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
字数: 505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 张国刚
出版日期: 2020-09-01
商品条码: 978710734559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历史是优选的老师。”怎样在当今时代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人物,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是历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意义;如何让历史在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发挥其原本的作用,也是史学研究者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本书作者张国刚教授从这些角度出发,以纵横东西的视野广度和贯通古今的思维深度,重点关注《资治通鉴》作为史著的鉴赏价值,深剖其中蕴含的历史智慧,以期做到“读史使人明智”。
本书是张国刚教授在学术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俗化,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选取历史节点,摘寻经典故事,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地讲述从战国三家分晋至隋唐五代这段时期的历史。在战国时期,选取了智伯、魏文侯、吴起等人物,以及围魏救赵、商鞅变法等事件;秦汉时期,选取了嬴政、刘邦、霍光、刘秀等人物,以及赵高亡秦、王莽新政、汉末群雄相争等事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取了石勒、谢安、高欢等人物,以及刘裕开国、冯太后改革等事件;隋唐五代时期,选取了隋文帝、魏征、郭子仪、裴度、李德裕、唐宣宗、朱温、李存勖等人物,以及永贞革新、朱温灭唐等事件。其中既有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也有独到深刻、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
本书在正文边栏,设有“通鉴识读”栏目,配有与正文内容相适应的《资治通鉴》原文,将作者解读与原典记载相搭配,启发思考,使读者一目了然。
作者希冀能通过《资治通鉴》中的经典史事,娓娓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千古历史中的智慧,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巨著一变而为精简通达的读本,以飨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担任汉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特里尔大学客座研究员与教授多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文津图书奖等。著有《唐代官制》《唐代藩镇研究》《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德国的汉学研究》《唐代家庭与社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资治通鉴启示录》《治术:周秦汉唐经世之道》等。
目录
战国——时代变迁
智伯的覆亡
魏文侯的治术
吴起的人生悲剧
千古高手——围魏救赵
爱作秀的卫嗣君
齐威王的故事
商鞅的变法之道
秦国的对外战略
赵武灵王的英雄短歌
秦赵外交角力与军事抗争
赵国名将之死
秦汉——大风飞扬
嬴政:从弃儿到祖龙
赵高:三个步骤灭亡秦朝
不要“面子”的刘邦
汉初的“一朝两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霍光:“昭宣中兴”的功臣
王莽:登帝位与行变革
秀才刘秀的造反之路
党锢之祸——东汉知识分子的灾难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
乱天下者何进也
袁绍:打烂一手好牌
曹操:生杀予夺有规律
刘备的仁厚与坚忍
江东名将周瑜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
司马懿的上位史
两晋南北朝——风云激荡
“居治忘危”的晋武帝
魏晋风度的底色——从何晏到王衍
文盲皇帝石勒
风流宰相谢安
刘裕:开国皇帝埋祸根
萧衍:“不想出家的学者不是好皇帝”
三朝元老崔浩之死
北魏“一姐”冯太后
一代枭雄高欢
宇文家族的偏霸事业
隋唐——盛衰治乱
隋文帝的影响力
高颎被杀——隋朝兴亡的转折点
隋炀帝为何丧国
魏征:不做忠臣做良臣
唐玄宗:走过盛世与乱世
圆满人生郭子仪
奇士李泌
唐德宗改革始末
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裴度:“元和中兴”贤相
李德裕:“萧曹避席”的大政治家
唐末五代——山河破碎
日落长安——唐宣宗时期的政治
唐代后期宦官专权
草莽英雄朱温的一生
后唐庄宗的戏剧人生
再论石敬瑭割让燕云
两次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
春花秋月话南唐
后记
摘要
