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跑步穿过中关村

跑步穿过中关村

  • 字数: 17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徐则臣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02218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经典中篇小说集

全*新修订精装再版

已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等语种

在北京这样庞大的都市,我们都需要相互温暖。

“我跑,不信两条腿也能被偷去。

他一路跑得意气风发,闯了三次红灯,两辆车为他紧急刹车,很多人盯着他看。

在拥挤繁华的中关村,很难看到狂跑不止的疯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作家徐则臣作品中“北京”主题的三篇中篇小说,分别是《啊,北京》《跑步穿过中关村》《天上人间》。三篇作品均讲述了漂泊在北京、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他们没有北京户口,没有正式工作,除了身份证,很少有拿得出手的证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社会旁逸斜出的那一部分,歪歪扭扭地在一边独自生长。这些年轻人虽然生活有些艰难,但生命力旺盛,有着永远不灭的生活热情,和对未来的积极向往。作者在繁华的京城景象之下,展现了“北漂”这一特殊群体阴暗、动荡、困窘而又不无喜剧意味的底层生活。“跑步”,为生存奔跑,有目标,有速度,有力度;以小人物身上洋溢着的旺盛向上的生命力,反衬其苦苦挣扎不甘沉没的现实。三篇小说,情节不断分衍,场景随机设置,通篇结构看似大写意,却有细致的勾描,足见作者的掌控能力;叙述语言娴熟、生动、富于生活气息而又自成格调。尤其是徐则臣成名作本书自问世以来,温暖了许多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的心。“跑步穿过中关村(精)”里的地名,也已逐渐成为一些年轻人对于北京的向往地标。
作者简介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供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做驻校作家,2010年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拥有潜力新人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如果大雪封门》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名短篇小说集《如果大雪封门》获央视“2016中国好书”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评为《亚洲周刊》2014年度十大小说第一名,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香港“红楼梦奖”·决审团奖、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西等十余种语言。
目录
啊,北京
跑步穿过中关村
天上人间
摘要
     我查了一下过去的日记,三月二十六号,我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认识的边红旗。看明白了这个日期,就觉得实际上没必要查,三月二十六号是海子的祭日,一九八九年的这一天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这是个纪念。我在诗歌朗诵会上认识了边红旗,在交流中心会议厅里,热烈地挤满了说诗、听诗和看诗的人。我是看诗的,具体地说,是来看诗人的。这是我一直的愿望,想集中地看看诗人们到底长什么模样。我不写诗,也不大懂诗,所以好奇。 朗诵会轰轰烈烈地开场了,穿裙子的主持人激情澎湃地介绍了诗歌节的有关情况,然后请出第一位朗诵的诗人。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我就看见了那些传闻中的诗人从我面前走过,站到了灯光闪耀的舞台上。很高的,很矮的,身材臃肿的,细脚伶仃的,披一头长发的,剃光头的,满面稚气的,一脸大胡子的,扭捏近于女性的,粗犷肥硕更像是屠夫的。走马灯一样,从右边的台阶上去,朗诵完了再从左边的台阶下来。声音也各不相同,有的普通话很好,不写诗了可以改做播音员;也有的整个是一结巴,一两个字就要分一次行;还有的干脆用家乡的土话,四川的、湖南的,出口就是干货。用上海广州的方言我就听不懂了,稀里糊涂的像在听歌。每一次我都热烈地鼓掌,比他们朗诵时还要认真,尽管有些诗我听不懂。比如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小女孩,在主持人宣布下一位朗诵的诗人之前,见缝插针地冲到了台上,她说她要朗诵。她解释了一番理由,就是这个以诗会友的机会难得,她大老远跑来,还花了三十块钱打出租车,然后接着说她刚出家门时看到一个比她还小的小男孩,大概上幼儿园的模样,一直跟着她,把她吓坏了,她让他走开,他不听,还是跟着,于是她想到了绑架、勒索、性骚扰和谋杀,就在她忐忑不安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冲到她前面,抱住了拴在花坛的砖头上的一条长毛狗。然后她说,我朗诵完了,谢谢大家。 就这么结束了?她朗诵完了,也就是说,她的诗结束了。我根本就没听到诗从哪里开始的,还以为她一直在述说她朗诵的前奏呢,它就结束了。这让我更加自卑,我的确不是写诗的料。有了这个经验,我后来逐渐发现,很多诗人的朗诵都像那个小女孩,我只看到他或她在台上哗啦哗啦地说话,然后告诉我们,他们的诗歌朗诵完了,就下来了。应该说,是那个女孩把朗诵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接下来就不断有诗人从大厅的各个角落里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地抢在入选名单的诗人之前来到了台上。边红旗就是其中的一个。 开始我对他并不感冒,甚至有点讨厌,他坐在我后面,一直在不住地叽叽歪歪,不是说这个的诗烂,就是批评那个的诗缺少冲击力。我回头看了他一眼,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留一个平头,松松垮垮地套一件红色毛衣,嘴还在动。我讨厌别人在会场上嘴伸得老长去义务点评,哪怕他说的全是真理。过一会儿我又回过头,我说你能不能听听别人怎么说? “我一直在听,”他很认真地说,“他们说得不好,你一定听出来了,不刺激。诗怎么能这样写呢?” 我咳嗽两声没理他,他却看见了我放在腿上的一件广告衫。那东西是我和朋友到他供职的报社去玩,办公室的主人坚持要送我的,说多的是,谁穿都一样。让我给他们做广告了,我就拿了一件,大冷的天。 “你那文化衫借我用一用吧。”边红旗拍拍我肩膀。 为了让他住嘴,我毫不犹豫地扔给了他。他呵呵地笑两声,又问我有笔没有,优选是签字笔,越粗越好。我真是烦透他了,把水笔又扔给他。三个诗人朗诵的时间,他把笔递给我。然后我就看到他大步流星地经过走道,一边走一边往身上套那件文化衫,在主持小姐惊愕的当儿,他已经登上了舞台,站在了众多的灯光和目光之下。文化衫已经收拾停当了,套在红毛衣外面,前面写着两个粗大的英文单词:“NOWAR”。他一定把我的墨水全用光了。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