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解晚年马克思

理解晚年马克思

  • 字数: 2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张晓庆
  • 出版日期: 2023-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17448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关于俄国问题的通信等文献为重点,将马克思晚年手稿的内容置于马克思“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整体背景中,认为马克思晚年手稿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群的工作是一致的。
如果说《资本论》及相关手稿依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从商品范畴向世界市场推演,隐含着一个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包括东方社会在内的宏大的世界体系图像,那么,马克思晚年手稿就是这个图像在东方维度的呈现。
马克思视农村公社为东方社会的基础,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解体和演变,最终以不同的方式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东方社会被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整合的路径大概可分两类:俄国的“跨越”模式和其他东方社会的“解构”模式。只有把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当作马克思关于资本运行规律、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本书对我们理解当今的全球化、东西方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也有较大裨益。
目录
绪论
一、问题背景
二、选题界定
三、学术史梳理
四、新的思路
第一章东方社会问题的由来
一、青年马克思论东方社会
二、《纽约每日论坛报》时期评东方社会
三、东方社会的主要问题
四、东方农村公社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东方社会思想的世界市场背景
一、从《资本论》为什么没写完说起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整思路
三、《资本论》叙事方式及其限度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东方“在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