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好喝!3分钟爱上中国茶
字数: 25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茶的故事
出版日期: 2020-05-01
商品条码: 978757130950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百万粉丝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茶的故事”首部力作,一本美妙的泡茶、喝茶、鉴茶指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名茶学家陈宗懋、刘仲华,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总导演王冲霄,亲笔作序推荐。 精选线上百万茶友关心的高热度话题,人人看得懂、有收获的茶知识轻科普。 每一章都可以扫码提问,随时为您解答疑惑,这是一本内容可延伸、可对话的茶书。 用一杯茶的时间,感知生活的幸福。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茶文化和知识的百科图书。本书从一杯好喝的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益处着眼,从历史讲到当下,从产地讲到茶桌,囊括了茶叶的选购、储存、冲泡、品饮等方方面面。全书分为八章:什么是茶、喝茶的常识、怎样泡好一杯茶、如何挑选合适的茶具、如何品味一杯茶、哪款是你最爱的茶、如何选购茶、中国人的茶生活。本书以独特的角度诠释了如何从众多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对于茶的历史文化、诸多品种的介绍、冲泡与品饮等,能够带给读者全然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作者简介
茶的故事,一个专注于茶的公众号,一位您身边的茶专家。2013年创立,倡导“茶的根本,在于一杯好喝的茶汤”的理念,每天分享有趣、有料、与日常饮茶相关的茶知识。 持续保持茶行业微信公众号粉丝规模第一。新榜中国微信公众号500强,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媒体支持机构。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茶
一杯茶在身体里的旅行2
喝茶有什么好处4
中国茶分几类?有什么区别6
茶树与茶叶:红茶树上长红色茶吗9
药用、食用、饮用,茶的数千年历史总结10
你曾旅游过的那些名山,都盛产什么茶14
茶叶中的“杀青”是什么意思16
茶叶为什么会有各种形状18
什么是茶的烘焙20
第二章/喝茶的常识
不同体质的人该喝什么茶24
一天之中,该怎么喝茶26
不同季节该喝什么茶28
不同年龄段,喝茶要注意什么32
女性喝茶,要注意几个特殊时期35
儿童到底能不能喝茶34
喝茶伤胃还是养胃38
“醉茶”是怎么回事40
喝茶真的能解酒吗41
喝茶到底能不能减肥42
茶沫脏吗?对人体是否有害44
隔夜茶有毒,是真的吗45
喝茶失眠?就看你怎么喝46
六招教你保存好心爱的茶48
不可不知的茶渣妙用50
第三章/怎样泡好一杯茶
水为茶之母,选好水才能泡好茶54
掌握3个窍门,新手也能泡好茶56
投茶量应该怎么把握58
泡茶时到底是先加茶还是先加水60
注水方式也会影响茶的口感62
洗茶、润茶、醒茶有什么区别64
茶叶越耐泡,说明品质越好吗66
煮茶是怎么回事68
如何像茶艺师一样优雅地泡茶70
第四章/如何挑选合适的茶具
不同材质的茶具有什么差异,该怎么选76
常用茶具,你都用对了吗80
用对这些茶具,让泡茶更有仪式感84
怎样选一把适合自己的紫砂壶88
别把好壶养废了91
茶具清洁,让你的茶桌焕然一新94
学会这个拿盖碗的手势,不烫手还好看96
专题一/了解几种小茶具,像茶艺师一样
泡茶98
第五章/如何品味一杯茶
一看就清晰的喝茶维度102
干茶的信息103
茶汤的颜色106
茶这么香,是不是添加进去的108
茶的滋味110
叶底的信息113
喝茶为什么会有回甘114
喝茶会出汗是怎么回事116
为什么茶中会喝出酸味118
为什么有时喝茶会喝出“水味”120
香精茶该怎么分辨122
劣质茶的6个信号124
不苦不涩不是茶吗126
第六章/哪款是你最爱的茶
西湖龙井,喝过才知春天味130
洞庭碧螺春,传说中的“吓煞人香”132
太平猴魁,出自黄山的清香味134
黄山毛峰,雀舌状,兰花香136
六安瓜片,“重口味”喝出内涵138
信阳毛尖,好一幅杯中景色140
安吉白茶,绿茶中的另类142
福鼎白茶,工艺最纯粹的好茶144
君山银针,黄汤黄叶满口香147
大红袍,不是红茶而是乌龙茶149
铁观音,风靡全国的乌龙茶152
凤凰单丛,茶叶中的香水154
台湾高山茶,高山云雾孕育乌龙精品156
东方美人茶,被虫子咬出来的好茶160
正山小种,世界红茶的发源162
滇红,就是云南的浓香滋味164
祁门红茶,用香气征服世界166
英德红茶,香飘海外的中国红茶168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上的粗犷醇厚170
六堡茶,一味祛湿解热的“良药”172
普洱茶,时光的轮转尽在这杯茶汤174
柑普茶,陈皮与普洱的完美结合177
茉莉花茶,越喝越美的养颜茶179
