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洪汛涛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378501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神笔马良》编辑推荐:★国际上与安徒生和格林齐名的童话大师洪汛涛成名作!★享誉世界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陪伴几代人成长!★被载入文学史册、被编入教材的经典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海外!★由《神笔马良》改变的电影、动画片等在各大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得了多次重大奖项!
内容简介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马良的人非常喜欢画画,但是他很穷,买不起笔。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支能让画活起来的神笔,善良的马良给穷苦的百姓画了犁耙、耕牛、水车……贪婪的恶势力嫉妒马良,纷纷来抢神笔。马良与他们斗智斗勇,历尽艰辛,最终取得了胜利。马良的故事既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又充满奇幻色彩,极富想象力与感染力,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是陪伴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儿童文学瑰宝。
作者简介
洪汛涛(1928-2001)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生致力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因创作家喻户晓的神笔马良的故事,被誉为“神笔马良”之父。其他代表作还有《狼毫笔的来历》《十兄弟》《不灭的灯》等。
目录
神笔马良正传 / 5
开头 / 6
笔架山下 / 9
判官和魁星 / 11
门槛很高很高 / 14
铁定心了 / 17
大富贵笔庄 / 19
梦笔 / 22
笔梦 / 24
白胡子爷爷 / 26
我有一支笔啦 / 29
秋天里的春天 / 32
懒女人和赌博鬼 / 35
装进一只麻袋 / 40
桀骜不驯的野马 / 43
跳出两尺厚三丈高的墙 / 46
兔子灯和猫 / 49
他悄悄地走过 / 52
关关卡卡 / 57
我叫“冯郎” / 60
女孩子头上
插着一根稻草 / 63
两条狼狗 / 66
纸鸟的坟墓 / 70
小鹤飞起来了 / 73
一幅仙桃图 / 76
一张彩莲画 / 80
两只绿眼睛跟着他 / 84
借笔者 / 87
牢里牢外 / 91
人鬼神 / 95
送去一船粮食 / 98
风筝飞上天 / 101
押运官 / 105
鸡狗满街走 / 108
“马良”鬻画 / 112
真假笔斗 / 116
押解出境 / 119
荒漠行 / 124
一剂麻沸药 / 127
笔雨梦 / 130
无毒不丈夫 / 133
深沟之望 / 138
净土 / 141
文昌庙中的疯子 / 144
一个认得的人 / 147
御笔亲书 / 150
坐轿的和抬轿的 / 154
好画好画 / 158
一切不改 / 161
聚宝盆煮粥 / 164
金山银山摇钱树 / 167
愤怒的海 / 169
后事 / 172
仙华山神话 / 175
月亮的眼泪 / 177
马良梦笔 / 179
试胆石 / 182
有个莫老爷 / 185
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 / 190
摘要
     神笔马良正传 开头 在《三国志》的《蜀志》里,有《马良传》。那马良可是个名人,和这《神笔马良正传》里的马良,一无干系。虽然同名同姓,纯属巧合。我想,给马良起名的人,未推荐阅读过《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书,也就是说,三国时代真有一个叫马良的人。 我们说的马良,是个山乡里的野孩子,既贫且贱;所以,什么“史”,什么“记”,都没有这个马良的份。 其实,在山乡里,我们说的马良,似乎大大超过三国时代的那个马良。在山乡里,谁知道三国时代的马良?却有许多许多人知道这个马良,许多许多人会讲神笔马良的故事。 