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借山而居 珍藏版

借山而居 珍藏版

  • 字数: 1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张二冬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2689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5岁到32岁,同龄人愁房贷、车贷、养娃、升职,二冬花几千元租下终南山小院儿20年,已经独自居住了8年,每一天都很满足,每一年都很丰盛。 ★作者处女作《借山而居》销量超20万,《鹅鹅鹅》销量持续高走,《山居七年》出版以来加印5次,入选上海书展推荐书目,获第二届“全国书店之选”靠前散文。 ★万字长文《山中答问》敞开心扉回答读者关心的诸多问题:为何山居?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生活来源及未来规划等。 ★全彩印刷,两本畅销书《借山而居》《鹅鹅鹅》文字精选,作者精心增补修订,全新配图,收录作者最近油画小品和手写短句。 ★装帧升级,精致双封面,裸脊锁线,可180°平摊,内文雅致纸+超感纸,呈现图片效果。"
内容简介
借山而居的日子里,二冬种菜、养花、画画,手植杏树、芭蕉,为一起生活的每一个动物取名字,把山中花果变成诗意的点缀,每一天都很满足,每一年都很丰盛。他亲手把破败瓦房一点一滴改造成宜居小院,也记录下山居的清苦和美好,以及对这种生活的观察与反思。《借山而居》《鹅鹅鹅》精选文字+万字长文《山中答问》+全新配图+手写短句+静物小品《借山而居》《鹅鹅鹅》出版时比较仓促,留下诸多遗憾,目前版权已到期,不再出版。这次的《借山而居》珍藏版,收录《借山而居》《鹅鹅鹅》中精彩的文字,由作者亲自筛选、删改;重新配图,收录作者新创作的山居静物油画小品,从装帧、用纸到编排设计全新升级。
作者简介
二冬,诗人、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西安终南山。一个有着理想情结的悲观主义者,一个深沉的。曾以“借山而居”的诗意生活爆红,为每一为心怀田园梦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引发千万人追捧,数百家媒体报道,10亿次浏览阅读,从而掀起了一场影响巨大的返璞归真“隐居”热潮,被誉为“新隐居时代”的先行者。曾出版《借山而居》《鹅鹅鹅》和《山居七年》,总计销量逾20多万册。
目录
山野之气
种菜记004
栽棵树010
挖树记014
花花草草017
有关榆钱026
荠菜好吃,或在于“采”030
再见“肾池”036
草棚记043
风水的意义048
动物江湖
山居速写052
鹅,鹅鹅061
叫土豆的狗066
叫郑佳的狗077
永琴的狗082
一条狗的承受力086
叫凤霞的鸡089
黑鸡少年094
知了知了099
优选的隐居地
月光虫鸣,一种叫夏夜的情境108
蚊虫记113
蛇鼠记117
野猫记121
疼痛来自地狱125
今日有雪128
封炉子是个技术活儿133
露个富136
摩托车修理技术与艺术141
哈喽,摩托车145
老高150
和水有关158
又做了件蠢事162
人间桃花源
不要扫雪170
刚才摔了一跤,感觉还挺不错的174
苹果苹果176
小红理发店178
吃起来像小鱼儿一样183
秋生186
奶奶的坟190
力大无穷197
神秘主义小把戏201
山中问答206
摘要
     种菜记 刚上来那年,没怎么种菜,也没有冰箱,每次下山都背上一袋土豆、茄子之类比较方便储存的菜。春夏秋还好,想吃青菜,一座山都是菜园。但冬天就不行了,北方的山,一到冬天就光秃秃的,天天白菜、萝卜、红萝卜,吃了小半年,我都快吃恶心了。到了来年,才想着应该自己种点儿菜,这样就不用总扛着菜爬山了。 虽然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但种菜都是大人的事,我只负责吃,我是妈妈的小宝贝嘛。所以,种菜这件事,我也是近几年才学会的。 说“学,,会种菜,是因为有的菜要想种得好,确实是需要点技术的。比如荆芥,我妈教我撒上种子之后,洒水,泡上三五分钟,要等到种子起白色的泡泡(黑色的种子,被水浸泡后就会泛出一层近乎透明的白色黏膜,像青蛙的卵),才能再盖土。我妈说:“一定要细土,才出得好。” 红薯要想结得好,就必须在平地上,用锄头扒一条沟出来,然后用扒开的土沿着沟,堆出一排排长长的脊,红薯的苗就种在那排高高的土脊上。这样下雨的水就会积到沟里,像一条河,红薯的根像河岸边的草,能优选喝到土里的水。我妈说,这样的红薯结得大。 确实,小时候收红薯,刨出来有西瓜那么大。 土豆优选种,收的时候有挖宝的快感;黄瓜要搭架子,不能让它在地上爬;眉豆简单,贴着墙根,埋上种子就行了。 听上去都不难,但第一年我种的菜,收成少得可怜。那时我在院子里开了一块小小的菜园,种了十几株西红柿,惭愧的是,最后吃到嘴里的却只有十几个。第一次种西红柿,我没有经验,不知道西红柿是要掐头的——在它生长的过程中,各个枝权上冒出来的新芽要掐掉,只留最上面一个芽,让它往上长,长大高个。而我种的西红柿,没有掐头,横着长,所有的养分都用来发芽了,顾不得结果子,最后长成了一大株。每株上面只有寥寥几个果子,未老先衰,长到鸡蛋大小,就开始红了。 苦瓜、黄瓜、茄子我也种了几株,最旱的一年却总是忘了浇水,我和我的菜都活得很艰难。后来买了个水管,解决了水的问题,却忽略了采光和施肥。第二年的菜地在院子前面靠下坡的一块地里,前有桃树,后有槐树,中间还有棵繁茂的核桃树,菜就种在这些树围着的一块平地上。被树荫遮住了阳光的植物,和抑郁症患者一样不开心,果子结得也很勉强。 第二年种菜还是不及格,58分,但相比前一年算是丰收了。茄子、青椒、眉豆、秋葵,都吃了不少,种的南瓜和冬瓜各结了一个。我基本是种菜界的倒数第一了。想起我奶奶种的南瓜,结得多到吃不完,种的西红柿,一个挨一个,跟葡萄一样。 蔬菜不像野草,很娇嫩的,种的时候土要松软,要细,冒芽的时候不要太吃力。每天都要喝水,要喝得饱饱的,不能断,隔三岔五浇水不行,要有耐心;阳光要足,要每一片叶子都能懒洋洋地在阳光下眯着眼。如果想果子更甜更饱满,那就要给它准备好营养丰富的肥料。在这个山里所有的植物面前,它是专享的,你要每天想着它,像对待怀孕的媳妇一样细心、有耐心。这样伺候几个月,它才会长出健康、丰盛的果子。在一株植物面前,当好农民,并不简单,因为难度不在技术,在持续的专注。 第三年种菜,相对于前两年,我就进步了很多。和所有的技能学习一样,经验的积累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比如语言,我在西安读了四年大学,都没学会陕西话,来山上半年,发音就和当地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在与村民长期的对话中,我在个别词语上得以不断修正。 和一个专注于土地的农民比,我还是差得很远。要是我奶奶在,她会在开春之前就把地翻一遍,把每一块土敲碎,把每一颗小石子都拣出来。一株草只要冒芽,就会被我奶奶拿锄头砍掉——我奶奶种过的地,草都不敢长。记得刚上山的时候,每次我路过一块地,都能看到一个老太太趴在刚长出玉米的地里拔草,整整一个多月,远处田里都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小黑点,就像是长在那块地上的一棵树。这很震撼。一个农民对待事情的单一和专注,是多少人都无法企及的。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