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嫉羡和感恩 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选

嫉羡和感恩 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选

  • 字数: 2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奥)梅兰妮·克莱因 著 姚峰,李新雨 译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19944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精神分析史上,梅兰妮·克莱因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有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本书收录了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梅兰妮·克莱因过世之前的著作,其中还包括了在1963年她辞世以后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这些几乎囊括了克莱因毕生最重要的文献,也成为其著述的高峰。
在《嫉羡和感恩》中,克莱因引入了新的观念:嫉妒在儿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强调嫉妒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发现的阴茎嫉妒;然而,克莱恩对于嫉羡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当今,大部分的精神分析师都非常熟悉克莱因所述的早期客体关系,许多分析师甚至使用她的发现与概念而不明就里。她的许多思想已经被纳入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维当中,且仍在世界各地流传和发展;其著作的启发性与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对于喜欢精神分析的读者来说,克莱因的这本著作绝对值得学习与收藏。
目录
译者序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梅兰妮·克莱因及其生平
第一章关于某些分裂机制的评论(1946)
第二章关于焦虑与罪恶感的理论(1948)
第三章关于精神分析结束的标准(1950)
第四章移情的起源(1952)
第五章自我与本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
第六章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
第七章论婴儿行为观察(1952)
第八章精神分析的游戏技术:其历史与重要性(1955)
第九章嫉羡与感恩(1957)
第十章论心智功能的发展(1958)
第十一章我们的成人世界及其在婴儿期的根源(1959)
第十二章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的评论(1960)
第十三章论心理健康(1960)
第十四章关于《奥瑞斯忒亚》的某些省思(1963)
第十五章论孤独感(196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