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铜座全集

铜座全集

  • 字数: 79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霍香结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055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9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灵的编年史》的作者,集众多异名于一身的整体性作家凭一己之力,改变小说写法的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一座村庄是一片疆域,是一个时间运行的国,也是风云际会、人员翻卷的舞台,写下来就是一部流动更替的《史记》。霍香结的雄心显然更超迈,他不仅将一座村庄当成史志的载体、时间的场域,更将一座村庄当成一个不朽的人,一本囊括万有的书,这个人、这部书就是眼前的《铜座全集》。它是写作方法的综合,也是田野考察的掘进,其结果便是,在书中,一个叫作铜座的村庄获得了恒久的鲜活之力。
作者简介
霍香结,中国当代文坛潜在写作代表作家之一。2010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地方性知识》,深获瞩目,这是一部在田野考察基础上启用方志体例完成的文学人类学和人类学诗学作品。第二部长篇小说《灵的编年史·秘密知识的旅程》刊《收获》长篇专号(2017冬卷),评论认为这是一部以非线性时间进行叙述的体现作者繁复织体美学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此外,作者还著有《黑暗传》(现代汉语史诗丛刊本)、《灯龛》(诗集)、《旃檀林》等著作。
目录
鸣谢1
李维序3
凡例1
卷一疆域3
卷二语言54
卷三风俗研究223
卷四虞衡志363
卷五列传541
卷六艺文志(一)627
卷七艺文志(二)727
尾声878
跋924
详目933
篇目索引935
铜座地形图942
摘要
     卷 一 汤错 中国南部省一个由等语线构成的靶片 我把那些不是由人组成而在感觉上仍然是群众的集体单位,称作群众象征。谷物、森林、雨、风沙、海洋以及火就是这类单位。这类现象的每一种自身都包含着群众的一些基本属性。虽然它们不是由人组成,但是在神话、梦、语言和歌谣中都象征地代表群众。把这些象征同群众结晶明确无误地区分开是适当的。群众结晶表现为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其明显的特点是一致性和统一性。它们在人们的想象和体验中是统一体,但始终由真正活动的人组成,例如士兵、僧侣、乐队组成,相反,群众象征本身绝不是人并且只是在人的感觉上是群众。 ——埃利亚斯·卡内提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我们打算放弃以人为中心,再来谈论本书的主体——汤错,以及它的象征群众①,这是以物和它的核心命名的。读者可能要埋怨我们的这种造次。在地域性写作割据和文学故乡营造甚嚣尘上的今天,无疑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克制和反思的,我们没有 ① 《群众与权力》页 48,(德)埃利亚斯 · 卡内提著,冯文光、刘敏、张毅译,中 央编译出版社,2002。 往一枚邮票大小的文学故乡中装填老套的滥竽充数的小说故事,而是博物与百科工作,这点读者尽可以放心,邮票是既定的比喻,我们的对象是蜗牛角上的岛屿,乃至很长时间没有纳入版图,故此我们称其为夸克型或离子型存在。但有时候作者也不能免俗,在艺文志部分我们还是进行了按部就班的所谓小说创作,谁叫它是艺文志呢。要怪也要怪先人们创造地志恒量这种体裁的先天不足吧。那么,谁会关心星球上如此遥远的一个化外之地呢?任何一种地方性知识都是一种宇宙知识,即它的居有者所认知的宇宙,据此我们试图建立起一个地志恒量的形象。这个地方就是汤错。当然,尽管这是宇宙知识的一种,却是一种非主流知识,甚至是一种被拒知识。我们要进入的汤错就属于这种被拒知识支持和诞生的地方。 汤错①,中国南部一个山村的名字,作者即李氏假设的文学故乡,实际上,我们已经说不清那倒底还是不是作者的故乡,或者我们将要看到的那个实体事物,抑或原本就是一个文本中的幽灵。在我们的写作中它尽可以是一个没有人居住的村落,事实上,因为长久存在的缘故,它还是有人居住的形象。希望读者能够体谅我们的苦衷。我们经常穿行在文本的故乡和我们用双脚旅行与眼睛看见的故乡之间。 汤错是村命名,是中国最小的自然行政单位,本书的真正主体。实质上,情况比这要严峻,自古以来在中国,山村尤其是汤错这样的化外之地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单位,与施行保甲制度的羁縻村洞有很大区别,它只是一个自然群落的族群存在象征。卡内提把由人组成的群体称之为群众结晶,把物构成的群体称之为群众象征。在这里,我们做了重新命名,我们恰恰是以物作为主人公出现的,所以把河流、山脉、植物、季候称之为汤错的结晶群众, ① 汤错,铜座一词在祖语中的叫法。村庄往往由多种语系同时灌溉,而且这种情 况十分普遍。所以存在方言语系中的称呼,也存在行政上的称呼。 而不是群众象征。群众结晶原本指人的族群,现在,它们是象征群众,隐没和依附在结晶群体之上。结晶群众呈现出来的永恒性质比人群要坚强得多。他们的变更和迁徙需要更为强大的自然力的参与。我们探讨的存在于一五二四—一五四〇年的那些“结晶群众”在今天早已荡然无存(参小说资料二编:汤错,以及通往它的道路),而我们的“象征群众”依然还在,并且将长久地存在下去。这种自然力应当使依附其上的人族产生敬畏。如果不是以人为中心作为出发点,那么象征群众就不是在人的感觉上是群众的问题了,而是,他们实际上就是结晶群众。但是,也意味着我们会放弃人类,它们以集团心理隐蔽地流淌着,在物性之中。表现为语言、文字、图腾、禁忌、习俗,这种存在比肉身更为持久,具有连续性。因此是长时段的经验凝结。那么,它们的存在和个人之间实际上存在无法弥补的空隙。再者,以物为主体的群众作为以人为主体的我们无法介入,不能让它们开口说话,这一点仍然无法弥补。如果说象征群众是人格秩序,结晶群众是非人格秩序,那么,二者之间相互转换的进程、转折以及临界状态是我们想要的观察对象。 关于时段的界定,假设有一个人,即凡例中所谓李氏假设,在这个周期内他能看到的就是这些,即我们写下的这些,可以得到一个很奇怪的结果。有我,甲人。甲人是作者设置的人物,这个人物拥有完整的人生周期。他身边的一切就是这部书的写作对象。而连续的人生周期仍然不能等同于象征群众和结晶群众的整体。可是作为我,根本没有活得那么长久,可见,甲人在和我遭遇的时候,我所写下的仍是他或他们讲述的局部,但腾出了一个经验重叠空间,并且可以获得实质性的内容。整个汤错的写作关键点在于把人性转到物性上,作者有一种表面上可以写完汤错的感觉,实际上是不可能穷尽的。当我们明白这个文本边界之后,既令人高兴,也让人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