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胡克汽车空气动力学手册(原书第6版)

胡克汽车空气动力学手册(原书第6版)

  • 字数: 154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7377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0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4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德国高版次经典图书 汇集德国空气动力学全行业专家智慧 基于号称“汽车空气动力学圣经”的胡克教授主编的前5版改版升级 在德华人专家倾力翻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专家审稿 精装图书,印刷精美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胡克教授任主编的第5版《汽车空气动力学》一书基础上进行的改版,因胡克教授年龄原因,更换了主编,为对胡克教授表示敬意,特将其名字列入第6版书名中。本书全面描述了汽车空气动力学各方面的zui新技术发展情况,包括车辆空气动力学及设计,流体机理,油耗、功率及车辆稳定性,乘用车、跑车及赛车、商用车、摩托车、安全头盔的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暖风与空调技术,风洞技术,测量与测试技术,数字模拟技术。本书适合车身造型工程师、设计师、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车辆工程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符号表
第1章绪论1
1.1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任务1
1.1.1目标参数1
1.1.2汽车空气动力学表述方法2
1.1.3相邻专业领域5
1.2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发展6
1.2.1传承与发展6
1.2.2超前于时代6
1.2.3控制参数CD9
1.2.4为乘用车寻找外形9
1.2.5“借鉴的”外形10
1.2.6流线型12
1.2.7开创性的参数研究19
1.3从马车到汽车20
1.3.1冲压成形20
1.3.2浮桥(平底船)式车身21
1.3.3单厢车身24
1.4车尾类型27
1.4.1Kamm型27
1.4.2快背型29
1.4.3阶背型30
1.4.4直背型31
1.5方向稳定性31
1.6商用车33
1.7摩托车和头盔37
1.8内流38
1.8.1发动机舱38
1.8.2乘员舱39
1.9开发策略39
1.9.1细部优化39
1.9.2形体优化42
1.9.3极限值45
1.10造型与空气动力学48
1.11开发工具50
1.11.1风洞50
1.11.2评价方法51
1.11.3传统方法54
1.11.4整体性方法56
第2章空气动力学物理基础59
2.1流体力学基本方程59
2.1.1守恒定律59
2.1.2流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59
2.1.3连续性方程62
2.1.4欧拉方程63
2.1.5伯努利方程64
2.1.6势论方程64
2.1.7纳维-斯托克斯方程65
2.1.8守恒定理的积分形式67
2.2无摩擦流体动力学70
2.2.1关于流线图的解释70
2.2.2平面流动模型71
2.2.3涡流77
2.3有摩擦流体动力学81
2.3.1雷诺数81
2.3.2普朗特边界层概念82
2.3.3边界层的分离84
2.3.4边界层湍流86
2.3.5简单物体的阻力89
2.3.6多体系统95
2.3.7过流的管系97
2.4附录105
2.4.1空气的密度和黏度105
2.4.2压缩性的影响106
第3章能耗和行驶性能108
3.1空气阻力所占的比重108
3.2行驶阻力的理论110
3.2.1滚动阻力110
3.2.2空气阻力111
3.2.3斜坡力112
3.2.4加速力113
3.2.5行驶总阻力113
3.2.6举例113
3.3行驶性能114
3.3.1加速性能和加速弹性114
3.3.2爬坡性能114
3.3.3优选车速115
3.4能耗117
3.4.1油耗的计算方法118
3.4.2耗油量的测量以及它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耗的转换关系120
3.5车辆的测试循环122
3.5.1车辆测试循环的历史122
3.5.2新欧洲行驶循环(NEFZ)122
3.5.3适用于混合动力车的NEFZ123
3.5.4美国的测试循环124
3.5.5亚洲的测试循环125
3.5.6WLTP世界轻型车辆测试规程125
3.5.7实际循环125
3.6降低能耗的途径127
3.6.1能流图127
3.6.2发动机的效率和特性图128
3.6.3辅机129
3.6.4传动系统130
3.6.5车的重量131
3.6.6滚动阻力131
3.6.7空气阻力132
3.7降低空气阻力的方法133
3.7.1继续降低阻力的可能性133
3.7.2重量当量133
3.7.3按回报率考虑的方法134
3.8关于油耗的法规和证书135
3.8.1欧盟的法规135
3.8.2欧盟的二氧化碳标注136
3.8.3美国的法规137
3.8.4美国的二氧化碳标注137
3.8.5亚洲的法规139
第4章空气作用力对乘用车的影响140
4.1空气作用力及其系数142
4.2乘用车的流场现象146
4.2.1死水现象146
4.2.2纵向涡流152
4.2.3穿流152
4.2.4环境影响153
4.2.5雷诺数的影响155
4.3空气阻力组成分析156
4.3.1压差阻力和摩擦阻力156
4.3.2微元阻力158
4.3.3零部件的空气动力学影响分析159
4.4空气作用力和空气作用力矩的其他组成部分174
4.4.1升力和俯仰力矩174
4.4.2横向力和横摆力矩175
4.4.3滚转力矩177
4.5空气作用力的影响178
4.5.1基本形状的影响179
4.5.2冷却空气的影响233
4.5.3附件243
4.5.4干涉267
4.6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开发过程281
4.6.1目标定义281
4.6.2项目的里程碑以及工具282
4.6.3示例286
4.7系列生产的车辆的阻力和升力288
4.7.1依据车辆等级竞争的概述288
4.7.2阻力面积CD×Ax289
4.7.3根据EADE进行环比291
4.7.4车辆设计方案的影响292
4.7.5设备和动力化的影响294
4.7.6能在天花板上行驶吗?296
4.8未来的发展297
4.9供参考的车体几何形状299
4.9.1SAE参考车体299
4.9.2Ahmed车体300
4.9.3DrivAer车体301
第5章空气动力学和行驶稳定性305
5.1非稳态气动力和气动力矩305
5.1.1超车过程305
5.1.2侧风307
5.2车辆动力学效应329
5.2.1单轨模型329
5.2.2升力特性332
5.2.3降低前后轴载荷的空气动力学设计339
5.2.4侧风稳定性340
第6章功能、安全和舒适348
6.1部件负荷348
6.1.1部件负荷及其检测348
6.1.2车门、车盖和外后视镜350
6.1.3刮水器352
6.2敞篷行驶的舒适度357
6.2.1目标357
6.2.2车篷敞开时的气流358
6.2.3敞篷车风噪的产生358
6.2.4热舒适度358
6.2.5结构解决方案——敞篷车363
6.2.6结构解决方案——滑动天窗365
6.3免脏367
6.3.1免脏基础367
6.3.2外来污垢370
6.3.3自身脏污378
第7章冷却和过流382
7.1对冷却的要求382
7.1.1代表性的运行状态382
7.1.2部件和系统383
7.1.3进一步的要求384
7.2冷却系统385
7.2.1发动机冷却循环385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