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两广总督叶名琛

两广总督叶名琛

  • 字数: 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澳)黄宇和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419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叶名琛作为晚清重臣,有着一段传奇彪悍的升迁之路,共前半生绝对是开挂的人生,平步青云,拒绝英人入广州城,镇压红兵起义,堪称一代能吏大变局中做得优选的王朝官员,为什么会被刻意丑化?为何不仅受到洋人的嘲笑侮辱,还被广州百姓作打油诗讽刺谩骂?“六不总督”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如何被扭曲了?是“六不总督”还是“海上苏武”?他是如何撞上了新时代的门槛?谣言和曲解遮蔽了历史的真实,本书为清代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传记作品,全面而详尽地再现叶名琛在粤做官期间的事迹,以及被英军俘虏后的表现,还原历史上真正的叶名琛。
目录
天渊之别的三幅叶名琛写真
第一部分世代书香
第一章叶名琛的先祖
第二章叶名琛的父亲叶志诜和弟弟叶名沣
第三章叶名琛其人及早年经历
第二部分叶名琛时代的大气候,1847-1858年
第四章略述1847年前后的清王朝
第五章叶名琛驾驭下的两广
第六章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概述
第七章鸟瞰1847-1858年瞬息万变的广州局势
第三部分叶名琛的政绩:驾驭士绅与宣德布威
第八章驭粤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
第九章办学与考试
第十章驾驭士绅
第十一章社会福利
第十二章执法如山
第十三章三军统帅
第十四章小结
第四部分军功显赫
第十五章平息地区性的动乱:清远与英德、广州与儋州,1850-1853年
第十六章平息地区性的动乱:高州府和韶州府,1851-1853年
第十七章小结
第五部分天翻地覆慨而慷
第十八章红兵大起义,1854年-1855年
第十九章全中国之第二号人物
第二十章平定珠江及韩江流域之烽烟四起
第二十一章成败论英雄
第六部分财神爷爷——叶名琛传统的理财方法
第二十二章广东财政支出,1849-1853年
第二十三章广东对其他省份的财政支援,1849-1853年
第二十四章妥善管理现有税收:地丁
第二十五章妥善管理现有税收:盐课
第二十六章妥善管理现有税收:关税
第二十七章贷款给钱庄所得的利息
第七部分叶名琛理财的应急措施
第二十八章节流
第二十九章开源之一:增加捐输
第三十章开源之二:增加税收
第三十一章理财有术
第八部分外交
第三十二章“不和”
第三十三章“不降”
第三十四章“不走”
第三十五章“不守”
第三十六章“不战”:广州之战珠江之战香港之战
第三十七章“不战”:宣传战贸易战决战
第三十八章昭雪奇冤
第三十九章顿时神智尽失
第九部分何谓“不死”?——绝食殉国
第四十章仿苏武之志
第四十一章效伯夷叔齐
第四十二章叶名琛何日因绝食而殉国?
第十部分侦缉元凶
第四十三章英人授意杜撰的“六不总督”顺口溜
第四十四章汉奸帮凶
第十一部分吊唁叶相
第四十五章还“六不”不“六不”
第四十六章林则徐、叶名琛比较
第十二部分历史教训
第四十七章翻江倒海
第四十八章滥竽充数
参考资料
摘要
     第一章 叶名琛的先祖 叶氏原籍江苏溧水。明朝末年的1637年,“叶文机在武汉开设‘叶开泰号’,寓意‘叶氏悬壶开号,唯求国泰民安’。叶开泰前店后厂,以中药立世,宣导‘不治已病治未病’,告诫顾客多防病、少买药。清康熙、雍正年间,叶开泰药号逐步壮大。乾隆、道光年问,叶开泰所制名药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名闻遐迩,远销南洋,参桂鹿茸丸更是进贡为御药。同治、光绪年间,叶开泰已发展成为全国优选药号”。 18世纪初,叶家在汉口、汉阳等地购置了不少产业。店主叶廷芳就从溧水迁到汉阳定居,从此遂为湖北汉阳人。叶名琛的曾祖叶廷芳,为“溧水诸生”,是叶家第一位有功名的人。他的祖父叶继雯,号云素,少有才名,“早岁名噪江汉间”。1777年考取拔贡,担任蕲水等县的教谕。1785年蕲水大旱,他“变产三千金易米以赈,并施药槽,蕲人绘像祀之”,可见其家道殷富,更可见其仗义疏财之美德。 叶名琛幼承庭训,也继承了这种家传美德。君不见,当他任两广总督期间,某年湖北遭大水,叶名琛就捐款5000两,用以加固汉阳堤防。@《续碑传集》卷4中胡凤丹《叶公家传》更云:“尝捐廉俸银一万两修汉阳拦江堤,水不为患”,则可能后来叶名琛又加捐了5000两,共10000两。 在叶名琛的文件中,也有一封江苏大吏写给他的信,感谢他捐银5000两在该省放赈救灾。湖北同时也遭大水,他也捐款5000两用以加固汉阳堤防,所以信中赞扬他把两省都视为故里,毫无偏颇。 在叶氏档中,仅留下一封叶名琛的妻舅汪报闰写给他的信,当时汪报闰在江西做官,在信中感谢叶名琛派兵救援江西,并请求拨予协饷。⑤叶名琛亦慨拨这协饷,故《续碑传集》卷79又谓,叶家“旧籍溧水,迁楚三世,而于吴人乡谊尤笃”。 搞笑地说,叶名琛“左右逢源”般慷慨捐款,那么他个人的收入又有多少?读者诸君看过表一,自然心中有数。而且,他治下的广东,也经常发大水,他又不断带头捐款。犹幸他的个人生活非常朴素;正如英国战地记者柯克所观察到的:叶名琛的私生活无懈可击。 此表数字来自F.O.931/337号,劄,时间可能是1865年,稍后于叶名琛任两广总督之时。不过,由此表仍可推知当时官员的薪俸及养廉收入的大概情况。 其实,叶氏家族可谓世代书香。叶名琛的高祖叶宏良,贡生议叙,盐运判,吏部诠注,即选知州,诰授中宪大夫。 叶名琛的曾祖叶廷芳,候选道,诰授中宪大夫。著有《花余亭诗存》《侍梓事迹》《详县志孝义传》等。 叶名琛的祖父叶继雯,1790年中进士,此后一直做京官,优选的职务是给事中,而先后有20年之久担任会典馆、玉牒馆的纂修。他“绩学嗜古,守礼仁义”,“治经尤邃于三礼”;所为诗文,“才气纵横,词华跌宕”。嘉庆帝不止一次赞赏他的学问,称他“学有根底”。除纂修官书外,他的著作有《读礼杂记》《朱子外纪》《谹林馆诗文集》。他还是一个孝子,1824年“举孝行,旌表建坊,祀孝义祠”。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