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未解之谜
字数: 344.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 《探索自然丛书》编委会 编
出版日期: 2012-01-01
商品条码: 978711007617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未解之谜》(作者探索自然丛书编委会)中收集来的关于“神秘现象”的证据及许多描述,是许多作者花了相当大的劳动,收集了不同时期发生的不寻常现象的事例。作者并无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而是认真描写对这些现象的丰富想象力,还同时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未解之谜》遵循着一个原则:要收集所有能够读到的或者听到的神奇事情,甚至那些与传统思想相矛盾的事情。 《未解之谜》是“探索自然丛书”之一。
目录
一、天体之谜
1.真的有火星人吗
2.奇特的火星卫星
3.寻找"丢失的"行星
反物质为何物
5.引力之谜
6.不明飞行物(UFO)
(1)问题的起端
(2)飞碟问题的种种观点
(3)古籍中记栽的"不明飞行物"事件
(4)罗斯韦尔事件
(5)索科洛事件
(6)英国国防部的UFO档案
(7)同"外星人"接触
(8)关于UFO的另一种声音
7.奇异的彗星蛋现象
8.月球的怪异现象
9.极光奥秘何时解
10.天狼星与多冈人的传说
11.地球的磁层
12.通古斯事件
13.反向公转的系外行星
……
摘要
自从我们人类有闲暇思考及探索以来,就一直在观测星空并幻想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火星。火星并不是离地球*近的行星,*近的是金星。但火星直至现在仍被认为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生命*有可能繁盛过并生存至今的地方。
在西方国家,火星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Mars)的名字命名。这部分是因为它在夜空中呈现血一般的颜色。在17世纪,一位名叫卡西尼(Giovanni Cassini)的天文学家用一架早期的望远镜首次观测到火星表面的白色极冠。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后,在19世纪30年代,贝尔(Wilhelm Beer)和梅德勒(Johannvon Madler)注意到火星极冠的大小和表面颜色会有周期性的变化。他们推测火星上也许生长有季节性变化的植物,就好像地球上植物的叶片枯萎凋零后长出鲜嫩的新芽一样。
自19世纪凡尔纳(Jules Verne)的时代以来,大量的科幻作品都以地外生命作为题材。许多科幻小说作家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火星上。然而,真正令人兴奋的消息却是1877年斯基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观测到火星的红色表面上有着线状的纹理。他把这种现象叫做“canali”,意思是“水道”。但这个词却被错误地从意大利语英译成了“canal”,意为“运河”。
美国业余天文学家洛厄尔依据火星运河的想法精心设想了一个寒冷、干旱、濒临灭亡的世界。富有智慧的火星人建造了巨大的运河将水从一处输送至另一处以灌溉农田。他宣称这就是引起火星表面色泽变化及造成那些线状印记的原因,并进一步说:“我并不清楚火星生命是什么样子的,但那里一定有某种形式的生命存在。”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幻想而已,接近没有事实根据。不过洛厄尔的想法倒是为一系列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提供了素材。从威尔斯(H.G.Wells)那部关于邪恶的火星人在英国登陆的《世界间的战争》(1898),到伯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一系列古怪而有影响力的小说《巴松丛书》(1912),鲁宾孙(Kim Stanley Robinson)的现代经典《红火星》(1992),《绿火星》(1993)和《蓝火星》(1996)。然而,这些科幻小说家们的梦想与现实相去甚远。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向火星发射了不少精密的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送回的图像表明火星是个不毛之地,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这一系列探测行动始于1964年的“水手4号”,一直到2003年的“火星快车”和“火星探索漫游车”。这些从地球上去的探访者分析了火星土壤样品,发现这颗行星接近没有生命。由于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强烈的紫外光照射使得火星土壤接近不能孕育生命。
这一系列探测所带回的数据并没有使人们接近失去信心,因为随着对生命可以在何等严酷的条件下生存的认识的加深,我们对于在火星上的某处,也许在地下深处可以发现某种**简单的生命形式的信心也愈来愈强。
1984年夏,地质学家斯科尔(Roberta Score)在他们的南极工作基地艾伦山附近,发现冰雪中有一块黑色的岩石。这块石头就是12年后,在1996年8月出现在全世界各报刊头版的火星岩石。这块被命名为“艾伦山84001”(ALH84001)的陨石据称是**块来自地球之外世界的生物化石样本。
