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阅读比昂

阅读比昂

李晓驷、杨蕴萍、贾晓明、张海音、张天布、施琪嘉、赫尔曼·舒尔茨等联袂推荐!潜入比昂思想的路口!
  • 字数: 2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比)鲁迪·弗莫特 著 郑诚 译
  • 出版日期: 202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84433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阅读比昂》出乎意料地好读。比昂提出的理论与概念深受数学、科学、哲学、艺术等的影响,他把其他领域的符号、术语迁移和应用于对心理世界的描述,抽象又古怪,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本书作者鲁迪·弗莫特就在书里谈到过他自己阅读比昂的《转化》时的体验 ,他说:“《转化》实在是一本晦涩难懂的著作。阅读它所产生的体验可以创造出PS-D(偏执分裂-抑郁)的情境,而比昂在撰写此书时说不定也有同感。”我想,至少读者在《阅读比昂》中不用亲自去体验PS-D的波动,虽然本书涉及比昂众多的著作、理论与术语,但 弗莫特消化过了这些困难的感受,留给读者的是一种更流畅的体验。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多面的比昂,不仅描述了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比昂,也暴露出不同个性的比昂。青春期时候的比昂:“我那时又胖又呆,什么都不懂……”妻子弗朗西斯卡眼中的比昂:“我从未听过他因为愤怒而抬高嗓门,当然他也会生气--那凌厉的眼神与严厉 的话语就是暴风雨来临的标志。”已是德高望重的分析师比昂:“‘我入错行了’,或是‘我做不到’,再或‘我完全搞不懂’。”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最后,这是一本需要读者亲自去体验的书。对比昂不熟悉的读者初读此书,必会感觉如入迷雾重重的梦境,但是多读几遍,迷雾终会散去,那时就会忍不住赞叹一个妙字。读者可以如弗莫特在书中提到的那样,先略过专栏,通读核心理论相关章节的正文文本,再补读专 栏和其余章节。弗莫特像一位资深导游,驾轻就熟地领着读者穿梭在比昂所创造的独特心理世界中。读者,只需要跟随作者,浮游于字里行间即可!
内容简介
作者鲁迪·弗莫特按时间顺序将比昂的生平与作品分为两部分:转韵之前和转韵之后。转韵之前,比昂关注情感体验的加工,他称之为在知晓中的转化,或在K中的转化;转韵之后,比昂转向对非表征层面的转化,即在O中的转化。在每一部分,弗莫特都首先阐述了比昂在对应阶段的人生经历,然后梳理并介绍了比昂在此阶段的重要作品与思想,以及比昂提出的大量极具想象力的概念。为了方便读者深入理解比昂思想的形成与转变,作者用专栏的形式补充了对比昂产生了影响的故事、人物、哲学观等。
本书可以作为阅读比昂作品的伴读读物,也可以作为学习比昂思想的入门书籍,或者在对比昂思想有过较多理解后的补充材料。虽然读者无法仅通过阅读此书就掌握比昂之思想,但是这本书一定可以助力读者潜入比昂的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鲁迪·弗莫特(Rudi  Vermote)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培训分析师;比利时精神分析学会前主席,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国际精神分析杂志》编委会成员。 译丛主编简介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 王倩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精神分析师,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中国学组进程委员会主席;《国际精神分析杂志中国年卷》主编,《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在中国》副主编。 译者简介 郑诚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1-068);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合肥市青年联 合会委员。 审校者简介 李晓驷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学术顾问,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七、第八届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至四届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 方教员;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称号获得者。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转韵之前:在K中的转化
第一章 传记:1897—1966
第二章 《团体中的经验及其他论文》(1961)
第三章 精神病相关论文(1953—1960)
第四章 《从体验中学习》(1962)
第五章 《精神分析的元素》(1963)
第六章 《转化》(1965)
第二部分 转韵之后:在O中的转化
第七章 传记:1967—1979
第八章 《注意与解析》(1970)
第九章 第二种思维——评论《精神分析论文集》(1967)
第十章 《未来回忆录》(1977)
第十一章 讲座、研讨会及讲座备用短文(1973—1979)
第十二章 自传
第十三章 比昂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倾听与阅读比昂
附录二 比昂于我之恩
附录三 探索比昂——个人回忆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