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活需要幸福力

生活需要幸福力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罗近月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820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探索如何通过心理成长发展出幸福力的心理学读物。 何为幸福力? 我们追求幸福的内在动力,对幸福的感受力、创造力以及分享幸福的能力,便是“幸福力”。 杨澜说:“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 的确,“幸福力”不是被动的等待,而是主动的选择。 认清自己,直面自己的内心,学会与自己相处,懂得与世界和解。 累了,就歇一下;思念了,就给对方打个电话;想爱了,就大大方方奔赴它。
目录
第一章
你不幸,是因为你选择了不幸
原生家庭:忘记是为了活下去,记住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002
强迫性重复:睁眼醒来,你是生活的主人还是奴隶011
空心病:只有努力迎合他人,才能看到一点希望019
情感饥渴:有没有一种爱,能让你不受伤027
情感冷漠:如果我不在乎,你就伤不到我034
第二章
没有幸福力,再多的美好都白费
幸福与不幸的差距在哪里044
扭曲的认同:越残酷的命运里,藏着越深的对爱的渴求050
矫枉过正:为什么你不可能实现“一个人的幸福”057
幸福力:每个人都可以超越过去,活出自己的第二个人生065
想活出幸福,一个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073
第三章
认知力:你相信什么,就感受到什么
每一条走不通的路,都藏着卡住你前行的答案082
可怕的心理投射——如何打破魔咒活出自我 089 
你迈出的第一步,不可能恰到好处098
在任何关系里,理解都比认同更重要104
认知力:先允许给自己留空间,才会有理解出现110
第四章
感受力:断舍离,把内心整理成幸福容器
自我的心理空间:别让有限的自己,全留给过去118
心理的自愈功能:不阻碍问题的流动,才不会被问题困住124
只有贴近自己的感受时,你才真正属于你自己131
每一份放不下的情感,都值得被认真对待138
幸福需要断舍离: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146
第五章
觉察力:仪式感是眼前的“诗与远方”
热气腾腾的人生,需要少一点无所谓156
当你想要成长时,眼睛要同时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163
没有一件事,比你给自己的确认更重要170
如何提升自己的觉察力178
生活中的仪式感,是心理和现实间的亲密接轨185
第六章
接纳力:做个和谁在一起都能幸福的人
幸福靠的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从内到外的成长194
自我接纳,是我们在关系里的底气201
如何做到真正地接纳自己208
找到自己的核心特质,是维护关系的根基217
活出最喜欢的自己,去跟幸福相遇225
第七章
幸福力,让你成为小小的宇宙中心
想要活得淡定从容,先过好每一个人生弯道234
是什么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幸福241
幸福力,扩展我们人生的宽度和深度249
用你感受过的幸福,去传递爱和感动257
让你的这一生,为不负美好而来264
摘要
     01所有你努力挣脱的,最终都会回到你身上 很多人觉得,原生家庭似乎没有留给他们太深刻的记忆,没什么值得说的。 “我的经历很简单平顺,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除了对小时候父母经常争吵有些印象,其他都不太记得了。” 尽管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创伤,在这些人身上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比如非常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极力回避关系里的冲突,等等。这些特质往往伴随一个人的时间特别长,常常在生命很早年就存在了。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不得请对方保持一分好奇:这跟原生家庭有怎样的关联呢? 具体有怎样的关联,其实一开始我们都不知晓,更想不到某一天会知道得如此之多。只有当我们肯提供一个容器给自己,很多东西才会从那里慢慢浮现上来。 比如,一个在关系里回避冲突的女性,当我第一次提到她在刻意回避冲突时,她说:“谁喜欢冲突呢,这些不好的部分不是应该被杜绝的吗?” 我说:“是的,我们都不想要冲突。只是,好像有些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我看到你为了避免冲突活得特别痛苦,却不能理解你为何要这么做。” 她说:“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我说:“现在不明白没关系,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有机会去了解它。” 后来,她回忆说,这一次的对话给了她很大的触动,让她开始隐约意识到自己一直存在的某些感觉可能是特别的。 有一次,丈夫问她一件家里的事,她不知如何回答,于是保持沉默。丈夫有点生气,用力地推了她一下,她后退了几步。 这次的经历令她十分恐惧,当她回到房间里时,才发现双手在无法停止地发抖。她想起了过去的一些经历,那些努力避开的东西正在向她靠近…… 02有些伤你以为不重要,却早已变成你的一部分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在咨询时对我说:“我原以为有些事情不去想,就会过去。现在我想,必须对自己更诚实一些,我有点想跟你谈谈那些事情了。” 那是她7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喝醉了酒,回家后母亲忍不住埋怨他,两人起了冲突,母亲推搡父亲,父亲反手打了母亲,母亲也不甘示弱跟父亲撕扯起来,后来母亲被打倒在地,父亲并没有停下来,还拿起一个凳子狠狠地砸她母亲。 7岁的她躲在门缝后看着这一切发生。母亲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脸上有血,她十分担心,怕父亲会打死母亲,又不敢出去劝,怕父亲会连她一起打死。 几个小时后,母亲被一辆车接走了,她不知道母亲是死是活,要被运到哪儿。但她清楚地记得,整个晚上她都活在恐惧当中,内心无比痛苦煎熬,一方面担心妈妈会死掉,男一方面痛恨自己的懦弱。 好在母亲经过治疗并无大碍,只是脸上留下了一个明显的疤痕。 后来,当母亲问她:“那天晚上你有没有看到什么?” 她不敢看母亲的眼睛,低着头说:“没有,我睡得早。你是怎么受伤的?” 母亲说:“我不小心摔了一下。” 后来,她常常重复做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人追着逃命,她说那是一种很怕被追上,很怕被看穿的感觉……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再做噩梦了,她觉得那些事情也应该过去了……直到那次被老公推了一下,她才意识到那种感觉从没有消失。 那一刻,面对暴力,她无比害怕,又无比轻松。她怕老公会像她父亲一样凶狠残暴,又觉得如果自己真的被打了,就不用再对母亲愧疚了。 恐惧和愧疚,让她在婚姻里变成了一个极其扭曲的人,拒绝表达自己的想法,拒绝给先生回应。她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在生活。 直到面对暴力,她才如梦初醒,虽然她并没有时常想起那些往事,但是她一直在把自己推向一个方向:回到7岁小女孩的位置,重新经历那种害怕,以弥补对妈妈的内疚。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