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关键词是谋杀

关键词是谋杀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英)安东尼·霍洛维茨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33444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现代推理和黄金时代的完美结合“霍桑探案”第一册,号称第一章就给出了最关键的线索!机智又幽默,一翻开就停不下来!*赠专属出场人物列表书签*
内容简介
知名小说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刚完稿上一本书不久,忽然有新的工作找上门来。
这年头侦探行业很难赚钱,于是霍桑委托他把自己正在调查的案件写成小说,五五分成。霍洛维茨很犹豫:霍桑这人很奇怪,又有点讨厌,他想把自己写进小说,却接近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这该怎么塑造角色?这是侦探小说,没有好侦探没人爱看!
霍桑摇了摇头:“我不同意。关键词是谋杀。这才是重点。”
然后他抛出了谜面: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有名男星的妈妈为自己安排了葬礼。
接着当天晚上她就遭人袭击,死在家中。
这是巧合吗?不可能!但是凶手又会是谁,为什么要杀死她?
霍洛维茨很好奇。
他要一边破案、一边记叙案件,最后写成小说。
等等,这个模式好像在哪里见过?
作者简介
安东尼·霍洛维茨,英国知名侦探小说作家、编剧。 一九五五年四月,霍洛维茨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童年时期虽生活优渥,但并不快乐。据他回忆,作为一个超重又内向的孩子,经常遭到校长体罚,在学校的经历也被他描述成“残酷的体验”。八岁时,他就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作家;他说:“只有在写作时,我才会感到由衷的快乐”。母亲是霍洛维茨在文学世界的启蒙者,不仅引导他阅读大量书籍,甚至在他十三岁生日时送给他一副人类骸骨。他表示,这件礼物让他意识到“所有人的结局都不过是白骨一具”。其父因与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的政客圈子过从甚密,为了自保,将财产秘密转入瑞士的隐秘账户。结果在霍洛维茨二十二岁时,父亲因癌症去世,大额财产下落不明使霍洛维茨与母亲陷入困境,自此家境一落千丈。 一九七七年,霍洛维茨毕业于约克大学英国文学与艺术史专业。之后他果然朝着作家之路迈进:先以《少年间谍艾利克斯》系列享誉国际文坛,靠前千万册,继而成为众人皆知的福尔摩斯专家,是柯南˙道尔产权会有史以来授权续写福尔摩斯故事的作家。代表作《丝之屋》畅销全球三十五个国家。此外,之后创作的《莫里亚蒂》和《谋杀字符》也广受好评。还被伊恩˙弗莱明产权会选为“007系列”的续写者,二〇一五年出版了Trigger Mortis一书。
目录
《关键词是谋杀》无目录
摘要
     第一章葬礼安排 一个舂光明媚的上午,是那种天光近乎泛白,暖意融融的日子;刚过十一点,黛安娜·考珀穿过富勒姆路,走进了一家殡仪馆。 黛安娜身材娇小,气质干练。她的眼神、修剪过的发型,还有走路的姿势,无一不透露着一股坚定。如果你大老远看见她走来,你的第一反应会是退到一边,给她让路。然而,她并不惹人讨厌。她已是花甲之年,长着一张颇有亲和力的圆脸,一身名牌服饰,灰白风衣微敞,露出里面的粉红色针织衫和灰色裙子。她脖子上戴着一条沉甸甸的宝石项链,这条项链也许价格不菲,手上那几枚钻戒无疑货真价实。在富勒姆和南肯辛顿大街上,时常能看见像她这样的女人,正在前往美术馆或午餐赴约的路上。 那家殡仪馆名叫“康沃利斯父子殡仪馆”,开在排屋的尽头,门脸和建筑一侧用古雅的字体漆着招牌,无论你从哪个方向来,都能注意到它。为了防止两处招牌的字连上,正门上方挂了一个维多利亚风格的钟表,指针已经不走了,停在约莫晚上十一点五十九分的位置,差一分钟就到子夜。招牌下方,同样漆了两行小字,道出殡仪馆的历史——独立殡葬业务承接:家族企业,始于一八二。年。临街的一面有三扇窗户,其中两扇挂着窗帘,最后那扇橱窗内摆着一本摊开的书本雕塑,由大理石雕刻而成,上面镌刻着一句名言:悲伤降临时,从不形单影只,而是气势汹汹。店铺的所有木材,无论是窗框、门脸,还是大门,都漆成了深蓝色,接近黑色。 考珀太太推开大门,旧式的弹簧装置触发,一声清脆的门铃声响起。门口就是一片小小的接待区,里面摆着两张沙发、一张矮桌和几层书架,书籍散发着无人问津的悲伤气质。一截楼梯通向其他楼层,前面是一条狭长的走廊。 眨眼的工夫,一个女人露面了。她身材结实,顺着她粗壮的双腿可以看到一双黑色的皮鞋,她正向楼下走来,脸上挂着礼貌亲切的微笑。那微笑昭示着她处理的生意虽然棘手、令人痛苦,但她会用专业的态度冷静而高效地办好。她叫艾琳-劳斯,是丧葬承接人罗伯特·康沃利斯的私人助理,同时也担任接待员。 “早上好,您需要帮忙吗?”她问道。 “对。我想安排一场葬礼。” “您是代表死者前来吗?”她用的是“死”这个字,很直白。不是“过世”,也不是“已故”。直言不讳是她的一个职业习惯,接受大限已至的事实,反而能让死者的亲朋好友减轻一些悲痛。 “不是,”考珀太太回答说,“是替我自己。” “我明白了。”艾琳-劳斯眼睛都没眨一下。她为什么要惊讶呢?人们亲自为自己安排葬礼的情形并不少见。“您有预约吗?”她问道。 “没有,我不知道需要预约。” “我去看看康沃利斯先生是否有空,请稍坐片刻。您想喝茶还是咖啡?” “不了,谢谢。” 戴安娜·考珀坐下来。艾琳·劳斯的身影消失在走廊深处,几分钟后,她再次出现,跟在一个男人的身后,男人的形象完美地符合人们对殡仪馆馆长的印象,仿佛是在扮演这一角色。当然,还有那身标志性的着装:深色西装搭配暮气沉沉的领带。他的站姿似乎在暗示,他为必须出现在这里而感到抱歉。他的双手交叠,像是在深表遗憾。他的脸皱巴巴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在秃顶边缘试探的稀疏头发和仿佛试验失败的络腮胡更添几分凄惨。他戴着一副有色眼镜,镜架滑到了鼻梁上,不只是框住眼睛,还遮住了它们。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脸上挂着微笑。 “早上好,”他说,“我叫罗伯特·康沃利斯。您希望与我们讨论一下葬礼的安排吗?” “是的。” “有人给您提供咖啡或茶水了吗?请这边走。” 新来的客人被领着穿过走廊,来到尽头的一个房间,这里和接待区一样装修得很不起眼。专享的区别是,书架上摆的不是书,而是文件夹和小册子。如果打开它们,你会看见不同式样的棺材、灵车(传统的或马拉的)图片,还有价目表。如果您倾心火葬的话,两排架子上还陈列着骨灰盒。两把扶手椅面对面摆放在一起,旁边各有一张小桌子。康沃利斯坐在其中一把扶手椅上,取出一支万宝龙钢笔,放在记事本上。 “葬礼是为你自己准备的?”他开门见山地说。 “是的。”考珀太太的语速忽然变得轻快起来,想要直奔主题,“细节我已经考虑过了,您应该没有意见吧。”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