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说中国古琴——孔子与幽兰

图说中国古琴——孔子与幽兰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 作者: 刘晓睿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942380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一本书讲解一首曲子,每本书里都有非常丰富的古琴曲故事、典故及代表性经典普本等内容介绍。 2.每本书都有对应的二维码可以扫描,每本书都可以免费听曲、听书。"
内容简介
"如果说古琴曲谱是演奏者用来表达琴曲内涵的符号,那么琴曲内的文字则是引导我们去探寻和挖掘创作者的情感来源的线索。每一首琴曲都有它独特的理解与表达,抑或是激昂慷慨、旷达平静,抑或是悠扬婉转、凄婉哀怨等等。琴者如何能完整贴实地表达出曲目的主旨,听者又能如何能听懂每首琴曲之内涵,使二者能达到有机的统一,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书旨在收录近代琴家打谱演奏之主要曲目,将谱中原有文字内容,加以注释剖析,尽可能助贴近于琴曲自身表达或延伸出来的主旨思想。 按《中国古琴谱集》目前所录二百余部琴书著作来看,所涉及到的琴曲达四千余首,抛开名称相同仅算一种,不重复曲名的琴曲也有八百余首之多,同一曲名的琴曲也多数存在版本及主旨差异化之类。诸此可见,历代传世琴曲的体量及系统是多么的庞大和繁杂,而这些卷帙浩繁的文献材料中,琴曲内的文字记载便是我们现在学习琴曲,理解其内涵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内容所在曲谱的位置或在曲前,抑或在谱末,有时曲谱中也存有一些“歌词”或“段标题”之类。这些内容有作者自作,有后人添加引用等,但大都是围绕着琴曲本身及撰者自身所表达出的实际意义而存在。这些“蛛丝马迹”对于我们现在学习琴曲文化背景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材料,不可忽视。历代琴书流传过程中还存有后人抄录或沿用前人的谱本的现象,以此来扩充自己所刊行的谱书。其中大多数减字谱随着时间的演变,或新派别新指法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动及扩充,但谱内文字却大多依旧沿用溯源谱本的内容,变化相对来说较少一些,当然这其中但也不乏差异较大之类。这些内容共同为我们研究或学习琴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及判别依据。纵然历代流传下来的曲目数量众多,但相对来说实际利用起来的资料却显的十分“单薄”。本书的出发点之一也是基于此种情况,通过对比摘录一些曲谱版本,以点带面,将谱中原有文字内容,加以注释剖析,挖掘史料及传记等内容,全面深入的分析人物及其事迹,从而尽可能领略琴曲所要表达出来的人文思想。"
作者简介
刘晓睿,2012年春开始学习古琴,2018年受教于唐健垣博士、李祥霆教授。2013年春着手于整理古琴文献工作,至今已有数年。2018年初开始主持并策划编纂古琴文献系列图书,包括《中国古琴谱集》、《明朝精钞彩绘 <太古遗音>》《历代古琴文献汇编琴曲释义卷》《历代古琴文献汇编斫琴制度卷》《历代古琴文献汇编抚琴要则卷》《历代古琴文献汇编琴人琴事卷》《历代古琴文献汇编音律卷》和《历代古琴曲谱汇考》系列丛书等。
目录
"007 / 前言 009 / 编者的话 011 /《孔子与幽兰》概述 013 / 凡例 015 / 兰为琴者香 015 / 一、《幽兰》初探 025 / 二、杨宗稷打谱《碣石调·幽兰》 025 / 三、“兰”文化 030 / 四、历代琴家的整理和打谱 037 / 五、结论 039 / 碣石调·幽兰 041 / 谱书概述 043 /《碣石调·幽兰》序 043 / 注释 044 / 译文 051 / 幽兰第五 061 / 琴学丛书 063 / 谱书概述 068 / 幽兰自序 069 / 注释 070 / 译文 074 / 幽兰例言 076 / 注释 077 / 译文 085 / 幽兰古指法解 091 / 附:新指法字 115 / 曲谱后记 115 / 后记一 116 / 注释 117 / 译文 118 / 后记二 119 / 注释 119 / 译文 120 / 参考文献 125 / 附:《碣石调·幽兰》曲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