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唐长安行 详解大唐生活呈现长安城中的烟火人间

大唐长安行 详解大唐生活呈现长安城中的烟火人间

  • 字数: 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董海鹏,王志成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2241460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蒙曼推荐,王双怀作序审定 行走大唐推荐手账:极简大唐历+卫东青工作室手绘唐长安城地图+唐代帝后世系图+陕师大教授题写簪花小楷唐诗 “天可汗之都”——唐长安城 东西两市 一百零八坊 胡姬舞胡旋 士子斗文章 这里承载着恢弘的盛唐气象,也包容着千家万户、市井人情 安居、立业、婚嫁、消遣…… 大唐长安人的一生,积淀在这天朝上京,也镌刻于今天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大唐长安行》,详解大唐生活,带你沉浸式体验长安城中的烟火人间和很好繁华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带大家进入一个大唐“元宇宙”,让大家有仿佛正生活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真实感受,甚至能闻到气味和芳香,观察到人们的脸部表情,能走进胡姬酒肆、东西两市、一百零八坊或曲江胜景之中。 书中选取的故事既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契合,让各位体验全面、真实的唐朝各阶层的生活,或许亦可引发大家对社会理性、人文感性的思考。
作者简介
董海鹏,山东青州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宝鸡文理学院讲师。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中华通历》、《帝范臣轨庭训格言》等书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王志成,河北廊坊人,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主要从事媒体文字工作,先后担任电视台新闻播音员、记者。现为国内主要商业网站地方站文化编辑、频道主编、中心负责人。 王双怀,男,汉族,1961年生,陕西铜川人。历史学博士,生态学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建成两门重量课程,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先后出版学术著作近40部,代表作有《唐代历史文化论稿》《历史地理论稿》 《中国西部开发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问题探索》 《明代华南农业地理》 《二十五史干支通检》 《中华通历》等。
目录
壹 读书应考
先看招生简章
读书改变命运
关于考试作弊
要正确炒作自己
名落孙山怎么办
贰 为官从政
从服饰看官员级别
金榜题名不等于已经入仕
唐代官场的“职业手册”
唐朝官员的“朋友圈”
唐朝官员的一天
力挽狂澜的地方官
不愿退休的老臣
宰相职位也危险
唐朝官员的福利
没武功能否当武将
叁 娶妻生子
那些像风一样的女子
你想娶公主为妻吗
几个有趣的婚姻故事
唐朝的“天价彩礼”
不会做诗难迎亲
唐朝的离婚协议
肆 买房安居
几位房主的血泪史
令人称羡的很好豪宅
唐人的“住宅勘察师”
唐人的家居美学
唐人的家装实用贴
伍 追求时尚
大唐“百变秀”
女孩喜欢的美发造型
帅哥讲究的穿搭
南北方服饰的差异
称谓也要赶时髦
跟着富豪学经商
“法师”也是一种职业
陆 享受英食
唐朝的花式美食图鉴
唐朝的茶酒“顽王”
唐代的“饭局”
唐人喜欢吃什么肉
资深美食家的“神仙吃法”
“吃货”喜欢的小吃
种类繁多的面食
柒 游乐消连
旅游请带身份证
选择交通工具
如何避免住“黑店”
出行请用大唐地图
长安一日游路线
斗鸡神童的精彩表演
见识一下唐代的围棋高手
想参加马球比赛吗
在唐朝如何“买东西”
盛况空前的“曲江宴”
不期而遇的凡人善举
逛逛唐朝的“解忧杂货铺”
见识一下道教的“法力”
参考书目
摘要
