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苦厄的终结

苦厄的终结

  • 字数: 2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印)潘卡吉•米什拉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96374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作品首度引进!读者翘首以盼的出发之作,见证重磅知识分子的顿悟时刻

作为当今绕不开的思想家与评论家,米什拉以细微且别具一格的方式捕捉西方文明下的东方世界变革,被誉为“萨义德的继承者”。雄辩的文风与犀利的思想更为他赢来“毁灭的预言家、悲观主义者、破坏者”的头衔。《苦厄的终结》是米什拉在简体中文世界的作品,写给身陷痛苦与冲突的每个人。

★ 真实版《悉达多》,一个青年长达十年的寻求自我安顿之旅

印度社会在近二十年迎来激烈的新旧交替,但这腾飞的世界没有为所有人预留位置。在这片竞争求存的苦拼之地上,潘卡吉·米什拉饱尝心灵无所归属的虚无漂泊感,开始思考终结苦厄的可能。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追随佛陀的求索之旅,通过发现佛陀教诲中的生存意义,蕞终完成个人的顿悟,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危机提供一种可能性。

★ 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在自由与苦难并存的年代寻找佛陀

从古印度吠陀时代到欧洲启蒙运动,从佛教残留所剩无几的佛陀诞生地,到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米什拉穿行于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想与行走连接历史和现实,探索充满贫穷、竞争、暴力的地区,试图回答:佛陀对于今天虚无与焦虑的现代世界有何意义?

★ 奥威尔奖得主安德鲁·布朗推荐:当其他人都在合谋让世界变得更恐怖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和发人深省的方案。《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印度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实现迅猛发展,但在这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在这样一片大陆上,潘卡吉·米什拉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拜访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前往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倾听青年对佛教等古老思想的不满;在暴乱不断的克什米尔,遇见一个个只能在封闭阴冷的房间中泄愤和哭泣的异见者;最后回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这个充满暴力又困惑丛生的世界中,重新书写佛陀。
沿着佛陀的思想轨迹,米什拉行走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考连接现实和历史,在佛陀教诲中寻找终结苦厄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

思想家、评论家,1969年生于印度,现居伦敦。

长期关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后殖民问题,为《纽约书评》《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撰写多篇评论,以雄辩的文风和犀利的观点著称,被《经济学人》誉为“萨义德的继承者”,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08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

作品获多种奖项,《从帝国废墟中崛起》获莱比锡欧洲理解图书奖和温德姆·坎贝尔奖,《愤怒年代》入围奥威尔奖。《苦厄的终结》是他的简体中文版作品。

目录
序曲
“佛教”的发明
佛陀的世界
上帝已死
通往中道的漫长之旅
心的科学
转动达摩之轮
眼中的微尘
寻找自我
火诫
精神的政治
帝国与民族
西方的佛法
克服虚无主义
圆寂之旅
致谢
注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