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生命沉思录 2 人体文化解读
字数: 26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曲黎敏
出版日期: 2022-04-01
商品条码: 978753218245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畅销书作者曲黎敏《生命沉思录》系列,旧版热卖30万册!全新修订、全新排版、全新装帧,从内容到观感,让阅读更具质感 ● 从医学和人文的双重角度,深度解读人体,进而认知人性,训练和把握精神之节奏,从而使生命尽可能地平稳前行 ● 先懂得肉身,才可能找寻到灵魂的出口,才可能谈得上“解脱”
内容简介
《生命沉思录(2人体文化解读)》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人的身体,探究身体内部隐藏的秘密,以及人的崇高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曲黎敏依靠自身丰富多元文化的积淀,及充满智慧和灵性的文笔,由身及心,由物质及精神,提出以一种沉思的、文学的方式,来觧读我们的生命的方法。养身先养心,只有内心觉悟,才能离苦得乐。
作者简介
曲黎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广受好评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从字到人》《中医与传统文化》《生命沉思录》《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诗经2:情到深处是中庸》《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系列等。 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主张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主张用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对自我的生命本能和心灵有着充分认知和反省的时候,才可能拥有对中华之道的觉悟和健康自在的人生。
目录
修订版自序
前言 肉身的意义
第一章 生死两茫茫
一 生与死:生不可喜,死不可悲
二 生活:造物者的伟大恩赐
三 诗性与医学:生命如歌咏
四 《黄帝内经》:源自生命的悠然
第二章 人体解读
一 从头到脚:望而得其神
二 头:有为之始
三 脸:人体的表之表
四 喉咙:智慧的关卡
五 胡须与乳房:冲脉之实
六 手:生命能量的触手
七 后背:太阳界面
八 胸:五脏所藏
九 肚子:六腑之地
十 脊柱:生命之宰
十一 腰:气之要穴
十二 骨:灵魂沃土
十三 子宫:最初的家园
十四 女子·男子:阴户·阳物
十五 臀:江山之固
十六 腿:肾之两邪
十七 脚:圆融方正
十八 骨骼:精神之年轮
十九 皮肤:美丽“玄府”
二十 汗:大汗必伤“心”
二十一 肌肉:多思蚀肌肉
二十二 空间:人体之外延
二十四 生命之道:朝闻夕死
第三章 中西对话
一 松果体:上行为神,下行为人
二 脑下垂体:世俗适应与觉醒
三 甲状腺:心智与现实的联结
四 胸腺:造物者的迷局
五 胰腺:在理智与本能的中间
六 肾上腺:“肾精”能否被合理利用
七 生殖腺:是生门,也是死门
八 脉轮说:气脉有三脉七轮
第四章 五脏六腑
一 五脏如是观:常实
二 六腑如是观:常空
第五章 生命的高潮
一 精·气·神:高致于无形
二 五脏神:魂魄交合而为人
三 五官窍:与天地感应
四 五情真意:人之常情
五 味之道:气味相投
六 声之道:情之表达
七 色之道:情之颜色
八 五行之道:万物皆有象数
九 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十 肉体的直觉:岁月之光
十一 生活之道:滚滚红尘
第六章 中医·西医
一 中西医之差异在于态度
二 反思“市场医学”,不可迷信
三 中医之智在于道
四 中医已然大“病”,无关乎西医
五 西医中医都应该培养“共情能力”
第七章 疾病·因果
一 病解:医者、病人、病方
二 疾病·自救:人不可对生命无知
三 中医之道:是一种意境
第八章 觉知·新我
一 传承与继承:唯有认真而已
二 做人·养生艺术:正念正行体悟
三 反思:未来我们怎么办?
后记
摘要
生与死:生不可喜,死不可悲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可对每个人而言,生与死,只有一次。 生命和死亡是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除此,无他。 这个世界,优选的恐惧是死亡恐惧,优选的伤痛是知道只有死亡确定无疑,而其余的,皆是无常。人可以从生活中退出,但不能逃离死亡。当生命闭上了雄辩的唇,死亡就张开了沉默的嘴,生和死,如同硬币的两面,有生就有死,有死便有生,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法则。 人出生,是固执地抓住;人去世,是无奈地撒手。人,刚降生时坚信世界是我的,所以双拳紧握;走时两手摊开,表示人生一无所获,一切都是宇宙之神的,包括自己。生不可喜,死不可悲,悲喜只在一念之间。 中国有个惊世骇俗的庄子,他把生看成一场玩笑,把死亡看作解放。在他眼里,生与死、物与我、利与害、是与非,通通一样。他把无差别发展到很好,把无情发展成有情。当你不情愿接受时,却发现石头已经流泪,爱情“卷土重来”…… 我们是应该为离港的航船欢呼呢,还是该为人港的船只欢呼?其实,离港犹如出生,我们不知等待它的是什么样的风浪或什么样的天候,我们应该为前途深深地忧虑和担心才是;而入港犹如死亡,它已平安抵达,它已结束艰险的航程,它已呈现过该有的荣耀……我们终于放心了,我们终于可以鼓盆而歌了。 死亡,是生命轮回的一部分。 关于肉身死亡的判断标准大致有四:一是呼吸的停止,二是心脏的停跳,三是脑电波消失。中医还有一个判断标准是瞳孔放大,从中医的角度说,瞳孔放大是肝魂飘散。过去的人们只是从前两者判断,现在的死亡判断却让人有些难堪,比如用人工器械维持生命体征等,这会搅乱我们对生命的敬意。生命,真的不是只局限于肉体的鲜活。灵魂的飞升,可能才是生命的高级状态。 在中国,死亡是一个大忌讳,对于某些少数民族来说,死亡是一个神秘的事情,是中国人语境中的一个困境。在中国神话中,至今找不到关于死亡的明确解读,但却有几个大巫环绕一具死尸,手持青蛇以驱除死神的场景。中国人有对死亡的凝视,但却并没有从中发展出病理解剖学。在《黄帝内经·灵枢》和《难经》中,都有过解剖的相关叙述,而且中国上古战事频仍,古人有足够的机会来凝视那些士卒鲜血淋漓的伤口,并完成对生命机体的认知和解读。但直到宋代,道教中人才开始做死亡的体验,而其主旨依旧是祛死趋生,关注的要点是死亡的过程而非遗体。 肉身,是伟大的不容忽视的存在。身心合一,是更伟大的对现实存在的超越。 肉身,是造化恩赐的精品。虽说每个灵魂都接近不同,但上天却公平地给了这些不同灵魂以相同的肉身,都是五脏六腑,谁也没多一颗心或少一个腑。如果我们不先弄懂它,我们就无法为我们的灵魂找到正确的出口,我们就无从去谈论“解脱”——顺从肉身之消解,为灵魂之脱离找到方向。 人不是简单的肉体存在。如果人感受不到灵魂,就无法绽放,就无法有绚丽的值得回忆的人生。 上天神明用泥土捏了我们肉身,用气息灌注了我们灵魂,此两大系统推荐有其进化程序。人之一生,灵魂顽强地执着于肉身、肉身贪恋地缠绕灵魂都是没意义的。终归是,肉身归于泥土,灵魂归于神的荣耀。 肉身,也遵循“成、住、坏、空”这一原则,就是“生、老、病、死”。人们更多的是贪着“生”,畏惧“老”,害怕“病”,对死亡讳莫如深。于是,宗教就在对这一切的沉思中诞生了。 到底什么更需要救赎,是肉身,还是魂灵? 如何有尊严地死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世上贪生者多,怕死者亦多。人生再苦,贪生者也会以苦为乐,怕死者也会不求解脱。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