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奥匈帝国 霸占中东欧的纸老虎
字数: 3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 何蓉
出版日期: 2022-01-01
商品条码: 978750784994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4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奥匈帝国有雄踞中东欧的霸主地位,但是脆弱的军事力量和多民族矛盾重重的政治体制让其霸主形象如纸糊的一般,随着战争的失利,帝国走向了分裂。* 茜茜公主和奥地利皇帝的爱情因政治而起,也因政治而走向其悲剧的结局。作者以女性的视角,细腻、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困在政治生活阴影下的柔弱的爱情之花。
内容简介
奥匈帝国存在于1867年至1918年,是当时欧洲五大强国(德、英、法、奥、俄)之一,也是地跨中欧、东欧、南欧的一个幅员辽阔、文明辉煌的大国。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奥匈帝国逐步瓦解,奥地利的文化精华也随着大量流失。本书通过讲述奥匈帝国由兴到衰的历史过程,为读者立体式地呈现一个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历经沧桑的帝国,并力图探究奥匈帝国社会的历史特点,再现其帝国时代的光辉。
作者简介
何蓉,陕西城固人,1996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经济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出版专著一部、译著两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王朝荣光:帝国与人民
一、哈布斯堡:中欧的主宰
二、东方问题:帝国的软肋
三、急就章:辉煌之下的矛盾
四、两个挑战:以民族之名
第二章 革命风云:暴力与狂热
一、健康皇嗣:香布仑宫的喜讯
二、古板少年:不会燃烧的激情
三、暴动来袭:落入陷阱的老鼠
四、1848:改变世界的开始
第三章 年轻的皇帝:现实与梦想
一、匈牙利革命:诗家的巨大能量
二、十月革命:皇家的仓皇出逃
三、力挽狂澜:首相施瓦岑贝格
四、新皇上任:奥地利的拿破仑
第四章 新的专制:雄心与霸业
一、苦涩胜利:打了折扣的征服
二、分道扬镳:自家兄弟的冲突
三、巴赫体系:皇权主导的新政
四、王子公主:童话一般的爱恋
第五章 左支右绌:内乱与外乱
一、富足时代:现代都市维也纳
二、双面胶男人:徘徊在老妈和老婆之间
三、孤家寡人:游移不定的恶果
四、法奥之战:意大利的反抗
第六章 外强中干:权力与政策
一、纷乱步调:举棋不定的皇堡
二、宪政实验:难以脱身的泥潭
三、婆媳纷争: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七章 “新时代”:钢铁与鲜血
一、革故鼎新:内政新格局
二、棋逢对手:铁血宰相俾斯麦
三、皇冠诱惑:冤家策划的阴谋
四、丹麦战争:为他人作嫁衣
五、错上加错:悔恨终生的选择
第八章 兄弟阋墙:强权与利益
一、戴阿克:二元制的始作俑者
二、匈牙利之行:茜茜的马扎尔情结
三、普奥对决:不可避免的祸害
四、国难当头:战败的连锁反应
第九章 多瑙河之波:喜剧与悲剧
一、梦幻华尔兹:奥匈帝国的诞生
二、盛筵难再:布达佩斯的加冕礼
三、不幸事件:接二连三的悲剧
四、繁荣富足:G小调的华丽假音
第十章 东方的熹微:德意志与巴尔干
一、风云再起:要价过高的捷克人
二、明哲保身:审时度势的波兰人
三、大战在即:法国的最后辉煌
四、普法战争:骗来的巅峰对决
五、巴尔干:帝国的桶
第十一章 大国盛世:美酒、女人与歌
一、音乐之都:多瑙河畔的女神
二、快乐家园:普世包容的姿态
三、万国博览会:得不偿失的盛会
四、黑色星期五:致命的金融风暴
五、三帝同盟:热闹的外交界
六、渐行渐远:昔日的神仙眷侣
第十二章 东方危机:战略与威望
一、敏感地带:火星四溅的巴尔干
二、柏林会议:新冲突的祸根
三、德奥同盟:新版的兄弟情深
第十三章 黄金时代:温和与平衡
一、新政府:十年的平静岁月
二、生命之魂:诗一般的艺术
三、科学家:维也纳的雕塑
四、鲁道夫:最显赫的王储
五、特立独行:活在梦里的茜茜
六、出轨:情妇与知己
第十四章 多事之秋:梅耶林与日内瓦
一、梅耶林:鲁道夫的小天地
二、帝国悲剧:梅耶林的枪声
三、矛盾大爆发:难以控制的危机
四、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式的首相
五、千年纪念:必然的分离倾向
第十五章 世纪之交:不幸与有幸
一、斐迪南:不受欢迎的新皇储
二、上帝选民:风口浪尖的犹太人
三、剪不断、理还乱:纷繁复杂的民族矛盾
四、国家不幸诗家幸:辉煌的奥地利文明
第十六章 暴力的终结:战争与灭亡
一、静极思动:两位硬汉的动作
二、老调重弹:鲜有改观的内政
三、巴尔干战争:世界崩溃的前奏
四、萨拉热窝:斐迪南的不归路
五、世界大战:奥匈帝国的解体
后记
参考书目
摘要
