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 字数: 1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 作者: (法)玛丽·居里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1418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展现了两位科学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们开拓了伟大而光辉的科研之路,给我们后来者照亮了前行的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践行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你想要获得的成就越大,付出的努力就得越多。而在这前行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只有具备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意志的人才能最终收获丰硕的果实。另外,居里夫妇不慕名利,热心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把自己的爱给了这个世界,他们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他们的高尚情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
目录
居里夫人自传
命运多舛的少年时期
刻苦求学的青年时代
婚后生活及从事科学研究
战争时期的救护工作
在美国的日子
附录: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
皮埃尔·居里传
童年及初期教育
最初的科学研究以及压电现象的发现
在物理和化学学校的初期生活及研究工作
居里家庭的性格与品德
梦想成真发现了镭
迟到的关怀和成名后的重负
对逝者的缅怀,对生者的呼吁
……
摘要
    命运多舛的少年时期
     导读
     外族的入侵、母亲的离世,使玛丽?斯科洛多夫斯卡少年时的日子过得郁郁寡欢、沉闷无趣。好在亲朋好友的欢聚、父亲的陪伴给她和兄弟姐妹郁闷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慰藉与希望。
     我的很多美国朋友要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来。一开始,我觉得这一建议对我来说实在难以接受,但最后我还是被友人们说服了,凑合着写了这个简略的生平传记。但想要在这本简略的传记里写出我一生中全部的感受有些不可能,也无法详细叙述出我经历过的所有事情。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当时的很多感受,如今我已记忆模糊。而且时间愈久,就愈加模糊不清,竟至有时还以为有些事情与我自己无关。还有许多事情似乎应该是与我有关的,但一提笔想写下来时,却又无从写起,好像是别人经历的事情。无疑,人的一生中总会受一些主要的思想和某些深刻的感受影响和支配,而使生活沿着一条主线往前走。这条主线通常比较容易确定,容易找到。有了这条主线,就会明白当初为什么会这么做却没有那么做,就可以看到当事人的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我祖籍波兰,名叫玛丽?斯科洛多夫斯卡。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在我的祖国波兰,像我父母那样拥有一份小产业的中产阶级家庭为数颇多。他们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阶层,彼此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目前为止,波兰大多知识分子都源自这一阶层。
     我的祖父领导着一所省立中学,闲暇时还干一些农活。我的父亲勤奋好学,曾就读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回到祖国,在华沙的一所大学预科学校担任物理和数学教师。他娶了一位与他情投意合、志趣相同的年轻女子为妻。她很年轻,但已是华沙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了。在当时,她从事的教育事业被看作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事业。
     我的父母对他们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严肃认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们的学生遍布波兰全国,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至今仍对他们满怀爱戴和感激之情,怀念着自己的恩师。即使在今天,每当我回到波兰,也总会遇见父母以前教过的一些学生,他们总要向我倾诉他们对我父母的温馨怀念之情。
     我的父母尽管居住在城市,在学校任教,但他们与身在农村的亲戚们都还保持着来往。每到放假,我就会跑到农村亲戚家里去小住,这使我对波兰的农村情况颇为了解,而且也使我喜欢上了农村。在农村,我会感到无拘无束、散淡惬意。我之所以终生喜爱田野乡村,喜爱大自然,想必是因为与这段值得怀念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1867年11月7日,我出生在华沙,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不幸的是,大姐14岁时病逝了,所以到现在我只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由于大女儿的不幸病逝,母亲悲痛万分,因此患上了不治之症,年仅42岁便撒手人寰。母亲去世时,我才9岁,哥哥也只有13岁。全家人沉浸在难以言表的悲痛之中。
     大姐的突然逝去,是我一生中遭遇的第一次最悲惨、最痛苦的事情。这之后,我常常会无缘无故地突然陷入忧伤悲戚、沮丧消沉之中,想必与这一悲惨之事不无关系。
     母亲为人高尚,温柔敦厚,心慈面善,而且她知识渊博,心怀坦荡,严于律己。她在家中很有威望,大家都信服她。她非常虔诚(我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但她能包容一切,对宗教上的不同看法,她从来都是求同存异的,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她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因为是小女儿而备受呵护、关爱,所以我深深地爱着母亲;另一方面,一种崇拜之情也把我和母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