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贪吃女王 维多利亚的饮食与王室秘辛

贪吃女王 维多利亚的饮食与王室秘辛

  • 字数: 26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英)安妮·格雷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717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人们常说,吃得像女王一样。伊丽莎白女王爱吃糖,玛丽二世爱吃巧克力,安妮女王被称为“白兰地妮”(Brandy Nan)。从本书中,我们能看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另一面:她有好胃口——不只对食物,也对人生。 维多利亚生于1819年5月,生得“像鹧鸪一样圆嘟嘟”。孩提时,她以面包和牛奶为食。到了晚年,她总是消化不良,但还是大吃大喝。从她和法国国王的亲密早餐,到她和孩子们的下午茶,从国宴到最后一口牛奶,她的人生透过饮食的方方面面得以呈现。在宫里,维多利亚被侍从、秘书、御用造型师等环绕,但在楼梯下还有另一类仆从——她的料理团队。本书首次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一窥他们的工作环境。 维多利亚女王食欲旺盛,也是饮食革命的女王,从贵族饮食到平民饮食,无不受其影响。安妮·格雷让读者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看英国拥有代表性的君王及其所处的时代,伴着女王一路将英国饮食的故事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在英国大幅扩张领土的维多利亚时期,维多利亚女王的饮食与英国国势紧密关联。作者以个人日记、当代畅销书、王宫工作人员的工作札记,甚至禁书等为基础,展现食物与大英帝国之间的关联,以及王室饮食如何影响英国,甚至世界历史。
作者简介
安妮·格雷(Annie Gray)是历史学家、厨师、广播节目主持人和作家,专攻公元1600年至今的英国食物史,不止在图书馆,也在厨房进行她的研究。她曾任职于奥德莉庄园厨房等历史悠久的厨房,并在全英各地授课。她主持了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维多利亚烘焙师》(Victorian Bakers)在内的历史纪实节目,并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广播电台(BBC Radio 4)的《厨房橱柜》(The Kitchen Cabinet)节目中。现居东安格利亚(East Anglia)。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童年
第三章用餐风格
第四章厨房
第五章厨师
第六章私人宫殿
第七章身为人母
第八章日常饮食
第九章奢华盛宴
第十章更宽广的食物世界
第十一章女王的熟龄风华
结语如何结束一个时代
附录古代食谱的现代韵味
英文缩写词
参考文献
索引
摘要
     第二章 童年 1819年5月24日,维多利亚在肯辛顿宫出生了。她的父亲肯特公爵(Duke of Kent)形容她“像鹧鸪一样圆嘟嘟”①。早先他曾宣称不在乎这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因为在为英国王位生出一位继承人的竞赛中,能有个健康的宝宝就已足够。公爵有一大群兄弟,长兄在当时是摄政王,很快成为乔治四世(GeorgeⅣ)。乔治四世没有活着的子嗣,他的独生女夏洛特(Charlotte)1817年因难产而死。虽然乔治四世年轻时风流倜傥,拥有值得编成肥皂剧的婚姻史,到了1819年,他却是孤家寡人、臃肿肥胖,而且没兴趣再生一个孩子。他的继承人是除肯特公爵外的另一个弟弟弗雷德里克(Frederick),他跟随长兄的脚步,与他的太太疏远。再下一位继承7人则是克莱伦斯公爵威廉(William,Duke of Clarence),他的10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合法婚生子。所以,1819年,肯特公爵51岁,有2个没有子嗣的哥哥。