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京梦华录》是一部适读性非常强的史料笔记。它号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又被戏称为“北宋东京汴梁生活指南”,为每一个读者打开了窥视宋人生活的窗口。跟随作者孟元老,读者们可以看到一千年前那座繁华的大都市,它的城墙街道、河流桥梁、宫苑官署、店铺园林,看到隆重的朝廷大典、热闹的民间习俗、诱人的美食、狂欢的节日,还可以看到生活在这座城中的皇帝后妃、王公贵戚、文武百官、细民百姓,他们一天到晚的生活日常,一年四季的劳作游乐,从中可以体会出北宋城市文化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安稳、太平岁月的和美。 2.三全本《东京梦华录》 大的特点是注释详尽,力求将北宋东京汴梁从纸上的平面的城还原为立体的有温度的城。所以三全本《东京梦华录》的注释不仅通过引用大量资料对字词、名物、典章制度等进行了准确的解释,还引用了很多相关轶事、诗文,使得一座座城门、一条条街巷、一幢幢屋宇都鲜活起来。当那些冷冰冰的名词和人们熟悉的苏东坡、欧阳修、李纲、宗泽、高俅、蔡京、福康帝姬、小刘后等相联系,这座城就仿佛一个老朋友,从历史烟尘中慢慢走来,微笑着出现在今人眼前。为了让枯燥的名物解释更有趣、更让人印象深刻,注释中还引有一些趣事,如卷十“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对北宋历代皇帝出席重大典礼时乘坐的玉辂(显庆辂)的注释、卷二“朱雀门外街巷”对印祥池即凝祥池的注释等。 3.三全本《东京梦华录》明白揭示了孟元老的“隐微写作”方式,如同对层层叠压的开封城的考古一样,揭开了《东京梦华录》风俗志、地理志外表下,探讨北宋灭亡,批判徽宗朝政的真正用意。对这层用意,历来就被人或深或浅地谈论,但多为含糊其词,从来没有被认真地探究过,三全本《东京梦华录》通过“前言”中的系统论述、“题解”中的专题讲解、“注释”中的细节展示,首次将其明白揭示了出来。
前言
自序
卷一
东都外城
旧京城
河道
大内
内诸司
外诸司
卷二
御街
宣德楼前省府宫宇
朱雀门外街巷
州桥夜市
东角楼街巷
潘楼东街巷
酒楼
饮食果子
卷三
马行街北诸医铺
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
大内前州桥东街巷
相国寺内万姓交易
寺东门街巷
上清宫
马行街铺席
般载杂卖
都市钱陌
雇觅人力
防火
天晓诸人入市
诸色杂卖
卷四
军头司
皇太子纳妃
公主出降
皇后出乘舆
杂赁
修整杂货及斋僧请道
筵会假赁
会仙酒楼
食店
肉行
饼店
鱼行
卷五
民俗
京瓦伎艺
娶妇
育子
卷六
正月
元旦朝会
立春
元宵
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
十五日驾诣上清宫
十六日
收灯,都人出城探春
卷七
清明节
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
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
驾幸琼林苑
驾幸宝津楼宴殿
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驾幸射殿射弓
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
驾回仪卫
卷八
四月八日
端午
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是月巷陌杂卖
七夕
中元节
立秋
秋社
中秋
重阳
卷九
十月一日
天宁节
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立冬
卷十
冬至
大礼,预教车象
车驾宿大庆殿
驾行仪卫
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
驾诣青城斋宫
驾诣郊坛行礼
郊毕驾回
下赦
驾还,择 诣诸宫行谢
十二月
除夕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