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话说小行星

话说小行星

  • 字数: 1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焦维新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51019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焦维新教授亲自撰写,带给青少年朋友一场新鲜尽兴的太空之旅,一次充满收获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对地球来说,小行星是既神秘又危险的存在。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长得像土豆,有的富含各种宝藏;它们跟地球一样绕着太阳转,有的还会跟地球轨道相交。《话说小行星》将与读者一起,走近小行星,认识小行星,回答读者关于小行星的疑问,包括什么是主带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及防御措施;小行星的资源构成和开采措施;小行星探测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作者简介
焦维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以及央视网等新闻媒体太空节目访谈专家,每年为中小学作近百场科普讲座。所著《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丛书》(第 1 辑)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2017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目录
第1章 认识小行星
什么是小行星?
主带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
为何关注小行星?
第2章 近处看小行星
优选的小行星
最亮的小行星
不规则的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真面目
第3章 小行星撞击地球
不是空穴来风
危险仍然存在
撞击风险有多大
十大完善措施
第4章 小行星资源
小行星有哪些资源?
计划与行动
典型小行星介绍
第5章 小行星探测
人类探索小行星的脚印
探索太阳系的黎明
未来的小行星探测
摘要
     什么是小行星? 奇形怪状不规则 小行星(asteroid)是指沿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的、自然形成的固态小天体。 一提到星星,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球体,小行星自然被认作小球体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甚至可以说是奇形怪状,不信你看看图中列举的小行星,有的像马铃薯,有的像哑铃,有的身上还有洞。在较大一点的小行星表面,还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小行星为什么形状如此不规则呢?第一个原因是自身的质量太小,因此引力很小,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靠自身引力作用不可能使其变成球形,而是基本保持原有的形状。第二个原因是在几十亿年的演化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大小碎片的撞击,使得表面干疮百孔,有的甚至破碎,变成更小的天体,形状更加不规则。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干脆称小行星为太阳系碎片。大小相差何其多 前面我们看到了小行星各式各样的形状,现在来看看它们的大小。先要弄清楚,在太阳系中,多大个头的天体可以称为小行星呢?小行星的大小与行星和流星体的界限是什么? 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小行星的大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对行星(planet)来说,定义是明确的。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对行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一颗行星是一个天体,它满足以下条件:(1)围绕太阳运转;(2)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3)清空了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千米以上。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转,这是这个定义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说行星应该足够大,从质量上来说,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外表应当接近于球形;从尺寸方面看,直径应在800千米以上。第三层意思是清空了所在轨道的邻居,换句话说,行星是这个轨道上的“土皇帝”,是引力的主宰,不允许与其质量相近的天体在自己的轨道附近存在,除非是自己的卫星。这一条在天文界是有争论的,因为这一条很明显就是要把冥王星挤出行星的行列。 现在我们回到小行星,从尺寸上来看,除谷神星外,其他小行星的直径都小于800千米,但下限目前还不统一。本书将下限确定为10米,因为直径在10米以上的小天体撞击地球时,会产生明显的效应。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流星体的定义是:运行在行星际空间的固体颗粒,体积比小行星小但比原子或分子大。英国的皇家天文学会则对其大小给出较明确的定义:流星体是直径介于100微米至1O米之间的固态天体。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