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超值畅销版)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超值畅销版)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美)埃德文·拉斐尔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53491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畅销90年的投资经典著作     文笔备受赞誉的简体中文译本     收录杰西·利弗莫尔的真实生平细节     一部充满哲理智慧和趣闻轶事的作品,一次迷人的阅读体验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早于1923年出版,由新闻记者兼小说家埃德文.拉斐尔经过数周的专访。     其实,拉瑞.利文斯顿的人物原型名叫杰西.利弗莫尔,是20世纪初华尔街上非常具传奇色彩的操盘手,他曾几度破产,又几度东山再起,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因为做空而使个人资产达到1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非常富有的人之一。不过仅仅4年之后,他再度破产。1940年,杰西.利弗莫尔在一家酒店的卫生间里饮弹自杀。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操盘手的人生哲学,看到一个大时代的缩影,看到股票交易的本质和交易者的内心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系由《华尔街日报》很有名的记者根据连续采访整理而成,以拉瑞·利文斯顿的人称撰写,记述了这位20世纪20年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在股票交易方面的传奇经历和感悟,探讨了股票市场的本质、股票交易的原则以及参与各方的心理与策略。出版90多年来,本书一直是金融从业人员以及股市参与者推荐阅读的经典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埃德文.拉斐尔(Edwin Lefevre),1871-1943,非常有名的记者、作家和政治家,以报道华尔街上的商业故事著称于世。    生于1871年1月23日,在19岁时成为一名记者,先后为多家报社工作和撰写专栏,一生共有8部著作出版,本书是其中非常受人喜爱的一本。    1922年,拉斐尔对杰西·利弗莫尔进行了数周的采访,之后将采访内容整理成为12篇系列报道,发表在《星期六晚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上。这一系列报道被编辑成精装本图书出版。    译者:秦凤鸣,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1996年-1997年在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国际研究院做访问学者18个月。    2006年-2007年作为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访学一年。    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际金融、国际财务管理、比较金融制度以及美国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在《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贸易》、《中国日报》等各类报刊发表中英文文章60余篇。    曾出版专著《金融大震——全球金融制度变迁》、《金融全球化与银行业重构》;出版译著《商务外交经典案例》、《后危机时代的增长与发展——20国集团发展纲要》。
目录
1第一桶金
2"交易神童"
3一个人的游戏
4挑战对价商号
5重返华尔街
6哈丁兄弟公司
7静观其变
8时机之锁
9市场之王
10投机者的天敌
11人类的本性
12免疫力
13道义的代价
14债务缠身的日子
15非预期事件
16贴士
17"黑猫"
18市场操作者
19逼空行为
20战略与战术
21完美的操盘手
22"狗咬狗"
23内部人交易
24公众
附录一个真实的大作手--杰西·利弗莫尔和他生活的时代
摘要
     第一桶金 初中刚毕业我就外出打工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的营业部找到了一份工作,在股票行情板上抄写数据。算术是我的强项。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学完了三年的数学课程。我最擅长的是心算。作为一个抄写行情的小男孩,我在客户们的营业间穿梭往来,在他们的大黑板上登记着有关行情的数据。通常会有一位客户坐在自动报价机旁边,不停地喊叫着价格。无论他读的有多快,我总能将这些数字烂熟于心,从不会出错。 这家营业部还有许多雇员,我很快就和他们混熟了,交上了朋友。不过,我的活儿太多,只要市场交易活跃,我就得从上午10点一直忙到下午3点,难得有空闲和我的同事们聊天。好在,我并不介意股市营业期间忙一些。 无论忙得多么不可开交,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盯着我抄写的这些行情数据,脑海里不停地在翻腾着这些数字。对我而言,那些报价并不代表股票的价格,或每股值多少钱,我在意的是这些数字本身。当然,这些数字别有意味。它们总在变来变去,这正是我的兴趣所在——数字的变动。至于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不懂,也不在乎。我并不想深究,只是看着它们在变。平时每天的5个小时加上周六的2个小时,需要我来操心的仅仅是这件事:行情在永无休止地变化。 这就是最初激起我对价格行为感兴趣的缘由。我对数字的记忆非同寻常,如果股票的行情出现了上涨或下跌,我可以清楚地记得此前各只股票价格变动的每一个细节。心算的特长让我得心应手。 我注意到,无论行情上涨还是下跌,股价都会显现出一定的特征,也可以说是某种习性。相似的情形无休无止地出现,这对我的未来有所启迪。年仅14岁的我,在观察了成百上千的行情之余,脑子里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比较着每只股票在两个交易日内的价格行为,计算和检验着这些数字的准确度。随即便开始预期价格的变动。我说过,专享能引导我预期的是我对这些股票以往行情变化的记忆。我心里揣着一纸“赛马简报”。我期待着股价朝某种趋势变动,就像我在卡着秒表,你懂我的意思。 例如,你可以看出在什么时候买进要比卖出更有利,哪怕只是一点儿。股市如战场,纸带①便是你的望远镜,十有八九都不会出错。 早年的经历让我觉得,华尔街那一套不过是老生常谈。投机本是人类天性。无论今天的股市何等瞬息万变,其实都是在上演着昨天的故事—我始终记得这一点。我自认可凭记忆掌握股市行情的行踪。事实上,我的这种记忆天分也的确造就了我此后投资生涯中的辉煌。 渐渐地,我越来越喜欢上了我的这些游戏。我有一个小本子,用来将我观察到的股市行情记录在册,然后急切地期待着所有这些活跃的股票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很多人喜欢在小本子上记下价格权作虚构交易,赔赚都无关痛痒,既不会因数百万美元的虚构进项而趾高气扬,也不会因巨额亏损而荡尽家财。我所做的则接近不同,我只是记下我判断得正确或失误的数字,以此推断随后可能出现的价格变化。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是验证我观测的准确性,换句话说,我要看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无误。 假如我研究了某只活跃的股票在当天的每一次波动,我可以推论,其价格行为将一如既往,而后突破8个点或10个点,那么,我就会在周一迅即记下这只股票和它的价位,根据对这只股票以往表现的记忆写下它在周二和周三应该出现的价位,在实际交易发生后查看纸带上的真实记录,从而确认我的判断。 这就是最初我何以会对纸带上的记录感兴趣的起因。价格的波动首先是和我脑海中所记忆的这只股票价格升降的数字相联系。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