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你好,我的白发人生 长寿时代的心理与生活

你好,我的白发人生 长寿时代的心理与生活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17047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出品。 2.关于老去,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新知。 3.从长寿的角度,了解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生活方式、临终和死亡等。 4.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打破关于老年人的种种刻板印象。 5.了解一些如何让自己从容老去的线索,从而对生命全程有一点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事例与当下诸多社会热点话题,旨在打破“各方面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普遍衰退”的刻板印象,帮助读者理解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更好地支持和陪伴老年人安享晚年。全书包括五部分,分别涉及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和幸福感、家庭生活、生活方式、临终和死亡五大方面,希望能让读者在认识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基础上,走近老年人的生活,更好地与家里和身边的老年人相处,关怀老年人,并得到些许如何让我们自己从容老去的线索,从而对生命全程有一点思考。书中介绍了相关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的应对措施和途径,希望能在告诉读者“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同时,也为“怎么做”提供一点思路。
作者简介
彭华茂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学研究分会副主任及老年心理分会委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学术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编委。主要讲授《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课程,研究方向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维持与促进、老年人决策行为与情绪、老年人亲子关系、老年教育等。 王大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和老年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及老年心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委会和老年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专委会常任委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养老产业心理服务专委会主任委员,以及学术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和《老龄科学研究》编委
目录
前言 整合与完满
第一部分 认识老年人:认知能力发展
第1章 老了,脑子就会糊涂吗
老年期的认知发展
老年人的智力不如年轻人吗
变老后大脑会发生什么
变老就是各方面能力直线下降吗
第2章 脑海中的“橡皮擦”
记忆的流逝
老了就会记不住事吗
抱怨记忆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记忆的流逝
第3章 智慧保卫战
老年人如何保持认知健康
“粮草”先行:打牢身心基础
关键之战:锻炼认知能力
锦上添花:学习新鲜事物
第4章 理性睿智还是冲动易变
老年人的决策
生活何处需要做决策
摇摆不定的原因
成为“理性人”的秘籍
第二部分 理解老年人:关注心理感受
第5章 当你老了,会幸福吗
老年期的幸福感
幸福感变化的U形曲线
老年人幸福的秘诀
老年人如何变得更幸福
第6章 朝花夕拾
怀旧的意义
好汉也提当年勇
忆往昔,展未来
湎于过去亦有弊
第7章 多希望有人陪
应对晚年的孤独
孤独对晚年生活的影响
家庭与社会带来的孤独
走出孤独,拥抱幸福晚年
第8章 不只是健康长寿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内心深处的需求
爱与温暖:联结的需求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自主的需求
做好小事不简单:能力的需求
第三部分 走进老年人的生活Ⅰ:家庭
第9章 吵架归吵架,心里还是你优选
夫妻关系
是堡垒,也是温床
鸡毛蒜皮,争吵不休
老年夫妻沟通的特点
老年夫妻如何好好说话
第10章 与子女的那些事
亲子关系
亲子相处怎么这么难
化解亲子冲突
亲子之间如何好好说话
如何与父母谈钱
第11章 祖孙情,爱相随
祖孙关系
孩子的爸妈去哪儿了
隔代抚养的利弊
正确看待隔代抚养
第四部分 走进老年人的生活Ⅱ:快乐生活
第12章 生命的两剂良药
友与学
交友:拓展生命的宽度
终身学习:挖掘生命的深度
第13章 让“心情”荡起双桨
老年人的情绪
老年人常见的消极情绪
如何应对焦虑
积极情绪何处寻
第14章 拆掉互联网“围墙”
老年人与互联网
老年人上网与众不同
老年人上网益处多多
老年人上网阻力重重
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第15章 老年人防骗攻略
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
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老年人
如何不被情绪与环境裹挟
全家一起帮助老年人
法律和技术为老年人保驾护航
第五部分 优雅地老去:走好下一段旅程
第16章 年老并非日薄西山
老化刻板印象
看待老化的“有色眼镜”
“老了不中用”的想法从何而来
衰老是被灌输的
如何正确面对老化
第17章 你想怎样老去
成功老化的秘密
理想中的晚年生活
通往成功老化的未来
第18章 生的反面与生的补充
如何看待死亡
我们都有的死亡焦虑
老年人眼中的死亡
在死亡之下体味生活
第19章 与君同舟渡
终点与别离
丧失
临终
圆满
摘要
     第一部分 认识老年人:认知能力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和生理功能的下降是最明显的。每当谈及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时,“认知功能普遍下降”“老年痴呆”是很多人脑中最容易想到的内容。老年人认知能力发展的事实究竟如何? 本部分将围绕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展开几个方面的介绍。首先,人老了之后,认知功能衰退是普遍的吗?也就是说,所有的认知能力、所有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一定都会衰退吗?从生理上讲,大脑自身的衰退是必然的,比如皮质萎缩、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失效,但衰退的同时,大脑功能也会发生补偿性的变化,进而反映在行为上。因此,认知功能未必会全然衰退。此外,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老化轨迹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也不是全员普遍衰退。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第1章里了解到。 在增龄过程中,记忆衰退是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其实,我们的记忆系统非常复杂,其随年龄变化的模式也并非全然衰退。我们的态度、观念、策略等对记忆衰退有很重要的影响。第2章探讨的阿尔茨海默病就是一种以记忆衰退为主诉症状的疾病,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除了要让他们参与一些涉及认知功能的活动外,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和需求,可能是当下更为有效的照料方式。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后,人们自然会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减缓衰退,甚至抵抗衰退。学界已经开展了很多有关老年人认知训练的研究,第3章会对这些研究以及具体的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基础认知能力下降了,这会影响他们的复杂认知能力,比如决策吗?通过阅读第4章,读者会看到,越是高级、复杂的行为,在其中起作用的因素就越多。老年人的决策行为特点,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脑子糊涂了决策就会很差”那么简单。在决策中如何避免认知能力下降产生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第1章 老了,脑子就会糊涂吗 老年期的认知发展 刘雪萍整理 一提到“老年人”,人们的脑海里往往会浮现一些典型的行为:反应变慢,容易忘事情(比如常常忘了钥匙、遥控器等放哪儿了),在菜市场算不清萝卜青菜的价钱,很难学会使用微信等聊天工具,甚至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此种种,似乎很符合人们对老年人的印象,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老年人有这样的印象呢?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心里都认同“老了,脑子就会慢慢变得糊涂”这一观点,用更加学术一些的话说就是“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普遍衰退”。事实果真如此吗? 老年人的智力不如年轻人吗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是有一定的发展轨迹的。无论根据何种智力理论,使用哪种智力测量工具,关于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结论都趋于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水平会不断提升。但进入成年期,尤其是老年期后,人的智力又会如何变化呢? 在了解智力发展变化的轨迹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如何测量智力。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把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增强,随着神经系统的衰退而减弱)、相对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的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图形识别等。晶体智力是需要经过教育培养、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