第一章 王朝荣光:帝国与人民 一、哈布斯堡:中欧的主宰 绵延久远的哈布斯堡王室梦想着征服世界,使帝国的荣光遍及全球。1522年,这个家族分裂为西班牙系和奥地利系,后者抵御并战胜了土耳其人的进攻,于是发展成为欧洲强国。如何来形容它那广大的领土呢?如果说,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着美丽富饶的多瑙河谷地,那么 这一描述无论如何也包括不了荷兰、布赖斯高及北意大利,还应加上加利西亚、波斯尼亚、布科维纳以及波希米亚。从民族来看,哈布斯堡家族原本是日耳曼王室,后来相继加入了西班牙和意大利成分,这使王室本身带有某种世界性视野和宏大帝国的野心,但相应地,却没 有一种民族能够在帝国境内占有绝对优势,王室的日耳曼特色在它所栖居的维也纳表现浓厚,其他地区则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民族特点。在欧洲,没有哪个王室产生过如此长期而深刻的影响,中欧的历史是一部围绕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 这个王朝同样以善于结盟和联姻建立帝国而著称。奥地利大公、 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519)使哈布斯堡王室统治了16世纪的欧洲,他通过自己的婚姻取得尼德兰,通过继承条约和军事压力取得匈牙利和波希米亚,靠儿子菲力普的婚姻得到西班牙及其帝国。一位匈牙利国王曾说过这么一句常被引用的话:“让别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幸福的奥地利,结婚去吧!战神马尔斯给别人的东西,爱神维纳斯会赐给你。”其中的讽刺与无奈显而易见,但对于人民而言,他们恰恰更喜欢关注民生、进行国内建设的 统治者。人们喜爱建成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弗里德里希三世,破例把他葬在大教堂里,他的座右铭正是“奥地利帝国就是我们的天地”。哈布斯堡王朝最受人爱戴的统治者玛丽亚?特蕾西亚郑重宣布:“宁可要中庸的和平,不愿要光荣的战争。” 哈布斯堡家族同样以赞助艺术知名,维也纳在辉煌灿烂的巴洛克时代大兴土木,巨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可以与凡尔赛宫相媲美;启蒙时代,高扬理性与人性的人文主义也在这里传播开来,“改革帝王”约瑟夫二世谋求实施行政、司法、经济和宗教改革,下令废除农奴 制,确立宗教平等,允许新闻自由,致力于教育与科学的发展,推进境内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新的生活方式;生性宽容而愉快的维也纳人吸引了欧洲各地的艺术大师,使自己的家园成为艺术与美的源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优选表现。 但是,处在东西强国之间,哈布斯堡王朝在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承担起它的“使命”:在东方,先是土耳其人的进攻,后是俄国沙皇的野心;在西方,拿破仑帝国金戈铁马,势如破竹,19世纪中期以后又有以统一德意志为业的普鲁士咄咄逼人。因此,虽然哈布斯堡王朝并不以军事强力著称,但是在来自东、西两方面的欧洲强国的共同压力之下,即使是生性善良慈爱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甫登基就不得不进行一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其后,在俄、普的策划之下,奥地利又参与了数次瓜分波兰的行动。 1793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女儿、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被送上断头台,自此厄运降临哈布斯堡王朝。拿破仑当上法兰西帝国皇帝称霸欧洲的时候,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孙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预见到神圣罗马帝国的没落,哈布斯堡需要更明确的权力范围,乃于1804年宣布自己兼任奥地利皇帝,称弗朗茨一世。他代表欧洲的旧势力向拿破仑挑战,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惨败粉碎了奥地利称雄的野心。在拿破仑建立莱茵联邦之后,弗朗茨放弃帝国皇位,1806年8月,神圣罗马帝国寿终正寝。1809年,奥地利试图作为独立国家的努力被拿破仑轻易击碎,只是由于俄国与法国在瓜分战利品时出现分歧,出于欧洲势力均衡的需要,奥地利才得以留存下来。或者说,俄、法认为,与其混战出英雄,不如将被分割过的领土仍然交给这个已在历史的长河中耗尽其创造力的王朝。1809年,梅特涅出任奥地利外交大臣,他巧妙地促成弗朗茨一世的女儿玛丽?路易丝与拿破仑的婚事,因此,联姻再度发挥作用,使奥地利获得了行动的自由,其国土范围得到承认,成为除俄国以外欧洲优选的国家。对梅特涅个人而言,他得以掌握奥地利的外交政策,并以其出色的外交技巧和个人魅力影响到整个欧洲,因此,1815 年至 1848 年被称为“梅特涅时代”。但是,在梅特涅眼中,奥地利是一个只存在于外交领域的词语。他本人是来自莱茵区的德国人,其教养和观念都是西欧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确信在一个变动不定的世界中可以建立有秩序的均衡社会。欧洲需要奥地利,奥地利也需要确认自己在欧洲的存在,而不能执行一种孤立的政策。 梅特涅的成就是使奥地利安然度过了1809年以后最困难的时光。拿破仑垮台之后,他主持了维也纳会议,使奥地利和他本人都成为欧洲秩序重建的中心,其个人品格力量保证了奥地利在德意志邦联中的主导地位。哈布斯堡王室的收获十分可观:石勒苏益格—荷尔斯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