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再等待戈多》

《不再等待戈多》

  • 字数: 11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 作者: (法)迈利斯·贝瑟里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3314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2020年法国龚古尔新人奖获奖作品; 2. 主人公塞缪尔·贝克特是有名的爱尔兰荒诞派作家、荒诞派戏剧的开创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代表作《等待戈多》享誉全球,是西方现代戏剧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3. 大段的内心独白与絮语直击灵魂,展现了一位已至人生暮年的伟大作家走向死亡的心路历程,情绪层层递进,震撼人心; 4. 作者对贝克特的生平经历做了深入而翔实的研究与考据,书中出现的许多人物与事件皆真实可考; 5. 本书展露出贝克特不为人知的一面。作者笔下的贝克特时而插科打诨,幽默可爱,时而沉闷阴郁,哀怨不已。他不爱言辞,恐于社交,心思敏感而多情; 6. 以贝克特的口吻与风格书写贝克特,笔下的贝克特化为贝克特式的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爱尔兰荒诞派作家贝克特本人的视角还原了他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生活,追溯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住进巴黎一座养老院的贝克特罹患疾病,行动不便,且自知行将就木,于是不断追忆往昔的岁月。与之相伴的是一个又一个与贝克特相关联的名字,恋人、朋友、亲人、工作伙伴、文学生涯的导师……一段段尘封的人生往事在主人公的独白与絮语间被搬到了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迈利斯·贝瑟里(1982- ),法国新生代作家,毕业于波尔多政治学院,曾于巴黎第三大学的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制作,现为法国文化电台的纪录片节目制作人。
目录
前期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7月25日
护理观察记录 / 档案号:835689
贝克特先生护理记录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7月26日
观察记录 / 1989年7月26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7月29日
贝克特先生自主活动能力的评估报告 / 1989年7月30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7月30日
内部规定摘录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7月31日
单独面谈 / 1989年7月31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2日
观察记录 / 1989年8月3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3日
警方报告 / 1938年1月11日
布鲁赛医院住院办公室 / 巴黎 1938年1月21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4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5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6日
中期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9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11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12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13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14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20日
在三一养老院 / 巴黎 1989年8月25日
后期
圣安娜医院神经科 / 1989年12月8日
圣安娜医院神经科 / 1989年12月9日
圣安娜医院神经科 / 1989年12月10日
圣安娜医院神经科 / 1989年12月11日
摘要
     她死了。我必须不停地提醒自己:苏珊不在房间里,她没有和我在一起,她不在了,她……已经被安葬了。然而,今天早上,她好像依然在我的旧毯子下面——没有被埋葬,甚至没有死。她躺在毯子下面,蜷曲着靠在她的老山姆身上。而且,正因为她在这里,靠在我这把老骨头上,躺在我瘦弱的身体旁边,我才知道,我没有死。 我还是觉得有点冷。我太瘦了,母亲总是这么说我。小时候,我总是不停地在街上,在田里奔跑。我奔跑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冷,因为我太瘦了。我奔跑是为了不想听到梅我太瘦了。我总是在跑。终于有一天,我跑得太久,终于一去不复返。我坐船出海,走得离梅远远的。 长期以来,苏珊一直都陪着我跑。我们穿过树林,踩着潮湿的枯叶和老迈的树根。我们在奔跑,风追着我们,总是把我们推向更深的黑夜。我们害怕听到自己脚步的咔嚓声和身体的重量在地上发出的声音。我们跑得更快了,因为恐惧。苏珊的脚都跑痛了,但她仍然坚持跑着。荆棘丛生,划伤了我们。我的双脚敲打着大地,我感到我的心也在跑,苏珊也一样。她紧紧抓住我的肩膀和大衣,靠在我的身上,想抬起跑得累不可堪的双脚。脚底的大地沉重得像一块铅,仿佛要撕裂她的鞋底。 我已经麻木到感觉不到自己的脚。我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苏珊而奔跑。一只脚代表一个人。因害怕而抬脚。她步履蹒跚地拽着我,早已筋疲力尽。旅程结束,苏珊也死了。她不在房间里。她松开了我的大衣。她放开了我。 盖着毯子,我依然很冷。我想今天应该是星期五。从我的床上望出去,只能看到光秃秃的梧桐树。在都柏林,我曾听到海鸥的叫声,这个城市属于它们。它们在每户人家门前大吵大叫,围着桑迪科沃的海防要塞,成群结队地飞向市中心,歇斯底里地大叫,吞食路经之处一切可以吃的东西。它们像掠夺者一样,四处闲逛。我仿佛又看见自己在爱尔兰加快脚步奔跑的情景。匆匆的影子倒映在利菲河里,海鸥们跟在我的后面。我的膝盖似乎在咯咯作响,那其实是我的鞋底踩在灰色的石子路上发出的声音。后来,当我来看望梅时——来看望我的母亲时——发现那些海鸥长胖了。它们在利菲河的集装箱边争夺残渣,争夺垃圾桶里的残余食物——抢在穷人前面。它们在争食残渣,甚至在争食穷人。 如今在巴黎的迪蒙塞尔路,我听不到海鸥的叫声,也听不到苏珊的声音。我什么都听不到了。我只能听到我曾经认真倾听的东西。我盖着毯子依然很冷,我得想起一首歌。 再见,再见,再见, 和豆蔻年华说再见。 这是乔伊斯的声音。温暖我的心。乔伊斯的声音从我破旧的毯子下面传来。他弹奏乐曲,甚至在写作的时候也会饶有兴致地弹奏一曲。他的脚在钢琴底下飞舞,从一个踏板换到另一个踏板。乔伊斯弹奏着乐曲,并用他带着科克口音的嗓子唱歌。这是他父亲的口音,一个声音优美的男高音。他为他的朋友们歌唱:乔拉斯一家、吉尔伯特一家、莱昂一家。他为尼诺歌唱。我陶醉在他的歌声中——在桌子下面。屋子颤抖起来,一个姑娘开始跳舞,那是个女孩,乔伊斯的女儿:露西娅。我闭上眼睛。乔伊斯表演结束之后,他用三只脚站起来:他自己的双脚和梣木拐杖。他向大家致谢并立刻要喝一杯。他是个爱尔兰人。 在南威廉大街,我在格罗根酒吧喝酒。我碰到了我的朋友杰弗里,杰弗里·汤普森。他总是被滞留在吧台的一些追随者包围。我找到了他,我们一起喝酒。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客人们缩着身子靠在吧台上,就像铁丝网上的麻雀。他们习惯把鸭舌帽和毡帽放在一边,以便喝酒的时候更加自如。我很喜欢格罗根酒吧:木地板、木板壁,彩绘玻璃窗透进蓝色和橘色的光线。我记得客人们都是相同的装束:白衬衫、带纽扣的开衫、黑西装和黑皮鞋。杰弗里留着大胡子,喝酒的时候,酒会从他浓密的大胡子里流下来。在酒吧里,他一到晚上就显得很高兴。杰弗里是个很好的玩伴。在那里,人们开着玩笑,却不敢看对方的眼睛。他们很有趣但又很羞涩。他们很有趣但眼睛却不这样。他们开玩笑的时候眼睛看着远处,盯着酒架上的白色玻璃瓶或者啤酒杯上余下的泡沫。在都柏林,一切都让人惶恐不安,一切都被禁止。于是我离开了。跑走了。P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