他登上王位的概率很低,相反的,他的孩子登上王位的概率极高。 需要的材料有:1磅面粉、10盎司奶油、半盎司德国酵母、4盎司糖、4个全蛋、4个蛋黄、1茶匙盐、1基尔鲜奶油。混合面糊……揉打面团使其富有弹性,此时应加入老面,再次揉打整个面团后,将其置于狭长的锡盒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发酵……面团充分发酵之后,把它轻轻倒出来……接着涂上蛋液……烘烤……切片……平放于烤盘上,放入烤箱接着烤,直到两面皆烤出淡黄色泽。②乔治时代充满竞争。乔治三世(GeorgeⅢ)有13个孩子③,但在1817年,他当时专享的孙女撒手人寰,落得没有隔代王位继承人的下场。结果演变成众兄弟(总共9个)抢着结婚生子的大混战,这场“仗”不只打得辛苦,而且使他们斯文扫地。情妇被甩掉,陈年丑闻被挖出来四处散播,形形色色讲德语的公主们像珍贵的育种母马般被争抢。他们几乎个个声名狼藉。墨尔本子爵(Lord Melbourne)道出了世人对他们的普遍看法,他形容他们是“畜生……走到哪里就交配到哪里,然后说很抱歉他们不能结婚……事实上也没人能拿他们怎么办”④。他们不能结婚的借口是《王室婚姻法案》(Royal Marriage Act),乔治三世为了控制子女制定了这个法案,但对他的许多子女以及那些不幸与他们有情感纠葛的人来说,该法案却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当时的一位政治人物托马斯·克里维(Thomas Creevey)更不客气,他说他们道德败坏、不得民心,还说他们是“政府最沉重的累赘”①。维多利亚的父亲爱德华(Edward)格外穷困潦倒,他负债累累又没有工作。在他的部队叛变预谋杀他之后,他就失去了在军中的实权,从他的位子上9退了下来。他以铁的纪律要求部下,也相信自律的重要性,并以他的清廉正直与强壮体格自豪。 然而,他在私生活上却不自律。他于1818年娶了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主维多利亚(Princess Victoria of Saxe-Coburg-Saalfeld)。这位公主是个寡妇,和前夫生了两个孩子,这证明她能生养。当她怀上爱德华的孩子时,他宣布从德国搬回英格兰。本来他为躲避毒舌的英国媒体而定居德国,但现在他要确保他的孩子诞生在英国的土地上。摄政王拒绝为此行出钱,公爵连忙东借西借,到处游说,终于凑足了回国的盘缠。从德国莱宁根到英国伦敦的路上,一群马戏团般的人马跟着他缓慢前进。总共7辆车载着公爵、公爵夫人、公爵夫人和前夫生的女儿、女仆、侍从、一位女教师、两位医生、几只狗和几个鸟笼。此外还有两个厨子和一个名叫托马斯·金松(Thomas Kingsthorn)的人随行,托马斯负责看守公爵的银器,这些银器独占一辆马车。② 他们在维多利亚出生前一个月抵达肯辛顿宫。现存文献中,没有资料说明这队舟车劳顿的人马对他们的新家做何感想。那里蟑螂肆虐,实在不是他们在德国住惯了的那种王宫。肯辛顿宫是在17世纪晚期为威廉三世(William Ⅲ)和玛丽二世(MaryⅡ)建造的,这对低调、务实的夫妻在这里吃了许多以鱼肉为主的简单晚餐。到了1810年前后,这里慢慢变成王室的“冷宫”,不受重视的王室成员住在紧邻彼此的宫室中;这些宫室仿照以前的国事厅和大臣宅第建造。10维多利亚回忆:住在那里总听得见其他房间里时钟的嘀嗒声。在她的印象中,整个肯辛顿宫依稀被一种荒凉的气氛笼罩。全盛时期,它曾是富丽堂皇的度假别宫,如今却被忽视。这对夫妻没有在那里待很久。尽管花了一大笔钱去整修,但宫室的情况很糟,他决定回乡下。在乡下的生活比较省钱,而且他可以避开其他家人。 小宝宝维多利亚深受媒体关注。虽然她的父亲和父亲的兄弟们普遍被认为浪费版面,但她是个天真无邪的婴儿,而且有可能是个像样的王位继承人。除了已故的夏洛特公主以外,维多利亚是新一代王室成员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可能将英国从一帮“畜生”手中拯救出来。在这些“畜生”当中,有的甚至比已经登上王位的“畜生”更糟。当然,世事难料。紧排在肯特公爵前面的继承人是克莱伦斯公爵。克莱伦斯公爵急忙娶了他正值生育年龄的德国太太——萨克斯-梅宁根公主阿德莱德(Princess Adelaide of Saxe-Meiningen)。阿德莱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