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民 民俗学的实践研究之研究

新民 民俗学的实践研究之研究

  • 字数: 25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吕微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45823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康德式的必然性还原论证法,从一般学术理性的经验实践论(外在目的论)还原出纯粹学术理性的先验实践论(内在目的论)。作者非常善于从学科的种种外在现象中独辟蹊径地还原出内在理论问题,用一系列先验论证表明从臣民到新民再到公民所必需的先验条件和内在原理。这项洞见迭出的研究不仅突显出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靠前稀缺又迫切需要的先验价值和实践理念的真正普遍性,而且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难得的理论启迪作用和很高的实践导向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2001)、《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财神信仰》(2001)、《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2015)、《中国民间文学史•神话卷》(2019)等。
目录
绪论回答陈连山的问题:单向启蒙还是双向启蒙?
第一章民俗学的实践目的
第一节民俗学的目的与民俗对象本身的目的
第二节日常生活的任意性:民俗对象本身的目的与目的条件
第三节家乡民俗学:认识论与伦理学
第二章民俗学实践研究的概念
第一节实践民俗学的“实践”概念
第二节实践民俗学还需要中层概念
第三节白话:我们日常生活的建构-描述性概念
第三章民俗学实践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礼俗互动”研究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意识
第二节拉家:民俗实践的承责意识
第三节白话:日常生活的自由权利
附录吕微“实践民俗学中层概念研究”相关论文选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