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证言

证言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850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证言》是《使女的故事》的续集,小说背景设置在前作结尾的十五年后,以三个不同的女性视角讲述使女们在原作结束后的命运。小说的灵感来源是剧集播出后观众关于基列国内部运作情况的提问,以及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几乎所有的国际文学奖和不计其数的其他奖励和荣誉,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国内外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其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 自从1969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之后,她的作品频频获奖,这也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她创作的三部优秀长篇小说《女仆的故事》(1985)、《猫眼》(1988)、《别名格雷斯》(1996)曾三次获得布克奖提名,最后凭借第十部小说《盲刺客》摘得了这项优选文学奖的桂冠。 阿特伍德的影响不仅跨越了国界,也跨越了文学领域。她一直十分关注美国文化对加拿大无所不在的强大影响和加拿大日益美国化的倾向;为抗拒这种倾向,她大力支持以推进独立的加拿大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阿南西出版社,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她帮助成立了加拿大作家协会,并曾任该作协的主席,还担任过国际笔会加拿大中心的主席。此外,她在《纽约人》等多种国际知名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短篇小说、评论等;她还应邀在美、英、德、澳、俄等国朗诵和演讲,扩大加拿大的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她开始关注另一领域——环境保护,显示了很强的生态意识,并因这方面的创作、论述和所采取的行动而获得环境保护和社会活动方面的荣誉和奖励。同时,她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政治:如反对美加自由贸易法案、为“大赦国际”组织的斗争在加拿大开辟阵地,等等。总之,在过去的约30年中,她一直以加拿大文学代言人的身份活跃在世界文坛,被列在“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加拿大人”的第五位。
目录
第一章雕像001
第二章珍稀的花朵007
第三章圣歌029
第四章寻衣猎犬039
第五章货车061
第六章六死掉073
第七章体育馆111
第八章卡纳芬123
第九章感恩牢139
第十章春绿色157
第十一章粗布衣173
第十二章舒毯189
第十三章修枝剪213
第十四章阿杜瓦堂225
第十五章狐狸和猫257
第十六章珍珠女孩265
第十七章完美的牙齿285
第十八章阅览室295
第十九章书房323
第二十章血缘331
第二十一章狂跳357
第二十二章当胸一拳367
第二十三章高墙387
第二十四章内莉·J.班克斯393
第二十五章醒来405
第二十六章登陆415
第二十七章辞别423
第十三届研讨会427
鸣谢438
译后记442
摘要
