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美]海明威 著 张建平 译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815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3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海明威经典非虚构作品之一,一部海明威自评为堪与“虚构作品媲美”的“绝对真实的书”。 2 原版点线插图贯穿全书,版式别致,气质文艺。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海明威文集”一种,是一部海明威自评为堪与“虚构作品媲美”的“绝对真实的书”。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了1933年秋至1934年春与妻子及友人在东非肯尼亚的狩猎旅程,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与动物斗智斗勇的惊险场面,聆听到非洲独有的狮吼捻叫;同时,海明威也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好胜心和妒忌心,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表现了男子汉的率性坦诚和真男人的人格魅力,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很好读本。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是一名美国记者和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的小说家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实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935年,一个老渔民告诉海明威自己曾经捕猎到一条大马林鱼,但是后来被鲨鱼吃掉。老渔民的这段传奇经历引起了海明威的兴趣,他决定把老渔民的经历写成小说介绍给读者。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结果在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时间。1951年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友人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目录
"【目录】:卷首语 第一部 追猎与对话 第二部 记忆中的追猎 第三部 追猎与失败 第四部 以追猎为幸福 "
摘要
    第一章
     我们正坐在万德罗博猎人们在盐碱地边用大小树枝搭成的埋伏处,听见了卡车驶来的声音。起先它离得很远,谁也说不出那是什么声音。接着它停下了,我们就希望根本没什么声音或者也许只是风声。然后它慢慢地靠近,这会儿错不了啦,声音越来越响,最后带着一连串折磨人的、不规则的响亮爆裂声,紧贴着我们身后继续往大路另一头驶去。两个追猎手中爱表演的那一个站了起来。
     “完了,”他说。
     我把手按在嘴上,示意他坐下来。
     “完了,”他又说,并且把双臂摊得很开。我向来不喜欢他,这时更不喜欢了。
     “等一会再说吧,”我轻声说。姆科拉摇摇头。我看着他乌黑的秃脑瓜,他把脸侧过去了一点,于是我看见了他嘴角上稀稀拉拉的中国式胡子。
     “没用的,”他用斯瓦希里语说。
     “再等一会儿,”我对他说。他又低下头来,这样就不会暴露在枯树枝上面。我们坐在这隐蔽处的尘土里,直到天色太黑,我无法看清步枪上的准星;但是再也没有什么动物前来。那个爱表演的追猎手不耐烦了,显得坐立不安。最后的天光消失前不久,他悄悄地对姆科拉说,天色太黑,没法儿开枪了。
     “你住口,”姆科拉对他说。“就算你看不见东西了,老板也照样能开枪。”
     另外那个追猎手,受过教育的那个,用一根尖树枝在他黑腿的皮肤上划拉出自己的名字,阿布杜拉,又一次显示出他是受过教育的。我看着他,并不表示赞赏,而姆科拉看着那几个字,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过了一会儿,那个追猎手将名字划掉了。
     我趁着余辉作了最后一次瞄准,尽管把瞄准器上的孔径调大,还是发现无济于事。
     姆科拉在观察。
     “没用的,”我说。
     “是啊,”他用斯瓦希里语表示同意。“回营地吗?”
     “对。”
     我们站起身来,走出埋伏处,穿越树丛往外面走,踩着沙土,在树木间和树枝下摸索着走回大路。汽车停在大路前面一英里的地方。我们走到车旁,司机卡马乌打开了车灯。
     那辆卡车坏了我们的事。那天下午我们将车停在路上,小心翼翼地走向盐碱地。前一天下过一点雨,但并不足以将盐碱地淹没,这盐碱地无非是一块林中空地,有一摊地方给弄成一个个深泥塘,由于动物前来舔盐,舔掉了泥土,把四周舔出一个个坑,而除了较小的捻刚踩出来的许多脚印外,我们还看见前一天晚上到过盐碱地的四头大公捻的一道道心形的新鲜脚印。从脚印和被踢成堆的含草的粪便来看,还有一头犀牛每晚都去那里。埋伏处就搭在离盐碱地一箭之遥的地方,我们坐在半是灰烬和尘土的坑里,身子后仰,双膝抬高,脑袋下垂,透过枯树叶和细树枝向外观察,我曾看见一头较小的公捻从灌木丛里出来,走到盐碱地所在的林中空地边缘,站在那里,脖子粗壮,一身灰色,模样漂亮,螺旋形的双角衬着阳光,这时我瞄准它的胸脯,但是不想开枪,生怕惊动傍晚肯定会来的较大的公捻。但是在我们听见卡车声之前,那公捻已经听见,逃进了树林,而所有其他正在行动的动物,不管是在平地上的灌木丛里的,还是穿过树丛从小山上下来、朝盐碱地走来的,听到了那爆炸似的哐啷哐啷声,都停了下来。过一会儿,等天黑了,它们还会再来;但那时就会太晚了。
     所以现在,我们坐在汽车里顺着大路的沙石路面行驶,车灯照出了蹲在近旁沙地上的夜莺的眼睛,直到车身快擦着它们,它们才略带惊慌地飞起来;白天旅人们沿着这条路西行,把此刻正在我们前方的闹饥荒的土地抛在他们身后,我们的汽车这时正开过他们点起的篝火;我坐在车里,枪托靠在腿上,枪管倚在左臂弯里,一瓶威士忌夹在双膝间,将酒倒进一只铁皮杯子,在黑暗中从肩上将它往后递给姆科拉,让他从水壶里往里兑水,我喝着这杯酒,今天的第一杯,也是这里优选的一杯,看着我们在黑暗中经过的密密的灌木丛,感受着夜晚的凉风,闻着非洲舒心的气息,我整个儿陶醉了。
     接着,我们看见前面有一大堆火。等我们驶到火堆前再驶过去时,我看清路旁停着一辆卡车。我让卡马乌停车,倒回去。等我们退回到火光里,看见有个身材矮小、长着罗圈腿的男人,头戴蒂罗尔帽,身穿皮短裤和开襟衬衫,站在打开车盖的汽车发动机前,四周围着一群土人。
     “我们能帮什么忙吗?”我问他。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