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奇的结构1

神奇的结构1

  • 字数: 2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作者: (美)理查·班德勒,(美)约翰·葛瑞德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601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NLP研究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 【2】 作者班德勒及葛瑞德是NLP的创始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心理与人际沟通大师。 【3】 成功地将语言学变成NLP研究的基础和治疗的工具。 【4】 对了解NLP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前人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模式,具有很大的帮助。 【5】 NLP的应用不仅在心理咨询领域,而且辐射到了与人有关的各行各业,对各种与人沟通相关的行业都有巨大而深远的贡献。
内容简介
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无论是实验性的还是应用性的,都在于理解特别复杂的人类行为。然而,通常来说人类复杂的行为背后不能否认它具有特定的结构。最复杂的人类规则性的行为研究,莫过于人类的语言系统。我们所知的一组研究转换语法的语言学家,研究出一系列解释来表现我们叙述自己经验的各种套路。本套书系旨在赋予你一系列方法以成为有效的心理治疗师。本书是一本提供方法来让心理治疗更有效的手册。
作者简介
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创始人之一,世界NLP领域的权威专家,有名催眠大师。 约翰•葛瑞德(John Grinder),语言学家,NLP的创始人之一。 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约翰•葛瑞德与理查•班德勒合创了神经语言程式学(NLP)的初胚。在后来的五、六年里,又有许多追随者加入,而使NLP快速成为临床心理治疗的科学,并且更确立完备了其理论架构与可靠性。他们的学问辐射衍生到与人有关的各行各业,对世界各国都有巨大而深远的贡献。两位作者也成为具世界影响力的心理与人际沟通大师。
目录
第一章 结构的选择
经验与认知是主动的过程
以社会方式穿越黑色的眼镜
以个体方式穿越黑暗的眼镜
模型与心理治疗
那又如何?

第二章 语言的结构
语言的后设模型
人类语言过程的一些共通观念
转换语法的模型
什么是转换(transforll3ation)
概述
总结

第三章 神奇的结构
后设模型
删减:模型中的删减部分
扭曲:过程-事件
深层结构与超越
挑战深层结构
挑战概括化
浊中出清??名词/自变量
浊中出清??动词/过程词
挑战删减
扭曲
语法规范化
假设
摘要
概述

第四章 成长和潜能的魔法咒语
练习A
删减
扭曲??名词化
练习B
概括化
假设
语义规范化
治疗中的规范化
练习C

第五章 陷入漩涡
摘录1
摘录2

第六章 如何成为魔法师的学徒
第二个要素:参考结构
重演:经历的即时回放
幻想引导――进入未知事物的旅程
治疗中的双重约束
同一领域的其他地图
一致性
家庭疗法
总结

结论
书中魔法符咒的结构

附录A
转换生成语法的简要概述
语法规范化和断句结构

附录B
识别英语自然语言假设句法的情境
参考文献
摘要
     ……奇人的行为多少会以荒诞的方式背离常规模式,甚至与常人相反到几乎自相矛盾的地步。在没入门或者水平未到的旁观者看来,这就像是魔术。 —―威辛格《模糊哲学》,11页 (H. Vaihinger,The philosophy of as if) 现代心理学治疗领域涌现了一些明星级的治疗师,他们看上去轻松地表演着治疗的魔术。他们深入别人痛苦、死气沉沉的内心,将绝望转化为乐观、生命力以及重燃希望。尽管他们完成这工作的方法千差万别、日新月异,不过他们似乎共有一种奇术。谢尔顿·柯普(Sheldon Kopp)在他的一本书《领袖》(Guru)中如此描述他对这类人的印象: 皮尔士有强烈的人格、独立的灵魂,并对于用直觉工作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对于愿意配合的人他都有精巧的手法让对方被深入地触动。如果看完他引导一个悲伤的人,你都不会再有那样的情绪。他的直觉如此完美,手法如此强大,以至于他只花几分钟就可以触动煎熬中的人。你也许有执著而难以变通的个性,需要帮助但又害怕变化。他会让你坐立不安,然后施展他的魔法。只要你配合,他就有办法拉开你前面的拉链揪出你的痛苦,摔在地上。 皮尔士(Perls)当然不是专享一个有此魔法的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和我所认识的某些治疗师都有这种奇妙的技术。如果否定这些技术的存在,或者简单地把它们划归为“天分”、“直觉”、“经验”,都会我们作为心理治疗师的能力。如此,我们就会失去帮助那些求助者的机会,他们就无法享受生命的完整了。此书的意图不是要探问这些治疗魔术师的潜质,只是想展示他们是如何“做”的——就如同绘画、作曲、登月一样,都是只要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学到东西。我们也不是想说读了这本书你就能有什么魔法潜质了。我们尤其不希望说自己发现了“标准答案”式的“不错治疗方法”①。我们就是想把他们一些含蓄的方法教给你,让你入门之后可以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心理咨询技巧。 既然这一系列治疗方法并非基于现有的治疗方法和心理学理论,我们就要将自己归纳的人类行为简化地展现出来,我们称它为“模型”(modeling)。我们的方法就是从那里概括出来的。 穿越黑暗的眼镜 逻辑思维的干预会背离客观的现实。在每个步骤没有触及问题之前,我们甚至不能描述出主要步骤的每一步——或者我们可以说它有用?——因素。一旦五感进入心理活动,就立刻会被拖入逻辑过程。在输入输出管道中心理都能进行一致的改变。这里,两点情况要被区别开来:首先,改变发生的实际形式;其次,从过去积累的经验获得变化。 有序的逻辑活动将五感获取的信息都吸纳,并构造出一个内心的世界。内心的世界会跟现实世界逐渐加大差距,不过在某些关键部分还是会跟现实世界有密切联系。通常,我们不会注意到实际上自己在两个场景中生活:一个是内心构建出来的世界(或者我们称它为感知世界),另外一个是接近不同的外部世界。 ——威辛格《模糊哲学》,159~160页 历史上有不少的人都总结出来:客观世界跟我们自身的经验有无法缩小的差距。人类并不直接操纵外部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自己在脑海中创建了一个世界的投影——换句话说,是一个模型或者地图——来帮助我们做出各种行动。我们脑海中的世界模型决定了我们体验世界所得到的经验,我们如何认知世界,以及我们能够看到哪些选择。 必须时刻牢记头脑对客观世界的投射(地图或者模型,RMB/JTC),并非真实世界的描绘——那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在真实世界中更容易适应生活。 ——威辛格《模糊哲学》,15页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拥有绝对相同的体验。我们为了指引自己,在脑海中建立起来的模型,它植根于我们既有的体验。既然体验不同,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脑中创造出不同的世界模型,进而经历不同的现实。 ……一定要注意地图的重要特性。地图不是它所代表的实景,不过地图和实景有类似的结构,因此它才对实景中的我们有参考价值。 ——科尔兹布斯基《科学与理智》 (A. Korzybski,Science & Sanity)1958年4期,58~60页 有两点我们希望说明:首先,客观世界和心中模型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我们每个人在心中建立的模型彼此都是不同的。有许多方法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本书中,我们将造成模型与实体差异的原因分为三个方面②:神经(neurological constrains)、社会(social constrains)和个体(individual constrains)。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