抹茶,古典又时尚,可以吃的茶182
专题二/白茶,久藏更好喝184
专题三/普洱茶怎么泡才好喝186
第七章/如何选购茶
好茶的5个通用标准190
不同季节的茶有什么区别192
明前茶、雨前茶到底差别在哪里194
茶上的毫毛是什么196
想收藏茶叶,一定要知道这些常识198
拼配茶和纯料茶,到底哪种好201
高山茶与平地茶该怎么辨别203
茶叶老、有茶梗,是品质不好吗206
避免买到陈茶的几个窍门209
第八章/中国人的茶生活
这样搭配,让你的茶桌更好看212
细节处读懂中国茶礼仪214
向往的生活,把茶日子过成了诗217
茶的五大精神220
何必出远门,喝茶也是一场修行223
摘要
药用、食用、饮用,茶的数千年历史总结 茶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健康饮料,它来自于一种山茶科常绿植物的鲜绿叶片。茶在历史上扮演过很多重要的角色,它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药材,它是文人写作的主题,它也是稳固边疆的重要战略物资;它救过无数人的性命,它也曾让各民族为之大打出手,爆发战争。 药用:茶与中药的不解之缘 茶走上历史舞台,要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 传说神农氏就地煮水,旁边树上的叶片偶然飘落入锅中,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水有了味道。人们饮用后神清气爽,焕发神采,由此发现了茶树的存在。不过那时的茶还叫“荼(tu)”。《神农百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神农究竟有没有中这么多毒,无可考证,不过至少说明一件事:茶是有药理作用的。 曾有人猜测,当人还住在山洞里,每天需要在树林中捕猎时,就已经能认出茶树了。这可是一个推荐的技能,因为人们外出需要多日才能返回,对各种功能性的植物要非常了解才能生存下去。茶树的叶子可以直接放在嘴里咀嚼,让头脑保持清醒,同时满口生津,清热解毒。将茶叶嚼烂后敷在伤口上,还能杀菌消炎,实在是山中生活推荐良药。 于是茶叶成为一种药材,被广泛使用在药方中。然而当时茶叶还是不易获取的,要像采药一样去山里寻找。直到3000年前,在四川雅安的蒙顶山上,一位叫吴理真的道士成功将茶树品种驯化,让茶成为一种农作物。 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一种野生植物转变成可种植的经济作物,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比如长势、抗病抗虫、应对恶劣天气等。在现代科研条件下,想要培育一个新品种都需要好几十年的努力,可想那时的艰难。 食用:从吃茶到饮茶 虽然,种植茶树让更多的人喝茶成为可能,不过,此时离人类优雅地品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民以食为天,精神富足的前提是要填饱肚子,因此,茶叶在成为国民饮料之前,是先被作为一种食材使用的。由于它药效温和,能够和其他食物一起做成菜,每天吃都没关系。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人们将茶和其他植物的叶子捣烂,加上米饭、肉末等,做成一道凉拌饭食,这种饮食习惯持续了上千年。1973年,长沙马王堆曾出土用茶叶做成的苦羹,有专家认为这种苦羹就是用茶与米做成的茗粥。如此说来,秦汉以前人们食茶已成普遍的习俗。到了唐代,即使茶文化盛行,已经开始煮饮茶叶,但人们依然习惯在其中加盐、姜、橘皮等。 在华南地区,以客家人为主传承下来的“擂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擂茶一般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入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日常发热感冒、头痛等,喝一碗热乎乎的擂茶,食疗效果明显。曾经老百姓因为各种原因南迁,可在中原就有的茶食习惯没有改变,而且味苦清凉的茶,帮助了客家人民抵御南方的瘴气,免了许多疾病之苦。 烹饪的发展其实在慢慢地带动茶叶的饮用,以前人们只会煮、烤这些简单原始的烹饪方法时,茶叶的味道是相对单一的。当人们学会蒸之后,慢慢有了蒸青绿茶出现。蒸汽的高温杀死茶叶中的活性酶,叶片保持鲜绿而不会变红,口感清苦爽口。绿茶由此诞生,并且在唐宋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代时兴煎茶煮饮,将茶叶炙烤、研碎后再煮,还要加盐或姜调味,这在陆羽的《茶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至宋朝时,则将茶直接磨成细腻的粉末,放入碗中,注入热水后搅打,产生丰富的泡沫后,连汤带水一起饮用,被称为点茶法,这与现在花式咖啡的奶泡十分相似。这一方式由日本大广心禅师在杭州径山寺习得,并带回日本,逐渐演变为仪式感极强的日本茶道,蒸青绿茶和由其演变而成的抹茶,成为日本饮茶的主流。 在中国,点茶法还顺势将建盏流行起来,这是一种产自福建南平的深色茶碗,它最适合点茶后观赏绵密的泡沫。 P10-1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