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习近平在上海

习近平在上海

  • 字数: 2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35726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习近平在上海》采访实录反映的是习近平同志2007年3月至10月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领导工作历程。通过对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市直部门和区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记者等的访谈,对习近平同志上海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和展现的丰富政治智慧作了生动翔实的呈现。
目录
“习书记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是不能用他在上海工作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和开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地方”
“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是习书记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习书记提出要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延续到上海未来发展中”
“习总书记在上海完成了地方领导工作经验的积累”
“习书记在上海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两个重大判断’指导和推动了上海反腐体制机制建设”
“习书记提出上海党建工作要成为中央的一个点”
“习书记让我们重新认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全国的特殊意义”
“习书记是一位令大家衷心拥戴的领袖人物”
“习书记诠释的上海城市精神是对上海工人优秀基因的重唤”
“习书记对办公厅的同志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关怀”
“习书记注重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习书记说要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
“习书记指导宝山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习书记到基层调研更像亲人到家里做客”
“习书记在上海基层调研的第一站就选择浦东新区”
“习总书记谈到上海的各项工作如数家珍”
“习书记对党的历史和传统的尊重是发自内心并一以贯之的”
摘要
     采访组:殷一璀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您和他在一个班子里。请您首先介绍一下当时上海的主要情况以及习近平同志给您留下的第一印象。 殷一璀:习书记是2007年3月24日到任的,总共在上海工作了7个月零4天。记得他离任时,在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讲了这样一句话:“7个月,弹指一挥间,但有些经历是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它的意义的。”对我们而言,习书记在上海短暂的工作经历对上海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也是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200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一把手出了问题,引起的震动是不言而喻的,上百名干部协助调查和谈话,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安排习书记到上海任职。他第一次在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就给大家留下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为人谦和。虽然是首次亮相讲话,但讲得非常朴实。他说:“中央调我到上海来工作,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二是沉稳笃定。他在讲话中表示,到上海来工作就是要当好公仆,尽力为上海人民多办实事、好事。他明确指出:“我到上海以后,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做好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召开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要通过开好党代会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让上海人民精神为之一振;第二件事就是引导上海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三件事就是注重民生,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第四件事就是要弘扬正气、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可以看出,习书记来上海,是做了“功课”的,第一次亮相就有针对性地明确了工作任务,对当时上海的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尽管习书记说来上海工作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但实际上,他对上海的情况作了了解,有了成熟的思考和谋划,心里面是有底的。 2007年10月,习书记离开上海到中央工作时,在上海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与他来上海时的讲话是前后呼应的。他说:“我与上海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对上海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从心底感谢上海人民对我的信任、关心和支持。”“在市委一班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稳定大局、统一思想、理顺情绪、调动干部的积极性,重点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开好市第九次党代会,选出了班子,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力量,稳定了人心;二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四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此外,还重点抓了举办特奥会、女足世界杯等几项重大活动。”这一前一后的两次讲话,充分反映了习书记的工作重点是非常突出的,也体现了他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风格和精神。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