     23 我再醒来时已是清晨。我不知道几点钟了。要是睡过头了,上学会迟到吗?然后我想起来了:不用去学校了。我再也不用回到那所学校了,我知道的所有地方都不用再去了。 我躺在卡纳芬的某间卧室里,盖着白色羽绒被,还穿着T恤和打底裤袜,但没穿袜子和鞋子。卧室里有一扇窗,百叶窗是拉合的。我小心地起身。我看到枕头上有些红色,但那只是昨天的大红唇膏留下的印子。我不觉得恶心和头晕了,但很迷糊。我从上到下抓了抓头皮,拉扯了一下头发。只要我头痛,梅兰妮就会叫我扯一扯头发,那会加速脑部血液流通。她说,所以尼尔才那么做。 我站起来后,感觉更清醒了。我在一整面墙镜里照了照自己。我不是前一天的那个人了,虽然看起来很像。我打开门,光着脚,沿着走廊走到厨房。 埃达不在厨房里。她坐在客厅的一把安乐椅上,手捧咖啡杯。坐在沙发上的是我们走进圣怀会边门后见过的那个男人。 “你醒啦。”埃达说。成年人总是陈述明显的事实——梅兰妮也会对我说你醒啦,好像睡醒是了不起的大事情——我失望地发现埃达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 我看着那男人,他也看着我。他穿着黑色牛仔裤、凉鞋和灰色T恤,胸前印着两个词,一根手指即fuck you(去)的含蓄说法。,还戴着一顶蓝鸟队的棒球帽。我揣测着他知不知道自己T恤上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应该有五十岁了,但头发依然很黑很浓,所以也可能要年轻一点。他的脸就像起皱的皮革,一侧脸颊上方有道伤疤。他对我微笑,露出白牙齿,但左边少了颗臼齿。像这样少了颗大牙会让一个人登时有了非法之徒的气质。 埃达朝这个男人努了努下巴:“你记得以利亚吧,圣怀会的。尼尔的朋友。他是来帮我们的。厨房里有麦片。” “你吃完了我们可以聊聊。”以利亚说。 麦片是我喜欢的类型:圆圈型,豆类制。我端着碗走进客厅,坐在另一把安乐椅里,等着他们开聊。 但他们两个都没有开口。他们对视了一眼。我试探性地吃了两勺,以免我的胃还会不舒服。我只能听见自己咀嚼圆圈麦片的声音。 “长话短说,还是短话长说?”以利亚问。 “长话短说。”埃达说。 “行,”他说完就直视我,“昨天不是你的生日。” 我吓了一跳。“是的,”我说,“五月一日。我满十六。” “实际上,你还有四个月才满十六岁。”以利亚说。 你怎么能证明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肯定有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书,但梅兰妮把它搁哪儿呢?“我的保健卡上写着呢。我的生日。”我说。 “再接再厉。”埃达对以利亚说。他低头看着地毯。 “梅兰妮和尼尔不是你的父母。”他说。 “他们当然是!”我说,“你干吗这么说?”我感到泪水涌上了眼眶。又有一个空洞在现实世界裂开了:尼尔和梅兰妮在褪色,在变形。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怎么了解他们,也不清楚他们的过去。他们没有谈过以前的事,我也没问。大家都不会去追问父母的事——他们各自的往事,不是吗? “我明白这会让你很苦恼,”以利亚说,“但这很重要,所以我要再说一遍。尼尔和梅兰妮不是你的父母。很抱歉,说得这么唐突,但我们的时间不多。” “那他们是谁?”我说。我在眨眼睛。有一滴眼泪滑出来了;我把它抹掉。 “不是你的亲戚,”他说,“为了安全起见,你还是个婴儿时就被安排在他们身边了。” “这不可能是真的。”我说。但我已经没刚才那样坚定了。 “是应该早点告诉你的,”埃达说,“他们不想让你有烦恼。他们本来打算昨天告诉你的……”她没往下说,抿起了嘴。关于梅兰妮的死,她一直沉默不提,好像她们根本不是朋友,但现在我看出来了,她真心很难过。这让我更喜欢她了。 “他们的部分职责是保护你,保证你的人身安全,”以利亚说,“我很抱歉要由我来告诉你。” 这屋子里有新家具的气味,但我可以闻到更重的味道:汗津津的、壮实的以利亚散发出的自助洗衣房的肥皂味。有机洗衣皂。梅兰妮用的那种。以前用的。“那么,他们究竟是谁?”我轻声问道。 “尼尔和梅兰妮是非常宝贵、经验丰富的成员……” “不,”我说,“另外的父母。我的亲生父母。他们是谁?他们也死了吗?” “我再去倒点咖啡。”埃达说着,起身进了厨房。 “他们还活着,”以利亚说,“至少昨天还活着。” 我瞪着他看。我在想他是不是在撒谎,但他为什么要撒这种谎呢?如果他要编个故事出来,显然可以编出更好的谎言。“我全都不相信,”我说,“我甚至不知道你干吗要说这些。” 埃达拿着一杯咖啡回来了,她说谁想喝就自己去倒,还说我也许需要一点时间把所有事情想明白。 什么事情?有什么好想的?我父母被杀害了,但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而是奉命上岗替代他们的另一组父母。 “什么事情?”我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法想。” “你想知道什么?”以利亚用慈悲但疲惫的声音问道。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的?”我问,“我的亲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