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家在古城
字数: 37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 范小青
出版日期: 2022-10-01
商品条码: 978755947022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0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作为一位公认的苏派小说大家,范小青注定要写《家在古城》。此次她选择以非虚构的形式、饱含温情且宽容友善的态度,将苏州这一个性化的城市抽丝剥茧,记录了老街旧巷和住在里面的那群人,讲述他们的成长蜕变及其与时代百感交集的代际和解。 2、从五卅路到临顿路,从北寺塔到状元博物馆。作者不惜笔墨的一一历数,使得这部作品颇有古城“传记”的色彩,让读者读懂苏州古城的前世今生,展现了纪实文学的力量。 3、在一篇篇文字里,范小青探寻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是如何把中国传统的东方美学在当代社会加以延伸。使《家在古城》不只是一本记录古城改造变迁之书,更是一本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记忆,展现中国现代城市的老街巷变迁史,这本书关乎历史、建筑、心灵,也连接东方美学的深邃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苏州的城市传记。分为“家在古城”“前世今生”“姑苏图卷”三个部分。范小青阔别旧居54载,故地重游,真实地记录了苏州老城区这些年来的历史变迁,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对于苏州古城的保护措施。 作者以《都挺好》剧组之约为契机,随着“我”游历的脚步,在对老城区访问的期间,勾连了“我”深度介入苏州老城区改造项目政府研讨的经历。
作者简介
范小青,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我的名字叫王村》《灭籍记》等。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城市表情》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曾获中国小说学会短篇小说成就奖、林斤澜杰出短篇小说奖、汪曾祺短篇小说奖、吴承恩长篇小说奖、东吴文学奖大奖等。有多部作品翻译到国外。
目录
第一部分 家在古城
上部:同德里和五卅路
1.从同德里出发
2.到子城去看看
3.共沐德泽
4.千呼万唤始出来
5.五卅路册页
下部:瓣莲巷和李超琼
6.从大石头巷到瓣莲巷
7.瓣莲巷36号
8.砸在手里的难题
9.李超琼日记
第二部分 前世今生
1.状元府和状元博物馆
2.“天下有学自吴郡始”
3.全晋会馆之晋风徽派苏式
4.“屋比百椽”
5.“名士当年留旧宅”
6.惊艳盛家带
7.探花府和花间堂
8.探花府之成为花间堂
9.“地上本没有路”
10.“江南第一豪宅”
第三部分 姑苏图卷
上部:平江路
1.“以存其真”
2.遂心适意的风情画
3.“鸟鸣山更幽”
4.800年古道
中部:山塘街
5.山塘织梦人
6.《桐桥倚棹录》
7.七年后的行走
下部:遍地痕迹
8.“阊门四望郁苍苍”
9.“处处楼前飘管吹”
10.尾声
摘要
上部:同德里和五卅路 1.从同德里出发 2021年3月15日,初春的一个早晨,太阳已经出来了,天气微凉。微凉中浮动着一些陌生而又熟悉的气息,让人心生感动。 就是早春的那个早晨的那一刻,我抬起手,轻轻地敲了敲6号那扇门。 确切地说,是苏州市姑苏区五卅路同德里6号。 是普普通通的暗红色的木门,对称的两扇。如果有兴趣看一下象形字中的那个“门”字,就是这个大门的样子了。在从前的文言文里,两扇的称“门”,一扇的称“户”,合起来就是“门户”。 暗红色不是木门本身的颜色,它是一层漆皮,漆皮包裹着木门。大门下端的漆皮有一点点剥落,露出了里边的已经非常陈旧的土灰色的木头。我蹲下去,认真地看了几眼。 也许是松木,或者是水曲柳,总之就是一扇很普通的大门,和许许多多普通的木门差不多,简洁的,看起来并不很沉重。 但是其实,我知道它有着十分的重量,这个重量,是时间,是历史,是生命,是人生的路,是路上的风雨路上的故事,它是一切的一切。 门的中间,有两个铜色的门环,底座是普通的圆形底座,不是那种很讲究的带有寓意图案的精美铸造的门环。 门环的底座也称为“铺首”,通常老宅大门上的铺首会是椒图、狮虎、龟蛇之类的,取“神兽护宅”之意,并且还可以彰显主人身份。人们曾经尤其喜用椒图,传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性格孤僻,封闭自己,极不喜欢其他生物进入自己的巢穴,这样的性格用来守门真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这里没有。同德里6号的大门上,是很普通的铺首。“铺首衔环”的那个“环”,也一样普通,就是两个已经昏暗的铜色的圆环——但是你细细打量,静静地听一听,就知道了。在这普通的昏暗之中,正绽放着时光的年轮打磨出来的光彩,你能听到它在历经风雨后发出的无声之声,你拍打它,它或许不再清脆不再响亮,但那是一种沉闷的厚重的力量——这就是老宅的力量。 不过我没有去拍那个门环,我只是轻轻地敲了敲门。 老房子的门上贴着对联:岁岁平安福寿多,年年顺景财源广。也很普通。是一种岁月安好的普通,是一种平凡却能让人心动的普通。 这里是众所周知的民国石库门建筑群,但是因为门框、门槛都被粉刷了,我看不见曾经朝思暮想的那些石条石块,一时竞有些恍惚,在敲门等待回音的这个可能很短暂的时间里,我踩着巷子里铺着的旧条石,沿着6号往西边走了几步,我看到7号、8号那几户的门框、门槛也都被粉刷了,白得耀眼,但是再后面的几户,11号、12号等等,没有粉刷,是裸露在外的石头,旧时的模样。 一眼看得见的石库门的门框、门槛,都是粗石条,我的心突然就安静下来了。 人的心思是奇怪的、难以捉摸的,有时候,几块旧陋的石头,也可以承担一些精神的抚慰。 我回到6号门口,里边没有动静,我匆忙抬头,看了一眼门头上方,那里有一方凸叠的花形图案,安排得周正用心,处理得精致细腻,但是花的形状有些奇怪,我认不出它是什么花,有点难为情,不过没事,一会儿我就能问一问胡敏了。 门里仍然没有声音,我又敲了敲门,依然敲得很轻。我不知道和我一起过来的电视台的那些年轻的编导摄影,有没有对我的动作和表情感觉奇怪或者不解。 是的,我小心翼翼,我动作迟缓又迟疑,我心情忐忑不安,我是怕惊动了什么?或者,我是想要惊动什么,却又担心惊动出来的惊动会惊动了我一直以来都相对平静的灵魂? 里边始终没有回音。是里边没有人,还是敲门的声音太轻了?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我不想用力敲门,我也不敢用力敲门。 近乡,现在,此刻,乡愁就在我的面前,和我零距离地面对面了。 从离开这扇门,到再次敲响这扇门,整整五十四年时间。1967年1月,我们家搬离了同德里6号。 五十四年后的此时此刻,我在想什么?我的心,是被五十四年堵满了,还是被五十四年掏空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只知道,这是我此时此刻最真实最形象的写照。 但是后面就没有了,没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没有儿童,甚至也很少有中年人青年人,这里是苏州古城的老城区,它老了,也许,只有老人可以和老城区相伴相依。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