智伯的覆亡 这是《资治通鉴》讲的第一个故事。 智伯(公元前506—前453)是春秋末期主持晋国国政的权臣,是智氏家族的大家长。当时,智氏与赵氏、魏氏、韩氏四大家族掌控着晋国的大权,智伯执政后,晋国朝政呈现出智氏一家独大、力压三卿的局面。可是后来在晋阳之战中,实力不错的智氏反倒落败——智伯被杀,智氏家族灭亡,领土也被其他三家瓜分殆尽。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伏笔:选谁来当接班人 从选定接班人的那一刻起,智氏、赵氏两大家族的命运就开始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 晋国是周成王“桐叶封弟”而建立的诸侯国。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弟弟周公旦辅政。年幼的周成王有一次与弟弟叔虞玩耍,把一片桐叶剪成玉圭形状,送给叔虞,开玩笑说:“把这个分封给你!”周公提醒他,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将黄河东边一块叫作唐的地方分封给叔虞。叔虞因此又称唐叔虞,姬姓晋氏,叔虞之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但晋悼公之后,由于国君平庸,驾驭能力不济,晋国的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家坐大,晋国虽然外面的架子还在,但内部的分裂日趋严重。到了晋定公时期,六卿内斗越发激烈,范氏、中行氏两大家族被瓜分消灭,剩下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四大家族掌控晋国的大权。其中尤以智氏家族权势最为煊赫。 但是,智氏家族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为强大的智氏家族以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当时,智宣子决定选嫡子智瑶为嗣卿。族人智果不同意,他认为智瑶虽然有五大优点——美鬓高大、射御兼通、才艺超群、善辩能文、强毅果决,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仁,即为人刻薄寡恩,缺少仁德之心。怀着不仁之心,用才能去驾驭别人,谁能忍受得了呢!智果甚至断言道:“如果真的立智瑶,智氏家族一定会灭亡。”但是,即便族人如此激烈地反对,智宣子最终也没有改变想法。 与智宣子相反,赵氏家族在考虑接班人选的时候,表现谨慎稳重得多。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赵简子决定先考考他们,再决定选谁做继承人。他把两支写着教导青年修身自勉的“训诫之辞”的竹简,分别交到两个儿子手上,嘱咐他们把竹简上的内容牢记在心并保管好竹简。三年之后,赵简子再问起他们,发现大儿子伯鲁把“训诫之辞”忘得精光,竹简也不知所终;小儿子无恤却背得滚瓜烂熟,竹简也随身带着。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更贤明,就把他选为继承人。赵无恤就是后来的赵襄子。 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智宣子和赵简子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前者不顾族人的反对,坚持“立嫡”;后者则打破周制,选择“立贤”。从选定接班人的那一刻起,智氏、赵氏两大家族的命运就开始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 二、冲突:智伯挑起了战争 赵氏的拒绝让智伯很恼火,他联合韩、魏两大家族出兵攻打赵氏。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继承了他的爵位,世称智襄子或智伯。智伯主持晋国国政,处事强霸骄横。 有一次,他与韩康子、魏桓子饮酒,在席上戏弄了韩康子,又侮辱了韩康子的家臣段规。智果知道后,警告他说:“您侮辱了别人而不提防人家报复,大祸就要临头了!”智伯傲慢地说:“灾祸只能由我降给别人,我不兴起灾难,谁敢胆大妄为呢!”智果无奈,不再言语。 智伯越发膨胀。公元前455年,他假借晋侯之命,以恢复晋国霸业为由,向赵、韩、魏三卿各索取一个万户之邑。 对于这个要求,韩康子自然不同意。辅臣段规却劝说道:“智伯贪图财货,刚愎自用,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他一定会率兵攻打我们;而答应他的要求献出土地,不仅能使韩氏免于祸患,还能把祸水外引。智伯这次顺利地得到了土地,一定会更加傲慢,进而把矛头指向他人,到时我们可以静观其变。”韩康子觉得很有道理,就给了智伯一座万户的城邑。 魏桓子一开始也觉得智氏无故索要土地,实在是欺人太甚,打算拒绝,但他的辅臣任章却建议先采用骄兵之策麻痹智氏,再暗中结交利害攸关的盟友,共同对付智伯。他说:“平白无故就索要别人的土地,这必定会引起其他家族的畏惧;我们答应他的要求,他一定会更加骄横。他因骄横而轻视他人,我们因畏惧而团结一致。如此一来,智氏不会长久了。”老谋深算的魏桓子明白了任章的用意,也痛痛快快地把一座万户之邑给了智伯。 但是,面对赵氏家族时,志得意满的智伯碰了钉子。赵氏坚决抵制智伯索地的要求,说:“先祖留下的祖业,怎么能随便割让给他人!”赵氏的拒绝让智伯很恼火,他联合韩、魏两大家族出兵攻打赵氏。 面对来势汹汹的智氏联军,赵襄子有三个战略要地可以避难:长子、邯郸和晋阳。长子城高池深,邯郸粮草丰足,但赵襄子都不去,而选择去晋阳。他认为城高池深,说明老百姓的徭役繁重;粮草丰足,说明老百姓的赋税沉重,都不足以依恃。相反,赵简子在世时,命尹铎治理晋阳,轻徭薄赋,晋阳人心最可依赖。于是,赵襄子选择晋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