅词话》这部书最早就出现在嘉靖朝之后,有人说在隆庆朝就有了,但是多数的人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