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心理抚养
字数: 25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李玫瑾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54267422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人的许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 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 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内容简介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很好和最关键时期。
作者简介
李玫瑾,有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谁在犯罪》。她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由此提出了人的养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她的相关讲座被广泛传播,以其内容为主的著作《幽微的人性》也因此广受好评。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1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3 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 8 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 13 孩子的问题多是身边的大人造就的 17 亲自陪伴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21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 25 家庭结构齐全不等于功能健全 28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修为中 31 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 35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39 第二章 心理彰显人之灵魂 43 遗传与生理相当于“心理硬件” 45 人的心理遗传中包含着祖上的修为 48 早年养育相当于系统软件编程 52 心理系统有缺陷会成终身“漏洞” 54 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 57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心理不成熟 59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识人识己 63 人的许多潜意识活动常常不自知 65 改变认识是做思想工作的重点 68 让心理困扰者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的要义 71 情绪是观察心理的窗口 75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78 情绪宜解不宜结,否则容易得“心癌” 81 个性是人的“心理名片” 85 危险人格的形成往往与家庭养育方式有关 88 第三章 心理发展有迹可循 93 谈恋爱要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 95 谈对象怕不可靠,问两个问题就知道 98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即可知是他什么样的人 100 同一类人有相似的心理发展路径 106 心理发展有内在的逻辑进程 109 心理发展还呈阶梯递进的模式 112 养育的很好时期是依恋期 118 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 120 对成年子女要学会放手与接受 122 为老不尊者早就存在个性缺陷 126
摘要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因工作需要,我接触过很多犯罪人,跟他们聊过很多,优选的感悟是当他们在人群中,一般人包括我是辨别不出他们是犯罪人的。因为我们会发现,他们也有个性,也有喜好,甚至和我们有共同喜欢的音乐或电影。 然而,这些看起来很正常的人,为什么会做出一些令人困惑或恐惧的行为呢? 后来我发现,一个人会出现这类行为,一定跟他过去经历的事情有关。于是,我的研究开始关注人的早年。从“犯罪一人一心理一早年一家庭一养育一父母”这样倒推,我看到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逻辑的。人,其实是“养育+教育”的产品。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养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人的一生。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出门先看一下目的地离你有多远,才知道怎么走,人生也是如此。 我曾经跟一个朋友感慨道:“人一生也就100块钱,真的不禁花。”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100块钱”指“100岁”。其实,很多人一生都挣不到“100块”。一般人能活七八十岁,能活到90岁的很少,能活到100岁的更是凤毛麟角。 我们仔细想想,人生这些钱是怎么花的?我们会发现不是10块10块地花,而是20块20块地花: 一个人从出生到能够独立挣钱,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大洋”,期间有的人有些心急,希望把漫长的学习过程压缩一下; 当一个人步入社会,就会眼花缭乱,要找工作,要找对象,然后要筹钱结婚,可能还没准备好,孩子就来了……在一阵忙乱中,人生第二个20年的“时间大洋”就没了; 第三个20年,人已步入不惑之年,事业能不能攀上高峰就取决于未来几年的努力了,不甘安于现状的人刚努力冲了一下就过线了,到点要退休了; 第四个20年,按理说是可以用来逍遥或挥霍的,可有的人因上一个20年的冲刺使健康受损,有的则因父母尚在而不能远游,或者已经见到自己的第三代出世,不帮子女带孩子不行……在苦乐参半中,人们一转眼又花掉20年的“时间大洋”; 最后一个20年可珍贵了,很多人是拿不到手的。 大体而言,人生就这四五张“时间大洋”。生时我们赤身裸体,两手空空。把这几张“时间大洋”花掉了,也就走到人生的终点了。死时一样东西也带不走。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了什么,占有了多少房产或财富,而是经历了多少站点,走了有多远。 人在世间走得越久越远,看到的风景自然就越多。可是,有的人太心急,很快就把几张“时间大洋”卷在一起花掉了。比如,抢劫杀人犯就是这样,钱抢到手了,花不了多久,性命就丢了。心急者必走得早。 我曾和一个高智商的犯罪人有过一番对话。他是一个潜逃多年的A级通缉犯,在广东、广西、湖南、浙江、重庆、江西等地作案10起,犯下抢劫、杀人、强奸等罪,先后杀害13人。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警方设计了三道包围圈,他居然用非常巧妙的方法,一道一道地逃了出去。连抓他的刑警都说:“这真是一个犯罪的天才。” 这个人是广东人,只有初中文化,16岁就开始浪迹社会。他曾因盗窃罪被劳教两年,出来后想挣大钱,就想作大案。第一起大案,是他伙同三人抢劫一位经营海鲜冷库生意的老板。他让两个同伙看着老板的家人,他则押着老板去取钱。结果钱到手了,一个同伙当场被抓,还有一个同伙因拒捕被击毙,他和另一个同伙逃跑了。 后来,为找冷库老板算账,他们想抢警察的枪,第一次打死的人就是警察。于是,警方发布了全国通缉令。东躲西藏的他逍遥法外八年,后被某省警方意外抓获。因为当时信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他以假身份蒙混过关后,在狱中服刑四年多。不过,最后警方仍然找到了他。 这个人隐姓埋名逃亡了十几年,我想知道他是什么心理,于是去监所见他。只见这个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外表很斯文,看不出凶悍的样子,人们想象不到他身上竟然背负着十几条人命。 他在监所里很得意,身边那帮犯人对他崇拜得不得了,都很巴结他,愿意伺候他。 我心想:“这小子还在自以为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傻在哪儿。” 等他来了以后,我就从他被抓时用的假名说起。 我说:“听说你给自己取了个假名叫周全?” 他点点头,很得意。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才让警察那么长时间抓不到他。他认为自己考虑问题很周全,就取了这个名字。 我说:“你能告诉我‘周’是什么含义吗?” 他说:“‘周’就是个圆圈嘛。” 我说:“对。要撑起一个圆圈,需要几根棍呢?” 他答道:“两根。” 我说:“对。你既然叫周全,肯定是觉得自己思考问题周全。那我问你,思考问题有两种方式,这两根棍代表哪两种思维?” 他看着我,回答不上来。 我让他想了一会儿,然后问他:“想得出来吗?” 他摇摇头,我就告诉他:“这两根棍代表着两种思维。人要想考虑问题周全,就要拥有两种思维,一种叫空间思维,一种叫时间思维。 “空间思维是什么?就是前后、左右、上下。我研究过你,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