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书院寻踪(全2册)

书院寻踪(全2册)

  • 字数: 49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韦力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599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7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院在我国历史上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载体,在教育之外,还承载着书籍流传、文明传承以及历史人物的出处命运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书是有名藏书家、古籍版本专家韦力先生寻访古代有名书院的游记合集。全书包括北京金台书院、河北莲池书院、山西石芸轩书院、长沙岳麓书院、浙江万松书院、浙江紫阳书院、陕西正谊书院等共57座古代有名书院遗址的寻访札记。在57篇游记中,作者着意考订相关史实掌故,描述相关历史人物生平沉浮,并穿插书院藏书、刻书及书籍流传递藏脉络,文笔生动,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韦力,藏书家。凭个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四部齐备。“唐、五代、宋、辽、金之亦有可称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数架。”可谓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多的人。著有《书魂寻踪》《鲁迅古籍藏书漫谈》《鲁迅藏书志》《中国古籍拍卖述评》《芷兰斋书跋初集》《古书之美》(合著)《失书记·得书记》《古书之爱》《古书之媒》(合著)等。其作品深受读书人的喜爱和追捧。
目录
自序
北京
金台书院:洪庄故院,义学新府
河北
莲池书院:直隶首院,融西致衰
山西
凤鸣书院:本城优选,常家襄助
石芸轩书院:晋中巨富,法帖荟萃
晋溪书院:因贬建园,因园改院
晋阳书院:河汾三立,山大之源
上海
格致书院:西学为主,藏书多样
江苏
紫阳书院:第一清官,五位状元
安定书院:孔孟衣钵,苏湖领袖
崇正书院:状元所出,藏家所瞩
东林书院:名重天下,藏书罕闻
游文书院:言子脚下,读书台旁
二泉书院:广建书院,勤于刻书
虞山书院:因言而建,书馆继之
浙江
东湖书院:围湖建景,由院改堂
稽山书院:阳明心学,由是而成
蕺山书院:刘子道场,本派之宗
龙山书院:阳明创讲,龙泉润圣
求是书院:终结旧式,开创西学
万松书院:二帝赐书,牵入梁祝
紫阳书院:徽商创建,藏家主掌
安徽
敬敷书院:徽省第一,曾帅助刊
桐乡书院:钧衡初创,院规入典
竹山书院:盐商所建,五世一品
福建
考亭书院:教书著书,藏书刊书
江西
白鹿洞书院:崇德延宾,礼圣尊贤
鹅湖书院:因辩建祠,因祠建院
华林书院:性属族院,独重文学
濂溪书院、同文书院:理学宗主,同文南院
信江书院:饶州优选,江景不错
山东
尚志书院:易安之邻,名泉之畔
河南
应天府书院:天下书院,应天首官
嵩阳书院:三教递延,古柏名世
湖北
两湖书院:文襄所创,茶盐助之
经心书院:南皮倡捐,生遇优厚
问津书院:仁夫创院,继忠恢宏
湖南
龙兴讲寺、虎溪书院:讲院最古,得书名主
石鼓书院:朱子所兴,何甘第二
岳麓书院:朱张往渡,千年不衰
广东
广雅书院:岭南名院,西书首藏
贵州
龙冈书院:龙场悟道,我心光明
云南
五华书院:位置重要,痕迹全无
陕西
崇实书院:官办私助,名实相符
关中书院:从吾二曲,允执厥中
甘肃
五泉书院:尔 再办,异地重建
摘要
     金台书院:洪庄故院,义学新府 早在五代时期,北京地区就有了书院,可惜留存至今者仅有金台书院一处。关于这座书院的来由,清震钧在《天咫偶闻》中有如下说法:“金台书院,本洪文襄园。施公世纶尹京兆,谋欲建书院,商之于洪后人某,不允。而施必欲得之,乃为之闻于朝云:‘洪氏愿施此园为义学。’圣祖嘉之,御书‘广育群才’额赐之。洪氏乃不敢孚,遂建书院。至今为京师首善,肄业极盛。” 这段话中的“洪文襄”指的是洪承畴,满人能够攻下北京以致占领天下,都跟洪承畴所出计谋有一定的关系。满人夺得天下后对洪承畴既使用又戒备,在北京城内赐给洪承畴一处宅院,这座宅院处在今日的天坛西门附近,时人将其称为洪庄。 关于金台书院建在洪庄之事,相关文献多有记载。叶名澧《桥西杂记》中称:“自首善书院废,七八十年,京师无复立有书院。康熙庚辰,大京兆钱公晋锡设大兴、宛平二义学教士。宛平寄宣武门外长椿寺,大兴僦屋于洪庄。洪庄者,文襄公承畴赐园也,在崇文门外金鱼池上。嗣是,宛平之学并归大兴。” 按照叶名澧的说法,建造在洪庄之内的学校不是金台书院,而是大兴义学。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当时的北京市长钱晋锡创建了两处义学,其中宛平义学建在长椿寺,大兴义学建在洪庄,后来这两家义学合二为一,共同在洪庄办学,钱晋锡还聘请了康熙举人王源作为义庄学校的校长。两校合并使得大兴义学租用的洪庄房屋有些不够用,可能是出于王源的建议,钱晋锡跟洪家后人商量,想买下洪庄内空余的地皮来扩建校舍,但洪家人不同意这种做法。然而这位钱市长果真有办法,他竟然给皇帝上疏,说洪家后人自愿捐地办学,皇帝闻言龙颜大悦,于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赐给洪承畴后人“广育群才”的匾额。既然皇帝已经赐了匾,洪氏后人当然不敢申辩,于是那块空闲地就归了义学,由此而有了后来的学校规模。 然而建造在洪氏庄园上的学校究竟是大兴义学还是金台书院,叶名澧的记载和震钧所言却不相同,而大兴义学的第一任校长王源在《顺天书院记》中又说出来了另外的名称,邓之诚著、邓瑞整理的《邓之诚文史札记·上》录有王源的这篇文章: 顺天书院在金鱼池上洪庄。洪庄者,故太傅洪公赐园也。庚辰大京兆钱公晋锡再亭设大兴、宛平二义学教士,宛平,寄宣武门外长椿寺,而大兴僦屋于洪庄,辛巳夏,宛平之学废,并归大兴,学者益众,不能容,京兆欲市庄内隙地构堂。洪公孙朝宗(奕沔)不可曰:世祖所赐,先太傅所遗,敢弃乎?或谓朝宗曰:我闻三年前,洪庄有乾鹊数十,集池边老树上,池中五蛇腾出,鹊大噪,群翔上下与之斗,移时乃散。父老日:此人文之兆也。我观王君门弟子多不凡,君之园荒久矣,其将借是以兴乎!初,京兆有首善书院在宣武门内,明天启初,邹公南皋(元标)、冯公少虚(从吾)所建,建未几,东林难作,遂废,迄今七八十年,无复有立书院者。京兆因予教既行,乃谋令其属捐千金为书院,而朝宗既重与予游,又固鹊、蛇之异,乃许假地以建。京兆大喜,约六年后,洪偿以千金,别构,而以七月兴工,凡五阅月告成。御书“广育群才”四字以赐,朝宗闻之大惊,诘京兆曰:公诬矣,假尔盟言,在世祖所赐,先太傅所遗,可绐乎!何谓卜地,何谓垂较为也?顾宸翰既颁,无如何。庄前卖花圃,予所自置,如式造一区以奉御书何如?京兆笑不答,久之,取其地,更索千二百金,使自建云。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