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人性、美”,作为现代文学大家、华语散文的一代文宗,梁实秋在其60年写作生涯中创作的文学作品完美突出地体现了这两点,是其心灵和阅历的完美融合,是留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为此,我们从中精选了梁实秋1920-1987年创作的文章,并依据中高考作文题材和大师的写作特色,选编了人物卷、叙事卷、美食卷、抒情卷、读写卷、议论卷6类,每类文章独立成册,不仅可以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经典范本。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是梁实秋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文学作品全编。共6册,适合7-15岁中小学生阅读。特别精选182篇梁式经典佳作,完整收录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和历年语文中高考试题篇目。共配有75幅林帝浣精美国画彩插,艺术加持,优秀的传统文字和精美国画的强力携手,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美商培养同时,让优秀的传统从小浸润中小学生的心灵。梁式文章,文如其人,谐趣迭生,庄谐并存,于常情展露其对人性及世事的精辟了解。以文采和深刻见长,文白融合,中外逢源,古今无阻,于微尘中悟到三千大千世界,于自然景色、平凡小事中想见造物的伟大与神奇。他在创作中倡导真诚,主张文学应反映亘古不变的人性,反对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学。梁实秋的文字清新淡雅,闲逸超级脱,或描摹社会世相、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莳花弄草,俗常生活随意的一个平凡小物,均可信手拈来,于困苦陋劣儒雅以姿一笑应之的雅舍,表达母爱伟大众生有情万物有灵的猫,北京人独有展露地方风味的豆汁儿,透瞥时代演进习俗文化的衣裳,尽显世态万相人有千面的让座…… 无不体现了他意蕴深远、隽永简洁的文字特色,“在妙语连珠里领略众生万象,于会心一笑中看清千百人生。”读者可以从其真朴的叙述中体悟“爱国、尊师、重友、中庸、热爱生活”的人生道理,从其闲适纯美文字中获得美好的文学体验。
梁实秋(1903-1987)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等,浙江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学贯中西,文艺实践多面向,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纪录。他在创作中倡导真诚,主张文学应反映亘古不变的人性,反对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学。以擅长写幽默风趣的闲适小品文闻名于世。其文笔简洁,风格恬淡,谐谑有趣,意韵深远,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人性的关怀,创作的作品如《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多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和中高考试题。 林帝浣: 中国节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绘画者。 《中国诗词大会》舞台水墨绘制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应联合国总部之邀,赴联合国讲中国文化,作品在日本、希腊、西班牙等国巡展。 漫画作品成为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题,瞬间被家长和学生群体热议。 华为主题特邀艺术家。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