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风华 我的父亲黎锦晖

民国风华 我的父亲黎锦晖

  • 字数: 2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作者: 黎遂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26068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黎锦晖在中国近现代音乐目前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创立的歌舞团培养了周旋、王人美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明星、培养了聂耳、洗星海等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书写下浓墨重彩。本书是黎锦晖音乐人生的传记,全书材料丰富,论述详实,其中不少珍贵的资料,填补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的空白。
内容简介
黎锦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歌曲在20世纪的大上海引领时尚潮流,他组织的明月社成就了周旋、王人美、冼星海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明星、培养了聂耳等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他同时也是儿童歌舞剧的鼻祖,他创作的儿童歌曲,如《小兔子乖乖》等,至今仍在传唱。他成就了大上海十里洋场的浮华香艳,也开创了纯真美好的儿童音乐创作领域。全书材料丰富、论述翔实,其中不少珍贵的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料的空白。
作者简介
黎遂:黎锦晖之子。上海二医大进修生,20世纪80年代初去洛杉矶南加大医院实习留美。1985年在洛城举办中国歌舞之夜演出。三十多年来,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美国进行有关黎锦晖艺术创作史料的整理研究工作。
目录
引子全国“通缉”《小兔子乖乖》作者
第一章湘潭晓霞白竹村
第二章民主革命的才子
第三章行走官场不如意
第四章《四季相思》惹了“祸”
第五章平民音乐的旗手
第六章中华书局一闯将
第七章明月千里星光耀
第八章寒气袭来风雨紧
第九章一轮明月下南洋
第十章大海彼岸望故园
第十一章艺海歌坛行路难
第十二章月有阴晴圆缺时
第十三章风雨飘摇惨淡行
第十四章月亮闭上她眼睛
第十五章两袖清风回故乡
第十六章雾都八年抗日心
第十七章挚友有难见真情
第十八章“洗心革面”又八年
第十九章棺未盖而论已定
第二十章明月曾照彩云归
附黎氏八兄弟简述
摘要
     第一章 湘潭晓霞白竹村 一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9月5日(辛卯八月初三),我的父亲出生在湖南湘潭十都晓霞乡白竹村(今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 白竹村离湘潭城百里,位于风景秀美的晓霞山下。晓霞山属衡山支脉,层峦叠嶂,山势雄奇,山中修竹遍植,多有巨木清溪。村落散落在山的皱褶间,农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民风甚是淳朴。 湘潭黎氏源远流长。族谱记载,湘潭黎氏自明朝初年就在湘潭定居并开枝散叶。据考证,1972-1974年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是湘潭黎氏的老祖奶奶。经郭沫若先生考证过的《黎氏族谱》这样记载:“黎氏之先出于高阳,……自汉兴,长沙王相朱苍侯于驮,而黎氏显。东汉建武年,长安守允通随父甲二公迁于潭州,遂为潭人。……” 作为湘潭黎氏分支的长塘黎氏,是自我的曾祖黎世绶始。 黎世绶,号葆堂,生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幼年寄籍广西桂林府临桂县,清咸丰元年和咸丰五年两科举人,曾任广西、四川学政,又在广东、湖北、江苏等地担任过五品以下的地方官员。曾祖品行高洁,一生最喜与友人诗酒流连、赏画刻印,闲时含饴弄孙、侍花栽草,在湘潭大有文名,有《古人雅正》等著作传世;曾祖虽多年为官,但清廉如水,宦囊不丰,在长塘买地百余亩便已耗尽积蓄。曾祖晚年,正值清末社会动荡,家中添丁进口,又兼荒年,以致家道艰难。曾祖思之再三,以六十六岁高龄托人在益阳督销局谋得一份差事,所得薪水尽数接济家中。曾祖年高体弱,在益阳仅两年多便逝于任上,终年六十八岁。 曾祖遽然逝去,全家的担子一下子就压在了祖父黎松庵的身上。那时祖父才二十三岁,但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大伯锦熙三岁、父亲锦晖两岁,大姑锦珈尚在襁褓之中。上有老母,下有弱妻幼子,祖父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 父亲他们八兄弟在后世之所以享有“黎氏八骏”的美名,且黎氏三姐妹亦皆有所成,祖父黎松庵、祖母黄赓居功至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祖父黎培銮,又名松庵,字仪卿,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卒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祖父天资聪颖,童年随曾祖读书习字,稍长,入塾拜湘中名儒马翼为师,1905年与大伯锦熙一道考中清朝末代秀才,一时传为佳话。祖父早年在家乡教书,与诗友组织罗山诗社,著有《楹联大观》,博学多才,擅书法,为人刚直,奉行“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观念,潜心向学及教育子女。祖父与齐白石、胡沁园、朱屺瞻等人相交莫逆,过从甚密。 祖母黄赓(1870-1944),同样出生于湘潭有名的书香门第。曾外祖黄积远,清同治举人,著有《思恒复斋文集》;曾外祖母乐善好施,教子极严,曾捐田百亩兴办菱溪义学。祖母从小受其熏陶,家学深厚,能吟诗作对,书法亦甚为出众。多年后,母亲梁惠芳曾撰文回忆她的公公婆婆:“……父亲黎松庵,是位书法家,湘潭的各类商铺招牌多出于老人笔下,……婆母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一手毛笔字写得浑厚而漂亮,为人慈祥可亲……”祖母不但学问深厚,且自立精神极强,开明通达,对子女影响甚大。为此父亲在1956年《干部自传》中回忆说:“我母亲黄氏,生子女十一人。我们受‘母教’的影响更多且大。她一直反对用苟且行为去谋名利,反对不近人情的迷信,富于正义感和爱国心。对于子女们的学业和品德都很认真。因她从小入学,通经、史、诗、文,所以能帮助子女们求进步。” 父亲从小就在祖父母的督促下,三岁时就和大伯锦熙入家塾读书习字,那时家塾里聘请的老师是当地的饱学之士王仲言。到五六岁,在祖父和王仲言老师的教导下,不仅开蒙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也开始涉猎诗词歌赋,兄弟俩嬉戏玩耍时,平平仄仄仄平平、“上对下、左对右、阳春对白雪”地闹上一通,常常让祖父母忍俊不禁。 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祖父与好友齐白石、王仲言等创办了“罗山诗社”,齐白石为社长,祖父佐理,社址就设在我家。罗山,又名“罗网山”,是坐落于我家对面里许的一座小山。罗山之美,齐白石在其日记里有过这样的赞叹:“仰视罗山苍翠,幽鸟归巢;俯瞰溪水澄澈,见蟛蜞横行自若。少焉,月出于竹屿之外,归诵芬楼,促坐清谈……月已西斜,尚不欲眠。”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国画家,与祖父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两人相识,也是偶然。齐白石最初来我家做木匠,和祖父交谈之下,互相仰慕,遂成知己,后来一起研读古代典籍、观画治印、吟诗作对,双方都大有长益。1890年起,齐白石先后在黎家住了三四年,与祖父朝夕相处。黎家数代都是书香门第,以耕读为乐,家藏的书籍古画、名家篆刻极多,祖父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齐白石一起分享,两人每天都沉浸于书海之中乐而忘返。祖母黄赓和蔼大度,待齐白石如家人一般,这也是齐白石能在黎家一待就是几年的原因。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