起初,斯科尔博士辨认不出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岩石,她按照惯例将它送到位于得萨斯州休斯敦的约翰逊空间中心的陨石处理实验室。它被放在一间充满氮气的实验室中保存了8年。这间实验室*初是为保存“阿波罗号”航天员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而建立的。
1993年,对一小片艾伦山84001陨石切片进行的检测表明,该陨石中所含的气体与火星大气中的气体成分相吻合。然后又过了一年,一支由麦凯(David S.McKay)领导的,在约翰逊空间中心为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工作的科研小组又取下一部分来进行研究。他们的具体任务是在火星陨石中搜寻生物化石。英国化学家莱梅特(Simon Clemett)是*先收到该工作组送来的小块试验样本的人之一。他当时正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块岩石样本被装在密封罐中送到了他的实验室。在所附的信件中,约翰逊空间中心的联系人要求他对样品进行分析,并报告他的发现,却只字未提样本的出处。莱梅特博士把它作为自己学位工作的一部分或又一项日常工作对待,做完测试送出结果后就把这一切抛到脑后去了。
两年过去了,莱梅特博士已经回到英格兰。1996年8月的一个清晨,他过去在斯坦福大学的导师突然打电话给他,要他立刻飞往华盛顿,并建议他找一份当天的报纸看一下头版新闻。
1996年8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成果说火星曾有生命存在,证据是掉落在南极大陆的火星陨石。研究小组在陨石中的碳酸盐部分检测出有机物,推断远古时代的火星,应该像30多亿年前的地球。那时地球已有生命,因此,不能否定火星曾有生命的可能性。
由于消息的泄漏,关于火星岩石艾伦山84001的新闻很快充斥了各个报亭。*先披露这个消息的报刊是一本名为《空间新闻》的专业杂志。该报道暗示在南极的废墟中发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东西。这篇报道很快就以燎原之势散播开来,这一切着实给研究人员来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原本计划晚些时候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则声明,但面对外界对这项研究的强烈关注,他们不得不立即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并把研究成果呈报了总统。
在华盛顿的记者招待会上,林顿总统称这一发现为伟大的发现,并宣布将研讨美国该如何“寻求艾伦山84001带来的许多科学问题的解答。这块岩石经历数十亿年的时间,跨越数千万千米的距离来向我们传递信息。它说的是存在生命的机遇”。国家航天局的代表戈尔丁(I)anGoldin)说:“我们正站在通往天界的大门口,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邻近的恒星旁发现了行星,我们探索宇宙的深处以查明星系的诞生和形成。而今,我们又行将证实是否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我们也许将发现在我们这颗小小的行星――太阳附近的第三块巨石之外存在生命的**个证据。”他又谨慎地补充说:“我希望各位明白,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讨论什么小绿人。目前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火星上存在任何高等形式的生命。”
艾伦山84001是一块重约1.75千,大小似土豆般的陨石。和其他岩石一样,是在40亿~45亿年前形成的。在那段时间里,拥有固态核的行星凝聚并逐步演化成今天这样密度较高的状态――主要由铁和其他矿物质组成的天体。然后,在距今约36亿~40亿年时,水以液态的形式渗入岩石的间隙中。当时火星上很可能有大量的水,这些水饱含着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正因为这样,水能够在岩石中借助碳酸盐的形式残留下来。
据说,是微生物促成了这些碳酸盐的产生。微生物死后就在岩石中变成了化石,就像地球上的石灰岩中保存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量生物化石一样。这块岩石也许在某个地方逗留了数十亿年。或许它是某个悬崖的一部分,或者是暴露于地面上的一块巨岩的一部分。大约1600万年前的一天,一颗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与火星相撞,这块陨石被猛烈撞击后与火星地表分离,进入了宇宙空间。随后这1600万年中,艾伦山84001几乎都在星际空间中漂浮,在大约13000年前落在南极冰冻的荒原上。它一直静静地待在那里,直至1984年的那个下午,斯科尔博士为命运所安排发现了它。
艾伦山8400l当时所处的那种可能存有微生物的火星环境与地球当时的情形很相似。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生命的观点,那么火星就(像地球一样)是极有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地方。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