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帝国定型 美国的1890-1900
字数: 137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弃郁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条码: 978755985164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像崛起者一样思考,深度理解美国的行为逻辑,跳过“修昔底德陷阱”。理解20世纪,钥匙是理解20世纪的美国;理解20世纪的美国,钥匙是理解19世纪最后十年的美国。《帝国定型》从一开始就抓住了理解1890—1900年美国的三个关键变量:产业跃居第一,空间扩至极限,超大规模国家。这如同三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理解20世纪美帝国的大门。当镀金时代的红利吃尽,美国抓住关键十年,崛起为新型帝国: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不是通常理解的国家逻辑,而是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弃郁代表作,从战略高度看大国崛起之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徐弃郁,在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工作长达20余年,以“打硬仗,攻山头”的方式从事研究。在本书中,他以小见大,从1890—1900十年中看到美国发展至今的根基;条分缕析,从历史的特殊中归纳出大国崛起的普遍规律。※思想、贸易、政治、军事、外交——超级规模国家转型期面面观从多角度出发,呈现19世纪末美式帝国定型的过程与细节:——思想界与决策层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关税、海军与外交上的改革始末,——三次奠定美国国际地位的交锋过程。以专业而晓畅的文风,在有限的篇幅中让读者如同亲临历史现场。※回溯美国外交的发力起点,读懂“美式言辞”背后的政策意图美国政治人物的文章和讲演都有点像啤酒,上面覆盖了厚厚一层宏伟言辞,飞腾张扬,也并非无味,但终究不是实质内容。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能也是妨碍人们了解其真实政策意图的一个因素。故而,本书在研究和撰写中要努力廓清和发掘的,也正是这种美式言辞背后实质性的东西。
内容简介
1890年的美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红利吃尽、产能过剩、老牌列强林立、国内利益集团垄断……然而,这也正是美国崛起关键十年的开始。但与以往任何国家都不同,美国走上了一种新型帝国之路:它不直接掠夺海外领土,而是以强大的生产和贸易能力控制世界。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不是通常理解的国家逻辑,而是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
全书以1890-1900年的美国为论述对象,从这一案例中提取出“超大国家的崛起与扩张”背后的原因,力图揭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徐弃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国际问题和战略史研究。代表著作有《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等。在得到APP开设有《美国简史》《德国简史》《英国简史》《全球智库报告解读》等课程。
目录
第一章“边疆关闭”:危机与出路
增长与危机/1
寻求出路:思想界/8
寻求出路:决策层/27
第二章关税、海军与外交
改革关税之战/37
海军扩建/47
外交的延续与变化:拉美和太平洋/62
第三章英美对抗与和解:委内瑞拉边界危机
英美关系格局与危机背景/82
美国介入争端/92
英美正面交锋/101
危机的解决/115
第四章建立帝国的战争
古巴问题与美国/128
麦金菜政府/135
走向战争/145
胜利、扩张与扩张悖论/161
……
摘要
再版序言 作为一个从事战略研究的中国学者,我对大国崛起这个主题的兴趣一直强烈。《帝国定型》是这一研究过程的第二次“产出”。当时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挖掘一下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崛起过程中一些不易为人关注的底层逻辑,同时以一种相对简明、好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出版后从读者朋友的反馈来看,这一目标算是勉强实现。 本以为书出了,这项工作也就自然结束。没想到了2022年,此书初版的负责人范新老师突然告诉我,说准备再版这书,命我写一篇再版序言。听到这消息,我当然高兴,但也有一丝惶恐。毕竟,这是八年前出版的老书了。须知在八年前,中美贸易战、中美技术脱钩还属于不可想象的事情,距美国方面第一篇鼓吹中美脱钩的大报告面世也还有一年时间。