     先看招生简章 长安城朱雀大街东侧的务本坊,坐落着唐朝教育主管部门——国子监。作为国家办学的优选机构,国子监直辖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六所高等学府,是唐朝读书人的理想热土。 如果按照现代标准,国子监六学就是国立名牌大学。不过,国子、太学、四门是综合大学,律学、书学和算学是专科学校。 国子学招收三百名学生,其招生对象是三品以上文武官以及国公的子孙、从二品以上官员的曾孙。 太学招收五百名学生,招生对象是五品以上文武官以及郡县公的子孙、从二品官员的曾孙。 四门招收一千三百名学生,招生对象是七品以上文武官以及侯、伯、子、男的儿子和普通老百姓的子弟。 入学年龄也有要求。十四岁以上、十九岁以下的学生方可入校学习。 这些学校的优劣还体现在“指导老师”等级的高低上。国子学的指导老师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员,太学科是正六品以上的官员,四门科则是正七品以上的官员。 除了国子监,太子东宫下属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也招收学生。但因为这两个地方只招收贵族直系子弟,所以一般官员的子孙无法进去读书。 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科举考试提供生源。请大家注意:虽然唐代的科举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但它并不是考大学,而是考取当官的资格,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德宗在位时,有一天,长安城内礼部员外郎许孟容的家里来了一位贵客——大唐皇族公主。 许孟容得知消息,赶紧出门迎接,把这位贵客迎到大厅主座落座。一阵寒暄过后,许孟容问道:“不知公主驾临寒舍,所为何事?” 公主叹了口气说:“实不相瞒,我那儿子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只是这崇文、弘文两馆实在是难进,特来拜托许大人看能否通融。” 许孟容一听这话,心里犯了难。因为按照规章制度,公主的孩子,虽然也有皇家血脉,但是到底不是直系皇族,而且按照门第排序,皇族之后还有宰相等要臣的后代要入学,怎么也安排不到公主的孩子。但要是直接拒绝的话,实在会让公主面子挂不住,这可如何是好? 犹豫再三,许孟容还是婉拒了公主的请求。 转过天,许孟容正在礼部办公,只见皇上身边的亲信太监来到礼部,向他询问公主之子上学的事。原来,公主在许孟容那儿碰了一鼻子灰后,直接进宫找皇上诉苦,所以皇上特意命太监来找许孟容问问情况。 许孟容坚决地说:“请公公代臣向圣上禀告,公主之子虽是圣上外孙,但并不是皇族,按照规定不能进入崇文、弘文两馆。”’ 太监一瞧他这油盐不进的架势,就回去向皇上复命了。到最后,公主的儿子也没能进入两馆中任何一馆去上学。可见在唐朝想要进“国立大学”,其难度之大。 公主之所以“屈尊”去求一位大人,挤破头也要让自己的儿子进崇文、弘文两馆,实在是因为进了这两馆基本就等于是进了仕途“保险箱”。因为这里的学生最终的出路都是应对科考,而且是单独出题,题目简单、可操作空间大。 如果觉得这些学校的门槛颇高,各位可以试试去广文馆读书。与崇文、弘文不同,广文馆素来以面向“寒门”著称,许多寒门士子在这里读书准备考试。 假如挤进了大唐的“国立大学”,您就会收到国家统一编发的教材——《五经正义》。太宗时期的重臣孔颖达是这本书的主编,全书多达一百八十卷,将近百万字,囊括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本儒家经典书籍。《五经正义》对每本经典进行了清楚解释,便于考生阅读记忆。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升学率,这些“国立大学”都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如果某位学生在学校里一连读了九年书还是不能在科考中高中,不好意思,哪里来的请回哪里去;在日常生活中。一旦被发现沾染了吃喝嫖赌这样的恶习,会立刻被开除。 即便规则如此严厉,也还有不守规矩的学生。德宗当政时期,国子监的副长官阳城因学识渊博、整肃国子监而颇受士子们的尊敬。他的学生薛约因言获罪被贬谪外地,作为老师的阳城自然是出门相送。当这个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时,德宗皇帝勃然大怒,把阳城也贬谪出京。 士子们难得碰见一位公正严明的国子监老师,便自发向德宗请愿,请求宽恕阳城的罪过。怎奈大小官吏阻拦,士子们并没有机会当面向德宗申诉。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