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子夜

子夜

  • 字数: 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作者: 矛盾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025395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个里程碑,文学家茅盾的经典巨著,中国版《百年孤独》;     《子夜》的作者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目前有名的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是左翼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子夜》是我国文学目前一部成功的革命性现实主义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茅盾小说创作的成熟。     真实还原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社会风貌,被翟秋白、鲁迅、郁达夫等高度高度赞赏;     《子夜》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描绘,小说以三十年代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命运为中心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子夜刚一面世,便轰动一时,引发当时社会热议,受到各界名人赞赏。     此版《子夜》全新装帧,对书中的金融术语一一进行注释,内容通俗易懂,极具典藏意义。
内容简介
《子夜》是一部现代长篇小说,讲述了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经历奋斗、发达再到失败的悲剧故事。全书围绕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矛盾这条主线,把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纷纭复杂的矛盾和形形色色、多姿多态的人物,编织进一幅广阔、鲜明而又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图画,结构谨严而宏大。《子夜》以逼真的笔法描写了人物的生活细节,并且常常寓深刻的思想于平凡的生活细节描写之中。书中的人物塑造主要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塑造。该书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历史小说写作。它还被译成多种外文,享有很高的靠前声誉。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目录
子夜 / 1 后记 / 437 再来补充几句/ 438
摘要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
     这时候――这天堂般五月的傍晚,有三辆一九三。年式的雪铁笼汽车像闪电一般驶过了外白渡桥,向西转弯,一直沿北苏州路去了。
     过了北河南路口的上海总商会以西的一段,俗名唤作“铁马路”,是行驶内河的小火轮的汇集处。那三辆汽车到这里就减低了速率。第一辆车的汽车夫轻声地对坐在他旁边的穿一身黑拷绸衣裤的彪形大汉说:
     “老关!是戴生昌罢?”
     “可不是!怎么你倒忘了?您准是给那只烂污货迷昏了啦!”
     老关也是轻声说,露出一口好像连铁梗都咬得断似的大牙齿。他是保镖的。此时汽车戛然而止,老关忙即跳下车去,摸摸腰问的勃郎宁,又向四下里瞥了一眼,就过去开了车门,威风凛凛地站在旁边。车厢里先探出一个头来,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看见迎面那所小洋房的大门上正有“戴生昌轮船局”六个大字,这人也就跳下车来,一直走进去。老关紧跟在后面。
     “云飞轮船快到了么?”
     紫酱脸的人傲然问,声音宏亮而清晰。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他的话还没完,坐在那里的轮船局办事员霍地一齐站了起来,内中有一个瘦长子堆起满脸的笑容抢上一步,恭恭敬敬回答:
     “快了,快了!三老爷,请坐一会儿罢。――倒茶来。”
     瘦长子一面说,一面就拉过一把椅子来放在三老爷的背后。三老爷脸上的肌肉一动,似乎是微笑,对那个瘦长子瞥了一眼,就望着门外。这时三老爷的车子已经开过去了,第二辆汽车补了缺,从车厢里下来一男一女,也进来了。男的是五短身材,微胖,满面和气的一张白脸。女的却高得多,也是方脸,和三老爷有几分相像,但颇白嫩光泽。两个都是四十开外的年纪了,但女的因为装饰入时,看来至多不过三十左右。男的先开口:
     “荪甫,就在这里等候么?”
     紫酱色脸的荪甫还没回答,轮船局的那个瘦长子早又陪笑说:
     “不错,不错,姑老爷。已经听得拉过回声。我派了人在那里看着,专等船靠了码头,就进来报告。顶多再等五分钟,五分钟!”
     “呀,福生,你还在这里么?好!做生意要有长性。老太爷向来就说你肯学好。你有几年不见老太爷罢?”
     “上月回乡去,还到老太爷那里请安。――姑太太请坐罢。”
     叫做福生的那个瘦长男子昕得姑太太称赞他,快活得什么似的,一面急口回答,一面转身又拖了两把椅子来放在姑老爷和姑太太的背后,又是献茶,又是敬烟。他是荪甫三老爷家里一个老仆的儿子,从小就伶俐,所以荪甫的父亲――吴老太爷特嘱荪甫安插他到这戴生昌轮船局。但是荪甫他们三位且不先坐下,眼睛都看着门外。门口马路上也有一个彪形大汉站着,背向着门,不住地左顾右盼;这是姑老爷杜竹斋随身带的保镖。
     杜姑太太轻声松一口气,先坐了,拿一块印花小丝巾,在嘴唇上抹了几下,回头对荪甫说:
     “三弟,去年我和竹斋回乡去扫墓,也坐这云飞船。是一条快船。单趟直放,不过半天多,就到了;就是颠得厉害。骨头痛。这次爸爸一定很辛苦的。他那半肢疯,半个身子简直不能动。竹斋,去年我们看见爸爸坐久了就说头晕――”
     姑太太说到这里一顿,轻轻吁了一口气,眼圈儿也像有点红了。她正想接下去说,猛的一声汽笛从外面飞来。接着一个人跑讲来喊道:
     “云飞靠了码头了!”
     姑太太也立刻站了起来,手扶着杜竹斋的肩膀。那时福生已经飞步抢出去,一面走,一面扭转脖子,朝后面说:
     “三老爷,姑老爷,姑太太;不忙,等我先去招呼好了,再出来!”
     轮船局里其他的办事人也开始忙乱;一片声唤脚夫。就有一架预先准备好的大藤椅由两个精壮的脚夫抬了出去。荪甫眼睛望着外边,嘴里说:
     “二姊,回头你和老太爷同坐一八八九号,让四妹和我同车,竹斋带阿萱。”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