对照之下,现在的国际环境可以说发生了“断裂式”的变化。如此,书中内容还能引起人的共鸣吗? 这个问题我自己肯定没法回答。 不过细细地捋一下这几年的国际形势,会发现在巨大的变化之下,有几点基本现实还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第一,美国的霸权正在衰落,但它现在仍然是世界上不错大的国家,也是专享有能力对我们造成全局性影响的国家。对这样一个对手,我们的研究不是多了,而是不够。 第二,中国的崛起仍然是进行式,而不是完成式。对于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借鉴仍然必要。 第三,中美关系可能进入一个危机频发期或者说高度脆弱期。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到一定程度,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往往趋于紧张,进入一个危机常态化的阶段。从崛起大国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最为关键,同时风险也优选。8月初台海发生的事情及其后续表明,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高风险阶段,有些问题上的僵局已经越来越明显,“破局思考”靠前的紧迫。 我想,只要上面这三点能成立,那么《帝国定型》除了管窥历史之外,应该还能提供一点现实意义。不过,这些只是作者所想。新的背景下此书究竟价值如何,还得由读者去评判。 ——徐弃郁2022年于北京 文摘 19世纪末,当美国人狂热地讨论通过海外贸易扩张来解决国内的生产过剩问题,或者讨论继续向太平洋方向“西进”以克服“边疆关闭”问题时,他们脑海中都隐隐约约有一个最终目标——亚洲,更确切地说是中国。 美国当然不是第一个垂涎中国市场的西方国家。早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辽阔的幅员就极大地刺激了英国商人的想象力,在他们看来,几亿中国人只要每人买一件他们的商品,就足够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地的所有工厂运转好几年。到19世纪末,美国商人同样对神话般的中国市场充满期待,甚至用的语言也基本和以前的英国商人一样,只是把工厂的地点换成了美国:如果每个中国人买一蒲式耳(在美国约为35.238 升)美国面粉,那么美国全部的小麦都将告罄;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天哪怕只买一片饼干,美国全国的工厂都要没日没夜地加班赶工。在美国商界眼中, 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能提供“无限可能的”巨大市场,1898年一份商业杂志就激动地宣称:“在中国有四亿人口, 是美国人口的五倍还多。这四亿人的需求每年都在增长, 这是多大的市场!” 从当时的贸易情况看,美国对华贸易规模并不大,但增长速度相当快。1898年美国对华出口额(不包括对香港)约1000万美元,1899年为1400万美元,只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左右。不过,从1890年到1900年这十年间,美国对华出口却实现了200%的增长,而制成品的对华出口在1895年到1900年内更是实现了400%的惊人增长。这种势头极大地影响到美国商界的对华预期。势力庞大的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就指出,对华贸易“仅仅处于初步阶段”,拥有“巨大的可能性”,美国中西部商界的主要代表——芝加哥商会更是认为中国市场将带来“以往没有任何国家遇到过的”机会。甚至连一些欧洲人也认为,美国对华贸易的快速增长表明,1890年代末的美中贸易同未来发展相比“还仅仅处在婴儿阶段”。而对棉花、煤油等行业来说,对华出口已经是巨大的既得利益。以棉花行业为例,在1887—1897年间,美国向中国的棉花出口量增加了121%,出口额增加了59%,占中国棉花进口总量的份额也从1887年的22.3%上升到1897年的33%。中国则成为美国棉花出口的优选市场,占其出口总量的50%。在出口刺激下,美国棉花产区(主要是南部各州)的棉花加工也不断扩张,棉锭数量在1889—1900年间增长了194%。到1890年代末,以棉花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美国南部各州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南卡罗来纳州的棉花商1899 年在给国会的请愿书中就写道:“你可以马上看到对华贸易对我们的重要性:它就是一切。” 从全球贸易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就更大了。1890年后,随着美国商品潮水般地涌向海外市场, 欧洲国家越来越感受到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1895 年就把“共同对付美国威胁”作为拉拢俄国的一张牌,1897 年又建议欧洲大陆国家联合起来“将大西洋彼岸的竞争者关在门外”。而真正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