许多地方,许多人,一说起马良,都说马良还在,有的人还有名有姓地说出谁谁谁见到过马良。马良,永远活着,活在人们的心目中,活在人们的故事里。山乡里的父老兄弟们,非常崇敬他。 有人问:马良是哪朝哪代人?我曾经考证过,也说不清楚了。因为人们在说起马良的故事时,总是这样开头:“很早很早以前……”或者索性说:“谁知道是哪一朝哪一代。”总之,是从前的人吧! 有人问:马良是哪个地方的人?我曾经考证过,也说不清楚了。因为人们在说起马良的故事时,都是这样肯定:“就在俺这山区里。”或者索性说:“在我们老家那块地方。”好像,马良和谁都是同乡似的。 余生虽晚,可亦是山乡之人,从小就听说过马良的故事,十分喜爱,稍稍识字,就广为搜集、记录。 抗战时期,家乡沦陷,我流落于后方,和各色人等都有接触,我搜集、记录了许多许多故事,包括神笔马良的故事。 我曾认识一位卖笔的手艺人。他说,他原是一处制笔作坊的工人,因为战火南烧,作坊倒闭,他失业了,老板发给他许多笔,他一路卖,一路回家。 他头戴斗笠,背着一个蓝布大包袱,和我同行。 他告诉我,他一路过来,被“中央军”扣住过,也被“和平军”扣住过。“中央军”说他是“和平军”的间谍,“和平军”说他是“中央军”的探子。他什么也不是,一点也不害怕。我问他是怎么逃出来的。他呵呵一笑,回答说:“我有笔啊!”笔,怎么能帮助他逃出来呢?他没有说。 他的笔故事,和他包袱里的笔一样多。我们一路走,他一路卖,一路说。他卖不完笔,说不完笔故事。有时,一支笔上掉下来一根笔毛,他也能说出一个长长的故事来。当时,我还真想过,这人会不会就是马良呢? 那天,我们一起宿在山下的一个小客店里。我清晨醒来的时候,不见他了,只发现在我的行箧里,多了一支笔,这是他送给我的。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那支笔,虽然不是“神笔”,可我仍把它当成是马良送给我的神笔,一直好好珍藏着。 我知道他没有念过书,故事也都是听来的。因为七传八传,讹误也不少。有的明明不是马良的故事,譬如江郎的故事、张良的故事、王冕的故事、吴道子的故事,他也弄到马良的头上来。自然,许多笔故事,是没名没姓的。 大概,马良算是个“作科犯上”的人。那时候,说他的故事是会惹祸的,所以变的变,改的改,用什么名字的都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也很难弄清楚了。 确实,以前的每朝每代,都有人不喜欢马良的故事。因为很是奇怪,这些故事,元朝的人听起来好像故事发生在元朝,明朝的人听起来好像故事发生在明朝,清朝的人听起来好像故事发生在清朝。 据传,每朝每代的小民百姓,却都非常喜欢马良的故事,常常给他们的儿子、孙子们讲。不讲,好像比什么都难受。讲了,孩子们记住了,似乎了却一大心愿。所以,神笔马良的故事,得以一直一直传下来。 许多父老兄弟,一次次给我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我给许多少年朋友,一次次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 现在,我已年长,也学得了一些编织文字的基本功夫,就将这许多搜集、整理来的故事,区别真伪,去芜存菁,加以梳理,略作点染,一以贯之,用当年那位制笔手艺人赠我之笔,写成这部《神笔马良正传》,把这位山野间少年人的前朝旧事,一一介绍给今日少年朋友们。 诸位,且让我慢慢从头叙来—— 笔架山下 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 他住在村口的破窑里。父亲、母亲早年死了,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天底下,穷人是一家,村里的人们常常接济他,帮助他,照料他。那些伙伴们,一个个待他都像亲兄弟。 马良从小喜欢画画,在地上爬着的时候,就爱拿块石头,或者抓根木棒,在泥地上胡乱地涂一气。直的、横的、圆的、方的,谁知道画的是什么。 长大了,他很想学画画,可哪有钱去买笔呢!他们这个村子里,家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庄稼人,也没有一家有笔的。 马良多么想自己能有一支笔——支属于自己的笔啊! 他们村后的大山,虽然光秃秃的,都是砂土岩石,并不长树木花草,但它的形状十分奇特,三座山峰,并列一排,像个“山”字。来这山上游历的人说,那个造字的古人,准到过这里,不然怎么造出个“山”字来呢?这三座山峰很高,要攀上这三座山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山,没有什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