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档案:一部个人史/译丛013

档案:一部个人史/译丛013

  • 字数: 19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蒂莫西·加顿艾什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1817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道德错乱的时代,我们的良知要在何处安放堪比《窃.听风暴》的真实经历,历史比电影更精彩
作者简介
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写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中东欧当代史专家,著有《波兰革命》、《档案:一部个人史》、《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等。
目录
导读 出卖作为一种美德/梁文道
本书人物表
关于部分人名的说明
前言 罗密欧?
第一章 序言报告
第二章 驰赴柏林
第三章 跨越围墙
第四章 IM“指导教授”
第五章 IMV“米夏拉
第六章 IM“舒尔特”
第七章 IMB“史密斯”
第八章 IM“R太太”
第九章 波澜壮阔在波兰
第十章 禁止入境黑名单
第十一章 浮士德群像
第十二章 冷战终结
第十三章 档案效应
第十四章 英伦谍影
第十五章 档案封存
修订后记
出版说明
摘要
    第一章 序言报告
     大部分的办公室大楼,现在都已移作他用。过去密封起来,杜绝秘密文件遭双面间谍泄露的窗户,都已对外敞开。文特少尉、考尔富斯中校之辈或曾做过偷鸡摸狗事情的地方,现在都只是一间间平常的办公室:一家超级市场、一家健身房兼桑拿室、一家劳工中介所。可是,档案室仍维持原有之功能。
     在索引室,一些穿着明亮的粉红色罩衫和尼龙长裤的中年妇女,穿着塑胶拖鞋在许多巨大的索引卡机器之间走来走去。我之所以说索引卡机器,是因为那些大索引卡盒子都是由马达推动的,悬吊在一根大轴上,就好像游乐场内的大车轮一样,只要按K钮,大车轮就会一直转到K盒在最上端为止。这个F16――大车轮系统的代号――索引系统内都是真实姓名,只不过安排的顺序按照的是国安部自己的声韵次序,例如,Muller,Mueller,Muller,Muller都排在一起(如果你是从偷听电话而得到的名字,就不知道该如何拼了)。如果发生这类问题,穿粉红罩衫的女性工作人员就会建议你去找F22索引系统――依照个案号码排列――或者去找其他主管的个案记录,然后再到该大楼七层加固的仓库中,寻找想要的个别档案。啪嗒、啪嗒,粉红罩衫女士们的拖鞋踩过来、踩过去,资料库就这么搅出一块块下了毒的玛德莱娜蛋糕。
     在走廊的另外一端,有一间“传统室”(tradition room),里面有各种奖杯、奖状、列宁的胸像、“契卡”优良工作记录。“契卡”为苏联对秘密警察的称呼:“只有那些头脑冷静、心底温暖、手脚干净的人,才能成为契卡人”(契卡创建者捷尔任斯基[F.Dzerzhinsky]所言)。桌上有很多看起来像果酱罐子的玻璃瓶,瓶身上仔细贴着标签,里面是一块肮脏的天鹅绒布,也就是个人味道的样本。警犬只需要从这里知道某一个人的味道以后,便可担负追踪任务了。根据国安部辞典,它们的正确名称为“嗅觉保存物”。我站在那儿,不禁开始狂想:或许在这栋硕大的建筑的某一个角落,我过去的味道还像果酱一样被保存得好好的?
     接下来,是他们称之为铜锅炉的一间又深又大、四处用金属包起来的房间。国家安全部原本计划在里面安装一部全新而庞大的电脑系统,把每个人的信息都放进去。用金属将房间包起来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界的电子干扰。现在铜锅炉里面堆放着的是几百件大袋的纸张,也就是从1989年秋的大规模抗议开始,一直到1990年初民众冲进国家安全部之间,部内大量销毁的文件残骸。假设国安部一定先从最重要、最敏感的资料开始销毁,高克机构现在正努力地一片一片将它们拼回原状。
     总而言之,这个高克机构是个非常奇怪的地方:它是在过去可以称为“国家恐怖部”的地盘上所新建的“国家真相部”。它位于柏林中央的行政部门内,很多大楼的走廊虽然现已装上了西德的新式照明和塑胶地板,东德味道却仍然弥漫在组织内:阴郁的啤酒肚门房,访客必须别在身上的识别证,各种不合理的规定,三联式的申请表,随处收费的习惯――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回想到东德的官僚主义。当然,还有那傲慢的福利国家所留下的各种习性。高克机构的职员中,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不是去吃中饭,就是去休假,否则就是“去看医生”了。我好像回到过去,几乎可以听到德国上班族之间的标准问候语“祝你用餐愉快!”(Mahlzeit!),此起彼伏,穿越时空而来,或似乎听到了一名秘书对另外一名说“我可以用你的碎纸机吗?”的声音,从走廊另一端传了过来。刹那间,我脑中浮现出一个形象:这个在原来的国家安全部之上建起的新机构,每天没完没了地尝试将撕碎的纸张拼凑起来。
     现在,每张我们所看到的文件,都经过机构的档案室人员整理,将新的编号整齐地盖印在国安部小心翼翼手写的页码之上。这虽然可笑,但反映出的正是德国人一丝不苟的一面。一个特别接收下另外一个特别。东德想必是现代史中,秘密警察组织最广泛、严密、滴水不漏的极权国家了。而新德国则是现代民主国家中,优选量将过去极权统治中的资料暴露于民众眼前的政府了。
     1991年,统一后的德国国会通过了一项特殊法,小心规定了这些档案的用途。舒尔茨女士比我先阅读了我的档案,正是规定的一部分。根据这项执行的法律,工作人员应该先将有国安部受害者或无辜第三者出现的特殊页挑出来影印,将名字涂黑,再影印一次,确保即使透过强光,也无法读出那些名字。同时,工作人员必须要抽出任何与当事人无直接关系的第三者资料。但是,秘密警察的工作就是要搜集、挖掘私生活中最不为人知的细节,其中哪些算是与被害者有直接关系,哪些不算呢?而高克机构的工作人员又凭什么来判别呢? P14-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